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3 广西:“扶到根上”的脱贫之路

桂平是广西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2015年12月,经精准识别,全市有贫困村151个、贫困人口13.3万人,分别居全区第一、第二位。经不懈努力,该市于2016年、2017年连续两年荣获全区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考核一等奖。

这样的成绩是如何取得的?记者了解到,近两年来,桂平市在资金人力等投入做了增量,在实施过程中保了质量,同时强化民生各项兜底保障,将扶贫扶到点上、扶到根上。扶贫工作有数量也有质量,背后是“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实干精神的努力和付出。

抓增量:27.5亿元资金和2万名帮扶干部

两年来桂平在脱贫攻坚上所增的“量”,表现在资金筹措足、人员投入多、推进力度大:

该市统筹整合资金27.5亿元用于脱贫攻坚,投入12亿多元开展扶贫基础设施建设项目1万多个,涉及道路桥梁、农田水利、饮水、危房改造等。其中投入资金7.2亿元修建水泥道路项目2749个共2288公里,两年所修的村屯路超过以前15年总和,基本实现了“村村通”到“屯屯通”的跨越,成为贫困群众奔小康的必经之路。

金田镇武靖村武靖屯何某一家因病残致贫。2017年这个8口之家得到的各种补贴和扶持资金共9531元,其中贷款分红4000元,养鸡补贴2950元,低保每人每月168元共1344元,困残补贴600元,农业补贴637元。2016年、2017年,该市平均投入到170万农民身上的脱贫攻坚资金,人均分别为955.7元、635.3元。

人力投入方面也是空前的。除151个贫困村都派驻了第一书记外,还有近2万名党员干部担任帮扶联系人。近日,大湾镇双岭村120多亩西瓜地迎来了一批水果收购商,这是桂平市法院派驻第一书记牵线的成果。240吨西瓜为村民带来30多万元收入。

帮扶一线涌现很多感人事迹:马皮乡水秀村工作队员罗伟,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还坚守在脱贫攻坚岗位上;市扶贫办副主任冯文林,因劳累将56岁的人生定格在对扶贫事业的追求里。

辛勤付出终有回报。两年来,该市已实现64个贫困村、5.9万人脱贫摘帽,贫困发生率从7.84%下降到4.44%。

“我们将脱贫作为全市最大的政治任务、最大的民生工程及最重要的‘一号工程’来抓,一切工作围绕脱贫攻坚、一切力量服务脱贫攻坚、一切资源聚焦脱贫攻坚。无论是资金还是人力的投入,桂平的‘量’在广西都是居前列的。”桂平市委书记钟畅姿说。贵港市委书记李新元对桂平扶贫工作的点评是:扶贫队伍坚强有力,扶贫工作扎实有效;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很大,乡村生产生活条件持续改善;大力发展产业扶贫,特色农业产业带动贫困户增收成效明显;易地扶贫搬迁工作进度较快、扶贫攻坚合力较强。

保质量:精准识别、精准施策和严格销号

桂平市脱贫工作的高质量,体现在三个词上:精准识别、精准施策、严格销号。

脱贫攻坚,精准是前提。桂平市委副书记杨大东介绍,两年来,该市坚持“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因村因户因人施策,对症下药。

精准到什么程度?请看两个重要指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识别准确率100%,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退出准确率100%。这是自治区组织的抽查核验结果反馈认定的结论。

石咀镇水口村2队黄某患有精神病,家中4人,母亲务农,两个弟弟分别读初中和小学。根据动态调整要求,工作队于2017年7月到该户再次核查打分重新识别,并经过“两评议一公示”无异议后,将其纳入贫困户。在开展精准识别贫困户、贫困村大行动中,该市派出工作组1172个,工作队员3775名,到416个行政村(社区)开展识别。 历时3个多月,对14.3728万农户、60多万农民进行了全面细致的家庭经济状况调查,逐户打分计量贫困程度,严格遵循自治区设定识贫程序建档立卡。

严格按自治区政策销号,对脱贫户再扶持2年并跟踪1年,稳定脱贫后再逐户销号。发现不符合贫困标准的农户及时剔除,严防“富人戴穷帽”情况存在。石咀镇水口村杨某,本人和配偶、女儿长期在广东务工,虽然两个儿子分别在读高职和中职,但经济收入稳定。财产检索发现,该户在圩镇买有地皮,2017年底建成四层楼房,一楼铺面出租每月有1200元收入。经屯、村、镇三级评议公示,2018年剔除其贫困户资格。

精准施策还表现在产业发展上。两年来,该市把发展产业作为脱贫攻坚的治本之策,在建档立卡贫困家庭41272户中,特色产业覆盖率达89%。

强民生:搬新家、得救助和享医保

“没想到这辈子还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7月27日,桂平市首批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房抽签活动分别在南木安置区、石龙镇安置区举行,来自石龙镇新龙村的贫困户韦业化抽到房号后说。

易地搬迁是脱贫攻坚最难“啃”的硬骨头之一。2016年以来,该市有1010户4353人搬了新家,超额完成搬迁安置任务,在全区易地扶贫搬迁综合排名中,2016年、2017年两个年度均为第一。

南木镇新宁村贫困户薛某年老多病,妻儿均患有肺结核,需长期治疗,生活十分困难。现在全家4人均享受C类低保待遇,每人每月188元。群众利益无小事。两年来,该市全面落实国家各项帮扶政策,帮扶救助全面覆盖。无劳动能力、无收入来源、无致富项目的“三无”贫困户是精准脱贫的难点,该市想尽办法,对“三无”贫困户的民生保障没有落下一个人。

“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焦点。”钟畅姿说,该市为贫困人口建立电子健康档案、签订健康服务协议书,按时上门为贫困人口提供诊疗、康复指导、健康教育等个性化服务。目前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率100%、电子健康档案建立100%,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全部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100%,28个预脱贫摘帽村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00%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

“雨露计划”是精准扶贫的重要举措,可从源头上阻断贫困家庭的代际传递。该市对2018年春季学期“雨露计划”第一批补助名单已经公示,6950名学生获得补助共计1054.1万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