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特朗普預言若自己遭到彈劾市場將崩潰,這是恫嚇還是實情?你怎麼看?

今古達觀


彈劾?!

正如我之前反覆強調的那樣,民主黨人才不會這麼傻,去彈劾一個只剩下兩年多任期的“瘋子”總統,哪怕他們恨他一個洞,也不會真的去彈劾特朗普。

首先,想要彈劾特朗普,民主黨不止是要奪取國會多數議席,並且還需要爭取更多共和黨議員的支持。這真的很難,很難。他們幾乎沒有可能做到。

在美國現行的政治體制中,彈劾總統的程序被制定得極其複雜,為的就是確保這一程序不會被濫用。民主黨人要想把特朗普拉下馬來,他們必須要爭取到三分之二以上參議員點頭說“總統有罪”,而在11月中期選舉之前,民主黨在參議院的議席還沒有過半,並且沒有任何跡象表明他們能在11月6號之後能有把握超過一半,更不用說拿到三分之二議席了。

其次,要想彈劾特朗普,民主黨首先要掌握特朗普犯罪的“鐵證”。

但即使是調查了一年半的“通俄門”事件,特別檢察官也只是說特朗普的競選團隊人員之前有與俄羅斯人有過接觸、特朗普競選團隊有人想搞到希拉里的“黑材料”,他們沒有證據證明特朗普親自參與過這些事情。至少到今天為止,特朗普的防火牆依然很堅固,他的律師和顧問頂多是在經濟問題上認罪,並沒有承認自己通了俄,更不用說招供說特朗普策劃或指揮與普京勾結了。

手裡沒有實錘,民主黨拿什麼扳倒特朗普?

第三,美國聯邦法院最高法官現在是保守派佔多數。

要知道,特朗普剛上臺就任命了一個保守派的大法官,在不久之前,他又任命了佈雷特·卡瓦諾來接替告老還鄉的“搖擺派”安東尼•肯尼迪。也就是說在11月之前,美國最高法院9名大法官中有兩個是特朗普親自挑選並任命的,目前在最高法院中,“保守派”與“自由派”的力量對比是5:4。

在這個彈劾法庭裡,民主黨拿什麼贏?

第四,就算是特朗普真的犯下重罪,被彈劾了,接任者是副總統邁克·彭斯。

彭斯是何許人也?他從2001年到2013年擔了12年的美國國會眾議員,並且在2009年到2011年任眾議院共和黨會議主席,成為共和黨的第三號人物。2013年起他當選印第安納州州長,2016年與特朗普搭檔競選,最後當選美國副總統。

作為一個強硬的共和黨保守派人士,邁克·彭斯是美國政壇的老狐狸,如果特朗普提前下臺,按法律應該是副總統彭斯接任,那麼民主黨就不可能在2020年贏得下一屆總統選舉,這對於民主黨來說是筆極不划算的買賣。民主黨現在要做的就是不斷利用“通俄門”以及一切可以利用的政治手段來打壓特朗普,打擊共和黨的人氣,從而在2018年中期選舉中撈到好處,然後在2020年奪回總統寶座。

從以上四點我們可以看出,目前為止特朗普被彈劾下臺的可能性接近於0。那麼為什麼彈劾這件事總被反覆提及呢?

其一,美國自由派民眾強烈希望特朗普下臺;其二,美國媒體迎合這種需求以獲得收視率;其三,特朗普希望通過這個話題來嚇唬自己的支持者,讓他們保持緊張感,從而激發自己的選民出來為共和黨候選人投票,以確保共和黨在國會中的多數席位。

這是特朗普對共和黨沉默選民的一個恫嚇。


老粥科普


特朗普日前在接受福克斯新聞臺採訪時,先是自信滿滿的給自己執政表現打分為A+,更信心十足得表示不能理解為什麼有人想要彈劾一位表現如此優異的總統,更稱如何他被彈劾,“市場會崩潰,每個人都會很窮”。

特朗普的話顯然有一些過於自信,對其遭彈劾後將引發市場崩潰的說法也頗有誇大成分,危言聳聽。不可否認,特朗普若被彈劾,將會給美國經濟帶來短期波動,但長期來看,影響有限。

