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4 哭吧!你親自養了個,不想他爸回家的娃!

呆媽的一個男同事,曾經很驕傲的告訴我說:自己可以單獨帶兒子連續三天,包括哄睡,是不是很厲害?呆媽當時看著這位自豪的男同事,心中真的千言萬語,只能換作輕輕一嘆。

哭吧!你親自養了個,不想他爸回家的娃!

在中國有三個社會現象經常被人們津津樂道,保姆式擇偶,寡婦式婚姻,喪偶式育兒,這些全都指向了準老公,丈夫,父親的獨立性缺失,存在感缺位的真相。父親存在的重要性,正在無數次的被提到檯面上討論。那麼這種現象的泛濫,除去爸爸還是“孩紙”之外,有時媽媽本身又有沒有問題呢?

把孩子當成了自己的全部舞臺

有很多媽媽,在工作中找不到支點,或者因為有了孩子不能平衡其他的生活內容,就自然而然把是所有的價值都投射到了孩子身上。於是孩子的什麼都要是最好的,最到位的。她們把競爭精神帶到了家裡,粗心的老公本來就已經矮了半截。有時丈夫毛手毛腳的餵飯,結果飯沒有喂進去多少,地板上還撒了一地。媽媽們更是氣不打一處來,馬上奪過了碗筷自己喂得了!本來就已經沒有睡覺的時間,沒想到老公卻是越幫越忙。

碰到這種情況,老公當然妥妥的就退居到了幕後,再也不敢現身了。竟然還有寶媽苦笑說:昨天娃的生日願望,竟然是希望爸爸不要回來。

哭吧!你親自養了個,不想他爸回家的娃!

丈夫對照顧孩子不再有興趣

做任何事情,人們都需要找到相應的價值感,俗話就是反饋激勵。當孩子成為了媽媽一個人的舞臺,那就沒有別人發揮的餘地了。漸漸的,笨手笨腳的,自尊卻第一高的老公,對著不斷的哭喊要媽媽的娃,當然會覺得:反正我也帶不好,還是省省吧。

哭吧!你親自養了個,不想他爸回家的娃!

舞臺終究會變成牢籠

當沒有人再有心情幫助媽媽時,媽媽就算再能幹,也會漸漸體力不支,心力交瘁。這時再想讓丈夫或其他家人加入進來,那就會遭到無情的拒絕。舞臺也會逐漸變成無法逾越的鴻溝,不斷衝擊著正常的生活。

哭吧!你親自養了個,不想他爸回家的娃!

這時,我突然想到了《不可思議媽媽》中的蔣麗莎。她帶著三個孩子去參加了真人秀,呆媽覺得為了證明自己這又是何苦?

果然在一次服裝表演中,孩子們就開始失控了 ,先是大女兒不願意上臺哭泣,再是小女兒玩針頭浪費時間,最後是小兒子在臺上不聽指揮。其實任何一個媽媽都看得出這是多麼正常的一個現象,這麼小的孩子,當然會是狀況頻出。

哭吧!你親自養了個,不想他爸回家的娃!

可是事後蔣麗莎卻傷心的哭了,她給丈夫陳浩民打電話說:為什麼家裡什麼都是規規矩矩,到了外面卻不聽她的了?真人秀裡,她不斷指責兒女們浪費了這次機會,其實,蔣麗莎本人把那臺表演當成了自己的一臺秀!她要用多年自己一個人對孩子的無私付出,喚出無比聽話的三個孩子,讓觀眾一片叫好!可惜孩子出狀況了,她的自我價值觀就崩了。

說實話,我作為吃瓜群眾挺心疼蔣麗莎的,尤其是目睹了她將孩子變成一個人的舞臺後,舞臺卻變成了牢籠的全過程!

哭吧!你親自養了個,不想他爸回家的娃!

其實,沒有一個孩子是媽媽一個人的舞臺,孩子本來就是兩個人的結晶,一個人再多的付出對孩子來說也是一種缺失。

男人在當父親前都是渣

當了父親後,這渣也不會自己幻化成型,有時需要女人不斷拿捏來整出形。有時也理解又要照顧小寶寶,又要照顧“大寶寶”崩潰的心情,但是萬事開頭難,這關過不了受苦的還是女人,大家覺得呢?誰都是這樣,呆媽成了母親後,真的感受到了人生的不易。希望每一個媽媽,都可以幸福快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