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生門》你還敢要孩子嗎?親身體驗,為你講述分娩必備知識

看過《生門》你還敢要孩子嗎?親身體驗,為你講述分娩必備知識

01

《生門》上映時,我剛知道自己懷孕的消息。

偶然打開電視機,不經意的看到這部紀錄片,說真的,不到十分鐘就哭的稀里嘩啦,每個家庭為了迎接新的生命都在和磨難抗衡,每個母親的堅持都是愛的訴說,當時就一個感受“生孩子太難了”。

那是我第一次覺得生孩子是一件可怕的事情,曾經也聽到過“誰家的媳婦生孩子大出血人沒了” “某某生產時,難產,折騰了兩天,最後還是剖腹產”。畢竟離自己太遙遠的事情,總是不夠感同身受,只當是個耳旁風。

都說女人懷了孕,脾氣會變得陰晴不定,此前,覺得真是笑話。懷孕兩個月的時候,活脫兒的像個林黛玉,看到隔壁家小孫子走路搖搖晃晃,跌倒了哭的傷心極了,只覺得眼眶被什麼矇住了眼球,變得模模糊糊,然後一摸,打溼了手。

孕期四個月時,去醫院孕檢,大夫拿著檢查單,很嚴肅的跟我說,你做什麼工作?“編輯” 不知道這兩個字是怎麼從嘴裡說出來的,只知道那一刻腦子轉的比上學做算術題還快,“完了,大夫為什麼這麼問” “孩子是不是出什麼問題了” “檢查結果不樂觀嗎…”

大夫輕微起身,上半身前傾,順勢挪了一下椅子,整個動作一氣呵成,好像不到一秒鐘就完成了。我心裡焦急得等著大夫的下一句解釋,心裡頓時生出一種厭煩,“你倒是快點說重點啊,不要浪費時間了”心裡暗暗的叫道。

“你的情況不太好,胎盤前置,不過也別太害怕,也有到後期情況消失的”

“你現在不要上班了,你的工作本來就長期坐著,肯定對身體沒好處,我是建議你辭職”

“回家之後,儘量躺著,不要長時間站立或者走動”

大夫像竹筒倒豆子般,一股腦兒的把所有話傾瀉出來了,搞得我腦袋濛濛的。

看過《生門》你還敢要孩子嗎?親身體驗,為你講述分娩必備知識

我被嚇得說不出話了,不管大夫怎麼安慰我,當時的我就一個想法:為了我的孩子,什麼辭職不辭職的,大夫說什麼,我照辦就是了。

懷孕七個月的時候,想不到被“妊娠糖尿病”找上了門,說實話,要不是懷孕,我真的不知道還有這個醫學術語。前前後後控制了一個月也沒有好轉,大夫告訴必須住院打胰島素,就這樣,產檢的當天就被留在了住院部。

胰島素是個聽起來熟悉實則陌生到極致的詞語,只覺得打胰島素會很貴很貴,面對這白白的牆,白白得窗簾,悠長的走廊,偶爾只見一位老爺爺或者奶奶顫巍巍的從這屋走到那屋。

大夫來測血糖了,還是高。終於在大夫走出房間後,情緒再也繃不住了,眼淚止不住的往下流,老公的安慰此刻覺得輕飄飄的,“怪我,都怪我,讓孩子跟著我受罪”我心裡止不住的往壞裡想。

分享心得:不向困難屈服,貝多芬說:“我要扼住命運的咽喉,決不向命運低頭。”孕期的種種,情緒的改變,胎盤前置的風波,妊娠糖尿病的到訪都讓身為孕婦的我心情失落到極致,有時候甚至會想,這種種磨難為何偏偏會找到我,說實話,真的不甘心。

但即將成為母親的你也必須打起十二分精神,來對抗每一個充滿挑戰的明天,就算再思想再怎麼鑽進小衚衕,也要在知道胎盤前置、妊娠糖尿病後配合大夫積極治療,每一個細節和醫生的囑咐都不能掉以輕心。

02

預產期前三天吃晚飯時還在和家人閒談,什麼時候肚子裡的這個小傢伙會發動。不想當天晚上小傢伙就發動了。

“老公,羊水破了,快起”當時的心立馬就提到嗓子眼了,剛才還在睡夢中的我,像被澆了盆涼水那麼清醒。

於是,就聽見開燈,穿衣,打120的聲音,“老公,幫我拿個墊子,羊水流到床上了”躺在床上的我,迫切的指使著老公。

老公打完電話,步伐沉穩有力的走到我床邊,輕拉著我的手“媳婦,辛苦了,一切有我呢,你先深呼吸,不要急,車一會就到,待產包早就準備好了,我現在給你準備你要換的衣服,聽我的,咱們慢慢來不要激動,放輕鬆好嘛”老公一番話下來,剛才還毛躁的心,一下就歸於平靜了。