從內部來看,根據美國法律,如果特朗普遭彈劾,將會由副總統彭斯接任。兩人同屬共和黨,在政策主張方面,特別是經濟政策上較為類似,都主張減稅,降低企業負擔、提高企業盈利。因此無論是否被彈劾,美國國內的經濟政策將在很大程度保持延續性,不會突然轉向。

從外部來看,在特朗普上臺之間,國際經濟形勢就整體向好,特朗普上臺以來美股表現優異與全球經濟走強的趨勢密不可分。即使特朗普遭彈劾,這些有利於美經濟的客觀趨勢仍未發生轉變,美國將依舊走強。


希爾維


並不完全是恫嚇,其中也有實情,特朗普本身就是商人出身,並且是一名成功的商人,對市場的變化肯定要比只會玩陰謀的政客們敏感,美金的緊縮企業的迴流都是特朗本屆任內做下的事,特朗普為什麼不顧眾人反對仍要如此做下去呢?問題就是美國政府已清醒看到,再不整肅美國的經濟,美國的未來將是灰色的記憶。
大批美企回國,大量美金開始回籠,美國的就業率會得到提高,缺錢的地方也有了資金的保障,這才是特朗普抓住美國民心的政績。


特朗普看似無心,卻在世界市場下了一盤大棋,舌戰七國峰會領導人讓許多人認為是弱智行為
,其實正是特朗普的聰明之處,無論別人怎麼看自己,特朗普已經贏了,正是通過瘋狂舉動告訴了世界,老黃曆別翻了,我的地盤我做主,美國人優先不可觸摸。
如果此時把特朗普拉下馬,損失最大的是美國,精英們會全盤否定特朗普的政績,撤回國的美國企業已丟失了地盤,靠什麼參與市場競爭,先前布的局就會反過來困撓美國,市場崩潰不一定發生,但重大損失則不可避。


亓官仁


1.特朗普遭到彈劾不會引發美國市場崩潰。特朗普上任以來,交出了一份不錯的成績單,2018年第二季度的經濟增長率為4.1%,失業率最低為3.8%。特朗普也一直沾沾自喜,認為其對美國經濟貢獻很大。然而,奧巴馬任內8年對修復經濟危機創傷的種種努力,也貢獻不小。特朗普的經濟成就,至少有一半是奧巴馬的功勞。即使是美國第42任總統克林頓被彈劾的時候,美國也沒有出現經濟危機;美國第37任總統尼克松更是為了避免被彈劾而主動下臺,美國市場也沒有被影響。真不知道,特朗普哪裡來的自信,會認為自己如此重要,能夠左右美國市場。不過,可以設想,特朗普被彈劾,飽受貿易戰衝擊的美國企業家與農民們,一定會拍手稱快!

2.特朗普不過是“恫嚇”美國人。現在,美國國會眾議院與參議院都把持在共和黨手中,以至於民主黨無法發起對特朗普的彈劾。如果在11月份的國會中期選舉中,民主黨只需要奪回眾議院的多數席位,就能夠控制眾議院司法委員會,也就能夠對特朗普發起彈劾!特朗普心裡清楚自己那些破爛事兒,如果被彈劾,總統寶座不保。因此,特朗普近期就需要全力幫助共和黨贏得中期選舉。特朗普不僅從自己的競選資金拿出一部分捐贈給100名共和黨候選人,也專門抽出40天時間,為共和黨輔選,頻頻到美國各州為共和黨候選人造勢。所謂,特朗普預言自己遭到彈劾,美國市場一定會崩潰,明顯的恫嚇!

歡迎大家討論,特朗普會不會被彈劾?


