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1 深耕核心技术 人才优势助力 “3315计划”企业高质量发展

2018-09-11 14:24 | 浙江新闻客户端 | 记者 王丹静 通讯员 勇祖轩

深耕核心技术 人才优势助力 “3315计划”企业高质量发展

“今年到目前为止,我们公司的销售额已达9000多万元,超过了去年全年。”位于宁海的浙江多普勒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崔宽向记者介绍说,2018年,公司销售额有望突破2亿元。这是一家仅仅成立2年多的“3315企业”。

“去年海上鲜平台累计交易额达31.6亿元,今年到目前为止已经超过了去年的总和。”位于奉化的宁波海上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叶宁说,他们公司也才成立3年多。

近年来,宁波紧贴经济社会和产业发展需求,深化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和高端团队引进“3315计划”,取得了积极成效,截至2017年底,“3315计划”直接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1345人,其中自主申报入选“国千”“省千”分别102人、279人,高端团队138个,带动引进人才项目2000多个。

在当今全球复杂的经济形势下,宁波“3315企业”深耕核心技术,人才优势助力发展迈入加速期。

“3315企业”发展提速

落户于宁海南部滨海新区的浙江多普勒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主要生产的是多普勒汽车尾气遥感检测系统,这是一家典型的“以投带引”“3315企业”。

2015年,宁海县政府与金沙江创业投资公司合作,成立新盈实产业引导基金,重点对优质人才项目进行融资支持,多普勒汽车尾气遥感检测系统项目,便是金沙江创投看中的项目之一。

奔着宁波良好的产业基础和人才发展环境,“多普勒”项目带头人余学春博士申报了“3315计划”创业团队,经过层层筛选和专家综合评审,获得了500万元的创业资助。

深耕核心技术 人才优势助力 “3315计划”企业高质量发展

对于初创企业来说,资金和场地是首先要解决的,有了“3315计划”创业团队的金字招牌,“多普勒”项目又相继拿到了金沙江创投、宁海新盈实产业引导基金共3000万元的投资,为项目快速推进解决了资金短缺的燃眉之急,并在2016年6月顺利落户宁海南部滨海新区。项目落地后,园区还特意购置7300平方米的高标厂房,免租金给“多普勒”项目使用三年。最终,“多普勒”项目8个月实现投产,跑出了人才项目落地转产的“宁波速度”。

随着国家汽车尾气遥感监测技术标准的出台,公司发展非常迅速,今年以来,已先后获得尾气监测系统订单9000多万元,今年预计将超过2亿元。

飞速发展的“3315企业”还有宁波海上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海上鲜”成立于2015年2月,目前已是国内最大的基于“北斗+互联网+渔业”的一站式渔业综合服务平台。2017年平台累计交易额达31.6亿元,今年1月至7月平台累计交易额就已突破30亿元。

“今年海上鲜在全国港口覆盖的分支机构将达到30个,渔船覆盖量预计突破3万艘,平台交易额预计达到70亿元,净利润达到2000万元;2019年目标覆盖全国50个渔港,实现100亿元的交易额,净利润达到5000万元,成为极具影响力的渔业综合服务平台企业。” “3315计划”创业个人、宁波海上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叶宁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

在“3315计划”的助力下,“3315企业”发展迅速,江丰电子、激智科技等“老大哥”级人才企业,成功上市A股,在各自细分领域持续代表国际领先水平,企业保持高质量发展;“国千”人才王一鸣的锦浪新能源年销售实现200%以上增长、达8.2亿元,一举成为“3315企业”领头羊;“国千”人才张发饶的能之光、黄孟波的五谷铜业年销售达2亿元;鲍海明的泰来环保深挖国际市场,先后获伊朗、泰国、印尼等近8亿元产品订单。

截至2017年底,宁波共创办“3315企业”296家,去年实现销售54亿元,同比增长44%,增速再创历年新高,11家企业销售额突破亿元大关;实现利税8.6亿元,同比增长46%,人才投资回报比快速提升。

融资上市蹄疾步稳

深耕核心技术 人才优势助力 “3315计划”企业高质量发展

“就企业发展具体目标来说,把拳头产品组串式逆变器做到极致,努力保持年均20%的增幅,2018年经营业绩力争突破10亿元;企业治理更加规范,尽快冲刺创业板IPO上市;加快储能产品开发,为迎接新一轮新能源产业革命做好布局。”位于象山的宁波锦浪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王一鸣说,目前,他们公司已经进入了上市辅导期。