老公出去了,就聽見臥室外,急匆匆的腳步聲,準備東西的聲音,打電話的聲音,給醫生開門的聲音……

看過《生門》你還敢要孩子嗎?親身體驗,為你講述分娩必備知識

去了醫院已經凌晨三點了,大夫開完檢查單,做完一系列檢查,已經四點多了,記得很清楚,那天的產婦不是很多,樓道里偶爾有一個、兩個家屬過來辦手續,沒一會又安靜下去了,靜的可怕。

值班醫生說我的情況不太好,沒開指,而且羊水量少,時間長了怕孩子危險,建議剖腹產,讓家屬商量。當時我已經沒主意了,心裡肯定是想順產的,但是大夫的話又不能不考慮,為了孩子做什麼我都願意。

原是8點的手術,可到了七點半還是沒人來管我,從凌晨五點的陣痛已經摺磨了我幾個小時,真想趕緊見到我的寶貝。八點一過就見值班大夫和科室主任帶著幾個護士來了,主任檢查了我的情況,跟我說,“你符合順產的標準,而且現在也開指了,你想想是順產還是剖” 。

當時我已經被疼的沒有思考的耐力了,全憑別人做主,這時候老公說“媳婦,現在情況是這樣的,咱們已經疼了幾個小時了,如果是剖的話,相當於你受了兩次罪,剛才主任給你檢查了,咱們的身體狀況還不錯,咱們就堅持順產吧,這樣肚子上還少捱了一刀。”

我幾乎是不假思索的答應了,主任聽了老公的話, 和邊上的大夫誇獎了老公幾句,意思大約是像這樣考慮事情全面,遇事不慌不亂的家屬已經很難得了。

分享心得:家屬是產婦最後的情感寄託,身為老公更是不能讓自己心愛的人獨自面對分娩的恐懼。都說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產房門前,生產床前,便是你給與產婦最有利的安慰。

如果你不知道怎麼做,不妨參考以下幾點:

  1. 準備好一切生產所需物品和住院所需手續,讓產婦不再分心。
  2. 能給產婦精神上的安全感,可以在遇到“保大保小”類似問題的時候,不讓產婦寒心。
  3. 懂得照顧產婦情緒以及可以為產婦提供優質的陪伴。

03

生孩子這件事,要說孕期的不適與矯情別人還能與你分擔的話,那麼產床上的那一刻真的感覺就只有自己在戰鬥?

當然,這是個誤區,生寶寶的時候,疼的是我,受折磨的是我,躺在產床上哭的死去活來的也是我,為什麼要我一個人承擔,這是我當時的想法。

看過《生門》你還敢要孩子嗎?親身體驗,為你講述分娩必備知識

但關於分娩這一刻,你自己還真的不是一個人在戰鬥。拿我自己來說吧,開指的過程,是老媽和老公在我旁邊緊緊陪著我,後來有護士的輔助和按摩,曾被陣痛折磨的大呼小叫,餘光瞟到老媽在一旁擦著淚。

我想,這一刻的老媽大概心是懸著的,不知道女兒接下來面對的是什麼,總歸與死神擦肩的滋味,哪個母親也不能無動於衷。

老公在旁邊陪著我開指的時候,手心裡滿是汗,卻還輕聲的安慰我“別怕,老公陪著你,疼就咬我,我陪你一起疼。”

後期進了產房陪伴我的一直是護士,攙扶著我來回溜達,在我疼的時候幫我緩解壓力,直到我上了產床,護士還一直在邊上餵我水,安慰我的情緒。

“呼氣” “吸氣” 好,很好,沒有宮縮的時候就躺在那休息一下,感覺有宮縮,肚子疼的時候,就用力……

產房護士一直在指導我如何做,怎麼才能最快的生產成功。

我清楚的記得,我躺在產床上,到生產完成就用了四十分鐘,而且我是頭胎,大夫說生產的很順利,還一直誇我配合很好。

在這裡,我想跟一些未生產的準媽媽說,分娩時,一定要保證自己的狀態穩定,而且要給自己鼓勁兒,相信自己可以順順利利生下來。在產床上,無論你是多麼疼痛,都要積極的配合大夫和護士,他她們的建議是最中肯的,也是最能幫到你的。

還有幾個溫馨小貼士:感覺自己堅持不下去了,就多想想寶寶出生的樣子;在身體還可以忍受疼痛的時候,或者疼痛間歇時候,適當吃一些東西和喝一點水,補充體力。最後一點,一定要對自己有信心,家人助產士都在為你鼓氣,一定要堅持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