美國觀察室


個人對這一問題的認識如下:

第一,特朗普被彈劾而下臺的可能性較小。因為美國在彈劾總統方面作了相當嚴格的規定,包括條件與程序。從目前來看,共和黨人還掌控著參眾兩院,在共和黨議員想彈劾總統之前,民主黨拿不出足夠的票數提出彈劾案。既使本次中期選舉民主黨能奪回眾議院多數,要想啟動彈劾也非常難。另一方面,目前檢察官沒有掌握足夠的證據來支撐對特朗普彈劾。



第二,如果特朗普真被彈劾,不可能出現像特朗普所說的美國經濟崩潰的情況。特朗普明顯是在威脅選民,為共和黨的中期選舉拉票。其實,特朗普上臺以來美國經濟好看的數字並不一定全是特朗普的功勞,但特朗普帶給美國的分裂與世界的動盪卻是有目共睹。再者,由於美國製度成熟,既使在任總統被彈劾,美國的管理也不會有太大的混亂,美國曆史上的歷次類似經歷已經證明了這一點。


第三,如果特朗普真被彈劾,那麼副總統彭斯就會接任總統,他肯定會面對民主黨佔多數的國會,既使他想繼續特朗普的政策,恐怕也不會有太大成就,只能是一屆看守政府。而下任總統競選民主黨勝出的可能較大。這就意味著特朗普的很多政策就會面臨停滯或廢除,這肯定會對美國經濟乃至世界經濟造成一定衝擊。


姜運倉


像雨像霧又像風,

半是恫嚇半實情。

當前,美國經濟走好,股票牛市天數,達到創記錄的水平,失業率走低,經濟增長率在發達國家名列前茅,,這給了特郎普折騰的本錢,,


美國是成熟的市場經濟,無投資拉動這一說,特郎普無點石成金的本領,他上臺一年餘,其推動經濟的政策不會立竿見影,有滯後效應。特郎普咧著大嘴:"瞧!這都是我的功勞″。其是不然,市場經濟呈波浪式發展,現在美國經濟處於上升週期;奧巴馬的勞績不容埋沒,,有國際輿論也譏笑特郎普"搶功″心切。

把一切功勞歸於自己,把一切錯誤推給奧巴馬,乃是政客的拿手好戲,難以置信的精通美國政治的特郎普深諳此道。


特郎普的若遭彈劾.經濟崩潰的這句話,顯示:

1,中期選舉後,特郎普面臨彈劾的現實風險,,

2,要挾選民不要投民主黨的票,

3,自視超高,至少相當於美國經濟的上帝。

按照特氏的邏輯推理∴

1,經濟這麼好,因為我上臺,

2,如果我下臺,經濟必然糟,,

但這個推理的前提是錯誤的:經濟這麼好,並不是因為你上臺。


但是:美國這麼一個在世界上有重要影響的國家,如果總統受到彈劾,被捆住了手腳,行政當局無法有效施政,對經濟的負面影響不容小覷,成為美國經濟的拐點,不無可能,

無論如何,美國經濟不會因總統遭彈劾而崩潰,

既便是崩潰,也不全是特郎普的功勞。

他言過其實了。

戈爾巴喬夫能搞垮蘇聯,

特郎普搞不垮美國,,,


bindong1


特朗普預言若自己遭到彈劾市場將崩潰,這是恫嚇還是實情?世界上本就沒有什麼救世主。特朗普卻把自己當作一個救世主。在特朗普成為美國總統之前,或者特朗普在總統選舉前,他無疑是一個成功人士。會經商,會談判,會利用美國社會制度的漏洞,會作一切投機的生意。他也是一個成功的電視明星,所以有很多的粉絲。他也很幸運地生活在社交媒介大行其道的時代,可以振臂高呼,一呼百應。同時,他也很幸運地生活在一箇中下層民眾對民主黨精英執政表現出不滿和爭取尋求有所變革的時代。所以,在對希拉里的總統對決中,他贏了,成為了美國現任的總統。

這種民意恨適合特朗普的性格,或者說特朗普的性格特徵也很契合現在的民意。於是,特朗普就任美國總統後,也一直恨任性。能夠成為世界唯一超級大國的總統,並且靠自己的任性當上了總統,於是任性的性格決定了其繼續任性下去的言語和行為。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個人認為,特朗普最後也會敗在他的任性的性格特徵上。

現在他已經吃不消了。他得罪了歐盟、俄羅斯、東方二哥等,以及眾多的盟友,肆意地揮霍著美國自二戰以來積累的信譽,成為不折不扣的變色龍,同時將拳頭揮向四面八方,不懂得孫子兵法的用兵之道,四面樹敵。徵收關稅等不明智的舉措,不僅引起了國外的民憤,而且引起了國內的民憤。影響他國人民的生活,美國民眾還能覺得無所謂,甚至幸災樂禍,但是影響到了美國民族自己的生活,那就是天大的事了。

