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6 生門:我們可能不知道怎麼離開,但應該知道從何而來,生命之門

之前很少關注紀錄片的我,在看完何苦導演的作品《最後的棒棒》之後,便彷彿打開了“潘多拉魔盒”一般愈發不可收拾,於是四處收集優秀的紀錄片,無意中看到了今天的主角《生門》。生門,This is Life,何為生門,生門之門?亦或是生活之門?我想答案是生命孕育之門,母親生產就如同一道生死之門,孩子的生門,母親的鬼門,稍有不慎,門裡門外,天各一方。

生門:我們可能不知道怎麼離開,但應該知道從何而來,生命之門

劇情紀錄片《生門》,故事集中在武漢大學中南醫院婦產科,它用生猛的鏡頭語言,直面生命誕生的現場,透過無數孕婦生產,展現生死交替的震撼和迎接生命降臨的喜悅。 婦產科是一個窗口,無論農村還是城市,生命的誕生,總會牽動個人、家庭、社會的複雜糾結;生活本就不易,生產背後是普羅大眾的人情冷暖,悲歡離合。 龐大的故事體量,透過起伏跌宕的劇情,呈現悲憫的視角和情感的溫度,《生門》構成當代中國社會環境最真實、最生動、最揪心、最溫情的縮影。

生門:我們可能不知道怎麼離開,但應該知道從何而來,生命之門

說實話,我自認為是淚點比較高的人,但看完《生門》之後不禁淚流滿面,萬千思緒湧上心頭,無奈,憤懣,可惜,溫馨,於是我決定寫點什麼來表達個人對於這樣一部真實紀錄片的所感,所悟,所思,所想。

生門:我們可能不知道怎麼離開,但應該知道從何而來,生命之門

故事主要集中在幾個家庭中,接下來我著重介紹幾個令我震撼的幾個家庭所發生的故事,若有冒犯之處敬請原諒。

產婦夏錦菊,,為了生兒子孕6次流產4次,第6次懷孕前置胎盤,孕26周就住院以防危險,但她的丈夫在她最危險的時候也沒在現場陪伴她。她在胎兒產出之後大出血,手術檯上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的生命而是懇求醫生儘量保住自己的子宮,最後心臟驟停兩次,生命垂危,全身換了4遍血,而接近4個小時的手術過程中,只有他父親一直在手術室外焦急的等待,當醫生下病危通知書的時候,頭髮花白的父親癱坐在椅子上抽著煙,眼神中盡是驚慌,看到這眼淚奪眶而出,這位花甲的老人讓我想起了自己的父親,雖不善於表達但愛的深沉,父母才是這個世界最在意,最親切的人。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

生門:我們可能不知道怎麼離開,但應該知道從何而來,生命之門

產婦夏錦菊

生門:我們可能不知道怎麼離開,但應該知道從何而來,生命之門

夏錦菊父親

產婦陳小鳳,醫生說要救下大人和雙胞胎孩子需要5萬塊錢,沒有錢就沒辦法繼續治療,可這個家庭實在太困難了,滿眼淚光的丈夫說出那句:我要是能籌來我一定籌,可是我真的借不到錢了,我們一家都是窮親戚,道出太多無奈。丈夫的哥哥為了借錢四處奔波,低聲下氣的求人,借別人結婚用的聘金,借農婦的一千塊錢,還以許多零錢混在一起的一千塊錢。我是一名農村出來的孩子,看到這一幕我想起了父母以前借錢是否也曾這樣的低微,我爺爺在我5歲時意外身亡,家中還有未娶妻的叔叔以及未婚嫁的姑姑,做為長子的父親自然而然的擔起了家庭的重擔,從母親口中得知爺爺去世時正是三伏天,家中連買保持身體溫度冰塊的錢都沒有,我想當時他們借錢時低微的身軀,一分錢難倒英雄漢。所以每當我看到別人發出“何不食肉糜”的聲音時,總是很憤懣,因為沒經歷過,你永遠不知道底層人的悲哀。

生門:我們可能不知道怎麼離開,但應該知道從何而來,生命之門

產婦陳小鳳

生門:我們可能不知道怎麼離開,但應該知道從何而來,生命之門

陳小鳳丈夫

產婦尹娟,她在35歲的時候懷有一子,算是高齡產婦,而且有丙肝重症肝炎,這個病非常的兇險,正常人患有很大可能失去生命,孕婦更為可怕,因為分娩後,凝血功能差,會產後大出血不止,更是危險。果然分娩後尹娟大出血,其家人在面對這樣嚴重的病情下,才交代實情,原來夫妻二人都是癮君子,且丈夫還在監獄服刑。當兩位老人為了籌錢四處奔走,尤其是她老公公腿都跑腫了,四處低微的求人,看到這我心裡五味雜陳,在本該退休在家安享晚年的他們,卻依舊在為不省心的兒女奔波勞累。

