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門》紀錄片帶你走進婦產科醫生的世界,體驗人情冷暖

中國的國情使每一個小生命來到這個世界上都充滿了儀式感、焦灼感,故事性十足。而婦產科就是一個高度濃縮了的滾滾紅塵。在這裡集結了生與死的掙扎、舍與得的糾結、老與少的代溝。

80多張病床上,每天都在上演著從焦灼等待到幸福釋然,有悲從中來的哭泣,到有如天籟的嬰兒第一聲啼哭,每七天這裡的病床就輪換一遍,新的離奇故事,新的人間悲喜,每週都輪迴著。

一支國際真實紀錄製作團隊,耗時700多天,多機位跟蹤拍攝,40個家庭迎接新生命的過程中或糾結、或悲壯、或喜悅、或生死兩隔的母愛禮讚和生命之歌。從40個感天動地的故事中,精選4個故事,交織成起伏跌宕、生息綿綿的繁衍史詩與寫真

整部紀錄片圍繞李家福主任婦產科團隊展開,李家福是江南地區最負盛名的產科醫生,他和他的團隊,每天做六七臺手術,把一個個難產的嬰兒接到這個充滿故事的世界,把一個個徘徊在鬼門關的產婦拉回到這個糾結的世界,這裡的每一個人,無論是護士還是醫生,盡心盡力,心懷仁義之心,迎接每一個新生兒的到來,全力拯救每個患者。

《生門》紀錄片帶你走進婦產科醫生的世界,體驗人情冷暖

片子的開頭以大年三十晚上為時間點,醫院裡護士在掛紅燈籠,張燈結綵,原本該在家裡和家人吃團圓飯的日子,然而婦產科所有人員都在工作,沒有人回家,當被問及回家吃年夜飯不?有名醫生說;“自從當了醫生,大年三十我就再沒想過回家吃年夜飯,都提前吃。”所有人在醫院通宵待命,隨時準備手術與接生,終於百忙之中抽出時間,醫護人員圍在一起吃了頓餃子,就算過年了,這些他們早已習為為常,並沒有覺得辛苦和不滿。病人家屬問李家福主任:“這過春節你一天都沒休息啊?”他回答:“我32號休息。”家屬笑了“哪來的32號。”一句玩笑話確是事實,春節大家忙著過年,但醫生是很忙的,沒有休息時間,真的是32號才可以得到休息吧。

《生門》紀錄片帶你走進婦產科醫生的世界,體驗人情冷暖

紀錄片《生門》中有一個場景讓人印象深刻。33歲的產婦夏錦菊兇險型前置胎盤,這是她第三次剖腹產,手術過程中很有可能大出血危及生命,在手術檯上命懸一線,醫生李家福已經作出切除子宮保命的決定,又被夏錦菊一句“我才33歲,你能不能再努努力。”面對病人的請求,主任難以抉擇,最後為了救命,夏錦菊還是切除了子宮,過程中心臟驟停兩次,換血2萬毫升,相當於全生血換了四次。

夏錦菊的父親在手術椅上掩面痛哭,焦灼等待了四個多小時,而產婦的丈夫一直沒有出現,理由是工作太忙,術後父親一直陪在夏的身邊,夏錦菊醒來,李家福主任查房,夏錦菊對他笑了,夏錦菊說“我恢復意識就是聽見你在喊我,我就對你笑了一下。”主任說:“這輩子,你忘不了我,我忘不了你。”

有人說神不能無處不在,所以創造了媽媽,她可以為自己的寶寶付出一切,甚至生命。

孕婦李雙雙,懷孕超過28周,寶寶被優生科判斷為發育不良,不符合優生標準,孩子的父親和爺爺奶奶都執意引產,奶奶對醫生說“孩子就像選種子樣,要選最好的種子。”但是根據國家法律規定

超過28周的寶寶已經算有生命的個體,如果沒有嚴重致死的畸形或其他,是不允許引產的,醫生苦口婆心的勸說後,李雙雙的家人同意先把孩子剖出來,如果沒有搶救價值再放棄,孩子早產了,醫生拿著單子進來說進新生兒科要先交一萬元,救不救,孩子的父親沉默了,花了錢能不能救回來,日後孩子會不會智力不正常,用他的話說,萬一人財兩空呢,而孩子的爺爺則一直在跟醫生確認,你能保證孩子健康嗎,他以後會不會智力不正常或有別的缺陷,現在救回來後還有沒有意義, 鏡頭掃過,他手上戴著兩個金戒指,明晃晃的刺眼,看到這樣的情況,女醫生著急了,她幾乎是請求的語氣:“我不是神,我是個人,我怎麼敢保證這個孩子一定是健康,但至少你們應該給這個孩子一個活下來的機會,或許是迫於鏡頭的壓力,他們最終交了一萬塊,因為是早產,寶寶還很脆弱,需要用一個叫固爾蘇的藥品,瞭解到一支固爾蘇竟然要七千塊,這家人又猶豫了,最終他們選擇保守治療,寶寶沒有保住。

《生門》紀錄片帶你走進婦產科醫生的世界,體驗人情冷暖

作為外人我們不能站在道德制高點批判別人,如果落在我們身上,也不知道會做出如何選擇,但生命可貴,還是自己的孩子,我們都應該持有敬畏和珍惜之心。

有人說,產房是女人最危險也最溫暖的地方。

產房裡,有新生,有死亡,有欣喜,有悲痛,有希望,也有絕望。產科醫生,是這一切的見證者。

《生門》紀錄片帶你走進婦產科醫生的世界,體驗人情冷暖

裡面還有許多故事,講述了人間百態,看到了世態炎涼,也看到了真心以待,看完這部片很擔心以後自己生產出現問題,擔心親近的人不在自己身邊,也很擔憂手術時陪在自己的人不值得信任。

在這部紀錄片裡你可以看見最真實的婦產科,你可以看見醫生與病人之間的溝通交流,相處之道,醫生不是電視上所謂的冷血,醫生是人不是神,他們很多時候不是不想救你,而是無能為力,在為家人擔憂的同時體諒醫生。醫生也沒有想象的有錢,他們的工資也許沒有護士高,醫生其實是個服務行業,付出和工資並不成正比。

《生門》紀錄片帶你走進婦產科醫生的世界,體驗人情冷暖

有機會可以去看看《生門》,去走進醫生的世界,瞭解他們心中的婦產科,他們眼中的病人,通過婦產科從而瞭解到每個科室,整個醫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