要麼,特朗普停止目前的囂張和胡亂作為,自己打自己的臉,迴歸以前政府的正軌;要麼繼續任性下去,但美國的民主黨和不斷覺醒的民眾恐怕不會允許他繼續下去。根據特朗普的性格,他可能仍會繼續冒險下去,因此,“通俄門”事件也會繼續發酵下去,我認為,如果在美國中期選舉前,特朗普仍然無法在經濟政策和軍事政策上有好的表現,他被彈劾下臺,無法完成自己的任期,其可能性是很大的。

但就目前來說,美國的吃瓜群眾,還是很多的。很多支持特朗普的群眾,可能還存在著繼續想看喜劇下集的獵奇心理。結果究竟如何,還是拭目以待吧。不過,一個任性的總統之後,往往就是一個比較成熟、理智和穩重的總統上臺。話說回來,地球上任何人去世,地球照樣轉。美國沒有了特朗普總統,會有一個比他更好的總統就任。美國的市場和社會也該咋地就咋地。況且,美國政府都關了幾次門了,美國的社會也從未塌陷過。進一步而言,目前的地球世界,沒有了美國,其他國家的人民也會繼續按照自己的模式活著,甚至更安寧地快樂地活著。




TiandirenisAmituofo


特朗普說這句話是在其前律師科恩投案自首的當天說的,科恩不僅對穆勒特檢組說出了特朗普指使他給“豔星”“封口費”一事,而且在21日自首的當天晚上表示,願意和穆勒談論特朗普競選團隊“通俄”的一切事實,科恩知道希拉里郵件被入侵和特朗普競選助手與俄羅斯代表團在特朗普大廈“陰謀勾結”的內幕。
特朗普知道科恩投案自首後,就知道自已面臨被彈劾的危險。因為科恩是特朗普競選團隊核心人物,十分清楚自己競選的內幕。如果科恩把通俄門事實說出來,那麼特朗普通俄將被做實。民主黨和共和黨三分之一的反俄勢力肯定不會放過他,與其在那坐等待斃,不如提前反擊。事前給穆勒特檢組、民主黨和國會施壓,推到中期選舉後。如果中期選舉共和黨戰勝了民主黨,特朗普就有可能避免被彈劾。

穆勒特檢組和民主黨能給特朗普這個機會嗎?民主黨知道在中期選舉中並沒有必勝的把握,一定會“趁熱打鐵”。現在特朗普的“豔星門”和“通俄門”己具備被彈劾的條件,那就要看穆勒下步怎麼去對待特朗普了。近日穆勒表示,如果特朗普拒絕與“通俄門”調查人員見面,他們可能傳喚總統本人。如果特朗普被傳喚,將會震驚整個美國,那可比重啟希拉里“郵件門”調查事件嚴重的多了。韓國李明博被檢方傳喚,過幾天被檢方拘捕。如果特朗普被傳喚,可能也會迅速進入彈劾程序。
話又說回來了,特朗普被彈劾美國的經濟真的會崩潰嗎?眾所周知,美國經濟崩潰的前提是:一、美元外債達到極限,美國不得不大量印刷美元,使美元大幅貶值,導致瞬間急劇通貨膨脹。美國是空心化經濟,又稱虛擬經濟,就會使美國經濟轟然倒塌。現在美國外債是21萬億美元,遠沒有達到極限。而這些外債並不全是政府外債,一部分是民間外債,所以根本沒有影響正常經濟秩序。另外,美國通過減稅加息,大量美元己經迴流,正在薅羊毛,對美國提振經濟提供了資金保障;二、美元失去世界貨幣地位。目前雖然有部分國家廢棄美元結算貿易,但世界的總體貿易仍然需要美元。現在沒有一種貨幣能代替美元,美元是世界貨幣地位將長期保持不變。