进入上市辅导期的宁波“3315企业”还有金亚东的宁波长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3315企业”在快速成长的同时,也充分借助各级资本市场平台,稳步推进企业股改及上市挂牌。

2016年11月15日,宁波激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激智科技董事长张彦先生是全国第一批、宁波第一位“千人计划”专家,激智科技也是宁波第一家国家“千人计划”上市公司。

2017年6月15日,宁波江丰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在A股创业板挂牌上市,成为继激智科技后宁波第二家A股上市的“3315企业”。

“3315企业”还受到风投机构、投资银行、民营资本的高度关注,80家企业获各类投融资12.8亿元,其中56家企业获银行贷款5.2亿元。叶宁的海上鲜已获4轮累计近3亿元的融资,张金迪的赛诺微前期已完成8500万元融资,陈智勇的达新半导体已引入4100万元投资,黄勇开的酶赛生物获达晨创投、东方富海等机构2600万元风投。

黄孟波的五谷铜业、薛志刚的星博生物、张发饶的能之光、朱俊澎的年轮映画等4家企业已挂牌新三板,9家企业拟启动新三板挂牌,15家企业拟启动股份制改造,近50家企业挂牌宁波股交中心。

科技创新推动企业快速发展

企业快速发展,创新是关键。2014年,张克奇加入宁波永新光学股份有限公司,任技术总监,他带领的永新光学研发团队攻破了企业的技术壁垒,研发了更多具有竞争力的产品,还承担着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高分辨荧光显微成像仪”,并成为首部显微镜国际标准的主导修订者。目前,永新光学已经开启申购,预计在9月中旬正式上市。

中科院材料所江南、西村一仁等联合设计研发的金刚石产品生产线已正式投产,技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莫利亚尔院士完成的高强高韧钛合金专利申请及产品认证工作,帮助企业年增产值6000万元;甘中学的宁波智能制造产业研究院通过创新成果转化实现亿元销售,已逐步形成由智能制造云、物联网、制造系统、制造设备、智能终端组成的现代化创新产业链。

2017年,“3315企业”立足市场需求,着眼抢占技术先机,持续推进科技创新,仅企业研发投入就达6.4亿元,获批专利889项,其中发明专利520项,累计分别达4126项和2062项;发表SCI论文1051篇,累计4622篇;开发市级以上新产品176项,累计952项;填补国内空白217项,累计907项;承担国家级项目173项,累计545项;累计转移转化科技成果635项,转让金13.7亿元;累计与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500项,带动企业跟进投资15.5亿元。

助力创业梦

“3315计划”品牌效应凸显 申报项目更加高端成熟

“项目之所以能够快速推进,除产品技术、政策因素外,关键还靠高效的服务,2个月进驻园区,3个月快速融资,是‘宁波速度’为企业赢得了发展先机”。每每谈到企业发展,“多普勒”公司负责人余学春博士都颇为感动。

每一位“3315人才”都有一个创业梦,在宁波,“3315计划”助力他们的梦想成为现实。

“对于初创型企业来说,宁波确实是创业的热土。”宁波微鹅电子科技有限公司CEO余峰说。3年前,他怀揣着梦想来到宁波,现在公司已完成A轮融资,估值达到一亿元。

“来宁波是正确的选择。”宁波激智科技创始人张彦坦言,自己和宁波不沾亲也不带故,选择来宁波创业,一方面是获得了宁波两位民营企业家的天使投资,另一方面也是看中了宁波的创业环境。十年前,他带着技术、经验和梦想来到宁波,如今,他的创业梦已经在宁波“生根发芽”。

在宁波这片创业热土上,“3315企业”正以人才为支撑、科技创新为抓手,在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昂首阔步。

近年来,“3315计划”引进的人才队伍层次越来越高,2017年顶尖人才及优质产业化项目申报取得重大突破。2018年更是吸引了770个项目申报,有诺贝尔奖获得者1人,国内外两院院士12人,国家“千人计划”专家92人,正教授及研究员416人。“3315计划”品牌效应也愈发凸显,成功引进宁大历史上首位全职两院院士赵玉芬领衔的生物医药团队、中国工程院院士谭建荣领衔的智能制造研究院项目团队、乌克兰工程院院士亚历山大•莫利亚尔领衔的钛合金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团队、加拿大皇家科学院工程院两院院士徐政和领衔的生物降解材料项目团队、中国工程院院士李立浧领衔的智能电路运检系统项目团队等多个院士团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