說實話我不知道對於尹娟我是怒其不爭還是同情她的遭遇,常言道“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但回頭一想她不也是毒品受害者嗎?不也有句話“浪子回頭金不換”嗎?只是苦了老人和孩子。最後尹娟的情況也在一天天好轉,其丈夫也刑滿釋放,當他抱起女兒的那一刻,我不知道他是否下定決心改過自新重新做人,好好的生活,孝敬自己的父母和撫養懷中之子,回報幫助過他們的社會。我不是他,我能做的也只是希望以後他們能夠堅強,祝福他們。

生門:我們可能不知道怎麼離開,但應該知道從何而來,生命之門

尹娟老公公

生門:我們可能不知道怎麼離開,但應該知道從何而來,生命之門

產婦尹娟

產婦張穎,這是片中異於其他人的一名產婦,相對於其他人來說她是最不幸也是最幸運的人,她的不幸是她本身是一名腦癱患者,幸運的是她擁有不放棄自己深愛著她的父母,以及不離不棄的丈夫劉洋。當堅強的張穎看到女兒“小核桃”出生時也忍不住哭泣,其母親更是欣喜萬分,我想此時張穎的不幸也是她最大的幸福。

其實,很多人對於劉洋與張穎的愛情,並不看好,不知道里面是不是夾雜了利益的成分。只知道張穎是值得一份純真的愛情的。劉洋是一個正常人,據張穎的母親介紹說,是因為劉洋的母親覺得張穎是一個不錯的姑娘,所以就從南方將兒子叫回來,最後就娶了張穎。

我覺得無論怎樣,劉洋在生活的細節中流露出對張穎的關心絕不是做表面功夫,而是發自內心的關愛,難道就因為張穎的缺陷就不可以擁有真正的愛情嗎?

最後也是交代了,張穎在後來又誕下一個孩子,女兒“小核桃”也是乖巧懂事,一家人很幸福的在一起,真心的祝福她。

生門:我們可能不知道怎麼離開,但應該知道從何而來,生命之門

張穎和女兒“小核桃”

片中還有許多其他的故事,胎死腹中不願透露家庭信息的劉麗,沒有床位要求非要住院的患者,48歲喜獲兒子的田先生,無法配合醫療的精神分裂患者,與護士爭吵的母女倆,妊娠高血壓的產婦方萌,意外獲雙胞胎的夫妻,與醫生髮生激烈爭執的產婦丈夫,為省錢不想要命的產婦,以及懷有身孕堅守在崗位上的毛燕紅,還有善良的郭娟娟醫生等等。在此就不一一詳述。

生門:我們可能不知道怎麼離開,但應該知道從何而來,生命之門

但我想著重說下男神李家福教授。李主任是這部片子的主角,渾身上下散發著人性的光輝,“婦女之友”“醫者濟公”“捲毛福星”等等一系列稱呼,可以看出來觀眾朋友們對他的喜愛。李主任性格溫和,語氣溫柔,說話清晰明瞭,讓人能夠輕易地接受。他幽默風趣,“我每月32號休息。”這輩子,你忘不了我,我也忘不了你”金句頻出,他工作認真負責,加班加點已是家常便飯,技藝精湛被稱為湖北產科第一刀,“李一刀”出手必是逢凶化吉。

當患者沒錢治療需要救命時,果斷出面擔保6萬塊錢,救其性命,當患者拖欠醫院治療費要出院時,他也是示意放行,在這個冰冷的社會中,讓人感受到了一絲溫暖,溫文爾雅,俠骨柔情,大俠風範。醫者父母心,在此謝謝李主任,也祝願他長命百歲,救治更多的患者。

生門:我們可能不知道怎麼離開,但應該知道從何而來,生命之門

李主任

在看《生門》時我依舊習慣性的打開彈幕,很多人在看到患者沒錢治療時而抨擊醫生沒有醫德,醫院只想著掙錢,在此我想說的是我國人口基數太大了,所有的醫療條件肯定是要個人來買單,國家承擔不起這樣的費用的,還有患者不交錢,醫院就會扣醫生的錢,他們也有自己的家庭,他們也要養家餬口。我們國家和政府也一直在努力的推行醫療保險,目前的保險比例已經越來越高,涉及範圍也越來越廣,這是一個過程,也更需要我們一起努力不是嗎?

生門:我們可能不知道怎麼離開,但應該知道從何而來,生命之門

片中還有很多醫患之間的矛盾直接體現,醫療資源稀缺,患者又著急住院,這樣一來矛盾自然而然就發生了。醫患關係道不清說不明,很多患者到了醫院卻不選擇完全相信醫生,醫生們每天面對形形色色的患者,見多不怪,不可能時時刻刻保持耐心。我想多一點溝通與理解,醫生體諒患者的情緒,患者理解醫生,這樣醫患矛盾會少一些吧。

生門:我們可能不知道怎麼離開,但應該知道從何而來,生命之門

松子說的“生而為人,我很抱歉”,我想這句話應該是對天下所有偉大的母親說的,媽媽真的太不容易。

我陸續更新了《生門》的視頻,很多觀眾朋友在評論區積極的留下自己的一些觀點和看法,歡迎各位觀眾大老爺查看和積極留言,後面會陸續更新男神李主任特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