特朗普說“如果自己被彈劾,市場將會崩潰”,純屬於危言聳聽、虛張聲勢,這是特朗普慣用的伎倆。其目的就是恫嚇美國,意思是“動我,動我大家都不能好”。從另外一個角度看,特朗普現在處於極度慌亂之中。


適情雅趣


特朗普將總統遭遇彈劾與市場崩盤相互聯繫的說法,雖然存在一定的關聯度,但應該說是誇大其詞了。不可否認,即便無法最終彈劾特朗普,但一旦國會眾議院順利發起彈劾程序之後(比如在2018年中期選舉之後的第116屆國會,民主黨可以掌握國會眾議院多數,從而發起彈劾),華盛頓政治的不穩定一定會刺激市場敏感的神經,極可能導致一定的波動。但這種波動大概率是暫時的,未必會引發特朗普口中的所謂“崩潰”。

如下圖所示,尼克松面對彈劾而辭職和克林頓闖過彈劾危機的兩個歷史案例,可以提供一些證據。

從尼克松的歷史經驗看,從1973年開啟水門事件的調查之後,特別是1973年10月份因為所謂“週六屠殺夜”即尼克松為了自保解僱獨立檢察官之後,外界(包括市場)對尼克松執政前景的預期就開始惡化。特別是在尼克松1974年8月9日辭職到29日的20天中,道瓊斯指數下挫了15.5%,這個頹勢一直到1974年底才基本結束,但總共下挫了45.1%,是大蕭條以來的最大下挫。1975年年初之後,隨著福特政府的相對穩定,股市再次得到了回調。尼克松的經驗是,市場的確會因為華盛頓政局動盪而波動,其波動大小是個問題。尼克松畢竟是美國曆史上第一位辭職的總統,可見當時的危機足以令其下臺。事實上,如果真的進入彈劾程序的話,尼克松大概率會成為美國曆史上第一位被彈劾下臺的總統。當時的第93屆國會兩院都是民主黨多數,眾議院是241比192,足以發起彈劾,雖然參議院是56比42(還有兩位分別是獨立認識和所謂保守黨議員),民主黨還需要10個額外支持才可以實現彈劾,但當時的情況是共和黨內部對尼克松的支持度已經塌陷了,大概率會最終確認彈劾。同時當時的副總統福特也剛剛接任副總統不久。所以。應該說是重大的政治不確定性,進而造成了數月劇烈、但最終會回調的市場波動。

而與尼克松相比,克林頓當時遭遇彈劾對市場的影響相比,存在有兩個最大的不同。一個是,當時美國所謂的信息或網絡經濟仍舊餘溫尚存,經濟增長的整體態勢足以維持市場表現。這也構成了市場在面對政治不確定性時的抗壓能力。另一個是,雖然克林頓進入了彈劾程序,但外界普遍預期大概率不會實現彈劾。雖然當時的第105屆國會是共和黨主導兩院多數,眾議院是227比206(一位獨立),從而足以發起彈劾,但參議院是55比45,共和黨需要再有11個額外支持才能實現彈劾。但當時的情況是,所有民主黨人都不支持彈劾,而共和黨內部也存在一定數量的議員反對彈劾。在最終國會參議院的審判時,至少有10位共和黨議員表示對克林頓的指控不成立,認為兩項指控都不成立者有5人。這是與尼克松當時所面對的民主黨不支持、本黨(共和黨)也眾叛親離大相徑庭的。因而,市場基於相對理性的政治分析,也會預料到克林頓政府足以闖過彈劾這一關。進而,從市場表現看,只是在國會眾議院準備發起彈劾程序時有所下挫,但最終還是暫時性的穩住,並在隨後很快保持了持續上升的態勢。

從尼克松和克林頓的兩個歷史經驗看,所謂彈劾對市場的影響大概是兩個因素,一個是對彈劾所帶來的政治變動的預期;一個是市場本身整體趨勢。前者一定影響後者,但後者如果足夠強勁,前者的影響就算再大,也是暫時的。

