01.15 陆艳娟:巾帼不让须眉,退伍重头再来!

陆艳娟:巾帼不让须眉,退伍重头再来!

2018年河南省济源市开展首届“优秀复转军人”评选表彰活动,空降兵退伍老兵陆艳娟荣获“优秀复转军人”提名人选荣誉称号。

陆艳娟:巾帼不让须眉,退伍重头再来!

陆艳娟,女,33岁,汉族,中共党员,济源市地方海事局财务科工作人员。18岁参军,曾服役于空降兵某部引导队,保家卫国,巾帼不让须眉,凭着自己坚强的意志、积极的心态,数次参加各类比武,于2007年跳伞比武中取得第一名,并因完成各项任务突出,荣获二等功、三等功各1次,还曾多次被评为“优秀士兵”和“优秀班长”。

陆艳娟:巾帼不让须眉,退伍重头再来!

陆艳娟:巾帼不让须眉,退伍重头再来!

2008年12月退伍回到家乡,成为一名海事执法人员,先后在小浪底海事处、安全监督科、财务科等部门工作,从事过现场监管、安全管理、财务、人事及媒体宣传和信息统计等工作。她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处处以军人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特别是到财务科以后,面对的是大量繁琐却又高标准的专业财务要求,在公爹重病,孩子年幼,家事琐碎繁重等多种情况下,从未耽误影响过工作。

十年来,她尊重领导、团结同事,始终以饱满的热情、十足的干劲,敬业负责,倾心奉献,获得了领导和同事们的认可和肯定,先后多次被河南省交通厅航务局、河南省地方海事局、济源市交通运输局评为“先进个人”和“先进工作者”。

在山长水阔的黄河岸边,让航行更安全、水域更清洁成了她的新使命。她默默奉献,无怨无悔做好守护母亲河的“水上卫士”

刚开始,陆艳娟被安排在小浪底海事处桐树岭海事监督站工作。监督站的办公场所是一间用塑料板搭建起来的简易房,面积仅有五六平方米,特别简陋,连个坐的地方都没有。工作内容更是枯燥无味。而且,除了她自己,其他同事都是男同志。这让当时还是小姑娘的她“懵了”。

刚开始,对专业性较强的水上安全监管和海事执法一无所知,她就从零开始学习。每天手里都捧着厚厚的专业书籍,还虚心向经验丰富的老同事请教,了解现场船舶、码头、趸船等的功能性质和每天天气风向情况。

没有地方休息,累了她就在码头上坐着歇一会儿

,克服困难干工作,在较短的时间内就进入了工作状态。掌握库区每天动态,细心服务企业和旅客……虚心向学的她把各项工作做得妥善得当。

陆艳娟:巾帼不让须眉,退伍重头再来!

2013年,她被调整到市地方海事局机关工作。面对新的工作领域,她的业务知识不熟练,再加上孩子仅仅半岁、婆婆刚过世、公公脑中风半身不遂,既没人帮她看孩子,家里老人还得由她照顾,让她心力交瘁。

如何解决家庭与工作的矛盾成为难题。她也曾打过退堂鼓,但骨子里不服输的个性再次让她选择了坚持,有困难、有委屈自己来扛,她每天很早就起床,给卧病在床的公公做饭、喂饭、擦洗;孩子没人看,找邻居帮忙,需要加班时,就将孩子哄睡着以后,自己再接着干。

陆艳娟觉得要想更出色地完成工作,必须提高自身素质。于是,她挤出时间广泛阅读,不断充实自己;主动参加自学考试,先后通过了本科自学考试和会计执业资格证考试。正是凭着一股子韧劲儿,她熟练掌握了各项业务技能,迅速成长为一名业务骨干。

陆艳娟:巾帼不让须眉,退伍重头再来!

除做好本职工作外,她还积极参加市妇联、市文明办、市交通运输局及单位组织的各项社会公益活动,为贫困山区的乡亲们“送温暖”、照顾孤寡老人……以她的善良、坚韧影响带动身边的人。

她先后被河南省交通运输厅航务局、河南省地方海事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地方海事局评为“先进个人”和“先进工作者”。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陆艳娟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不断绽放着自己的光芒:“今后我会继续用‘兢兢业业干事,踏踏实实做人’鞭策自己,谱写敬业奉献之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