就目前的情況看,即便是在2019年開啟的第116屆國會中,民主黨主導的國會眾議院發起了對特朗普的彈劾,但按照目前的態勢,新國會中的國會參議院無論是哪一黨控制多數,都將是微弱多數,大概率地還是共和黨以微弱優勢保持多數,比如51比49,或者52比48。這就意味著,只要特朗普在共和黨黨內不出現重大的塌陷式問題,就應該不會被彈劾。而特朗普在共和黨黨內支持度的崩塌,目前還沒有看到。即便出現這種特朗普在共和黨黨內支持的褪色,也不是一夜之間的事情,也一定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市場會有足夠時間感受到。所以,僅僅基於目前的情況看,市場可能會對特朗普會否被彈劾有一個明確的判斷,進而政治不確定的因素對市場的影響可能不會太大。

同時,目前特朗普政府的政策對市場帶來的積極影響,比如減稅、去監管等,都不會因為特朗普被彈劾而終止。因為即便被彈劾的話,也是由同為共和黨甚至更為遵循共和黨傳統理念的副總統彭斯接任,所以對市場而言即便出現彈劾,應該也不會遭遇政策的重大調整。甚至在貿易戰意義上,彭斯可能更為重視跨大西洋關係,從而與歐盟的關係可能會更快緩和,未必對美國經濟不利。這樣看的話,特朗普所謂進入彈劾程序的可能性,當然會對美國市場產生一定影響,但極可能是有限的,特朗普自己口中的“崩潰”應該不會出現。


刁大明


特朗普預言,若其遭彈劾市場會崩潰。事情若真實發生,結果會否如此?筆者以為不會,特朗普太自大了。世界離開了誰,明天依然會繼續。

美國司法、立法、行政,三權分立,總統任期四年,連任不能超過兩屆。讓誰坐上總統寶座,是民眾選票決定。成熟的民主國家,民眾對手中選票的份量,具有清醒的認知力。總統選對了,選好了,生活就會向好的方向發展。選錯了,生活就會越變越差。凡人生活,就圖活得美好,活得快樂,其它都是浮雲。因此美國人不會選犀利哥當總統,只會選具有超凡治國能力的人當總統。更不會把屁話當真,只要求實績的真實。

特朗普當上美國總統後,為實踐競選諾言,一直高舉"美國優先"的旗幟,舞動得世界風雲四起,衝著美國咒爹罵娘,起跳跺腳,既惱恨又無奈。特朗普對認為佔了美國便宜的國家,一律加懲關稅,親朋好友,天皇老子,皆不能免。在國內通過降低稅利,吸引各類實體企業迴歸美國本土,同時吸引外來投資。由此降稅沒有減少國家的財政收入,相反,因為投資面的擴大,資金投入的增加,而增加稅費的收入。其通過貿易逆差問題的調整,也會擴大世界市場的貿易面。特朗普上臺後的接連甩出奇招,很快使其國家經濟充滿活力,失業率降低,國民經濟增速快速提高。可見,一個國家領導者的智慧,緊連著人民的飢飽興衰。

美國的興,是它擁有一個比較完善的政治制度,使領導者必須充滿智慧,充滿活力,而且還迫使其必須無私盡心的服務國家。否則,下臺滾蛋。特朗普若遭彈劾下臺,美國的市場會不會崩潰?絕對不會!成熟的民主政治國家,與獨裁政治國家,有著本質區別。民主國家法律至上,人們只尊崇法律而行為,人是平等的,只是謀生的職業不同罷了。因此總統下臺,並不能影響整個國家機器的正常運轉。獨裁國家則權力至上,為了統治長久,往往是推行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的策略。因此統治者下臺,總會進行傷筋動骨的手術,甚至進行徹底換血,這必然影響經濟的正常運行,嚴重的會導致經濟的崩潰。

特朗普只是美國整個國家機器的一個重要零件,他出了問題,不等於整部機器會報廢,換下出問題的零件,裝上好零件,機依然會正常工作。獨裁政治就象一棵大樹,樹頭出了毛病,無論多茂盛的枝葉也會枯萎。

特朗普恫嚇美國人,表明其對權力的不捨。然而美國政治制度的設計,使他根本沒有能力為實行獨裁政治,挖坑撬洞鑄寶座。總統的職位想坐熱一點,坐久一點,就必須勤奮執政,或且可能連任。否則下臺滾蛋做回平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