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30 我,鄖西馬頭羊

我是一隻“奇怪”的羊

說起我的長相,可真與眾不同。我長相最顯著的特徵是:羊身馬頭,而頭頂無角。行走時兩耳向前下垂,頻頻點頭,步態極似馬行,所以大家叫我馬頭羊。我的體型較一般山羊大,腰背平直,臀部寬肥,上翹短尾,皮厚毛稀多呈白色,少許黑麻色。而在我頸下和後大腿部則長有粗壯長毛。在全世界人工飼養的140個山羊品種中,像我這種體型特徵的十分罕見。

《湖北省家畜家禽品種志》中記載,鄖西縣是我的發源地和中心產區。這裡群山蜿蜒,山勢磅礴,走進天河附近的牧區,但見在湛藍的天空下、蔥蘢的群山中,我們如遊動的白雲飄蕩在山坡上,形成了一道道亮麗的風景。

我的種群數量很少,得以生息繁衍至今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我們性情溫馴,生長快,體質健壯,肉味鮮美。 我在湖北、湖南、陝南三地均有分佈,但主要集中在鄂西北地區。其中,鄖西縣分佈數量最多、質量最優。

我渾身都是寶

我的肉色鮮紅,肉質細嫩,脂肪分佈均勻,羶味小,食之可口,營養豐富。

我全身都是寶,在吃法上也是五花八門,燉湯、炒臉、蒸肚、泡肝、燒蹄、烤排……皆是上佳菜品。以我為食材開發的“涮肉”“紅燒肉”“火鍋肉”“肉串”“肉餃餡”等20多個品種,直銷北京、河南、廣東、浙江及省內武漢、襄陽等地。

“大的能推磨、小的一百多。老人吃我不起夜,小孩吃我心眼多 ,男人吃我身骨硬,婦女吃我奶水多。”這首流傳在鄖西民間的打油詩把我的溫補作用描繪得生動而又傳神。

我平日喜攀崖、善遊走、耐旱耐粗飼,適應性和生存能力比綿羊、牛更強,我可以採食到其他動物不能利用的高山懸崖上的牧草。而且我抗病性也較強,能抵抗一些常見的疫病。

我作為湖北地方優良品種資源,從1985年就被農業部列為國家重點推廣山羊品種。近年來,我的營養價值和經濟價值更是得到了當地高度重視。

從2003年開始,鄖西實施“千人千戶種草養羊示範工程”,全縣退耕、停耕坡地2萬公頃,推廣人工種草面積達4629公頃,推廣圈養舍飼、放牧補飼、割草養羊技術,提高了養畜水平和養殖效益。

2007年,鄖西被列入全省5個“1235”養羊模式示範縣之一。鄖西抓住這一機遇,不斷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極大地激發起農民養我的積極性。

2010年5月,我榮獲中國農產品地理標誌保護產品稱號。

2011年,鄖西制訂出臺《鄖西縣馬頭山羊品種資源保護方案》,重點為我建設原種場、示範場、核心場。

2015年12月和2016年12月,以我為主材的“全羊宴”分別在央視2套致富經和央視7套農廣天地致富經欄目與全國觀眾見面。

2016年,正大集團中國區資深副董事長周永順一行到鄖西考察我的發展狀況後,與鄖西縣政府簽約,預計總投資23億元建設年出欄100萬隻馬頭羊的產業化項目。一期計劃投資4.58億元,年加工飼草10萬噸、出欄20萬隻羊,力爭實現年產值3億元以上,可帶動2.45萬貧困人口脫貧。

今年,鄖西統籌整合資金150萬元,為我購買了保險。出險後,體重不低於15公斤的馬頭羊每隻保險金額是500元,羔羊每隻保險金額是100元。有了保險,農民養我的積極性更高了。

我的產業紅紅火火

鄖西作為我的主產區,目前已有600平方米以上、年出欄肉羊500只或存欄能繁母羊150只以上的省級標準化羊欄12個;有300平方米以上、年出欄肉羊200只育肥羊或存欄能繁母羊100只以上的市級標準化羊欄34個;有年出欄肉羊100只、存欄能繁母羊50只以上的縣級標準化羊場113個;有1個標準化羊舍,飼養20只能繁母羊,種植3畝優質牧草,年出欄50只肉羊的“1235”模式養羊戶1899戶。

2017年,我的種群在鄖西已達到52萬隻,年出欄30多萬隻,年產值超過4億元。

近年來,鄖西電商產業快速發展,我也搭上了這趟“高鐵”。鄖西為我完善了冷鏈運輸物流設施,建立了食品安全體系,培育出了“秦楚賽”特色產品品牌。如今,我已在淘寶、京東等電商平臺亮相,遠銷全國各地。同時,在鄖西小河市場、十堰城區柳林路等處還設有我的線下體驗店,為消費者提供肉質鮮嫩、營養豐富、品質一流的綠色食品。

我是不是很走俏呢?不信你在網上輸入“鄖西馬頭羊肉”,頁面會彈出幾十個品種。點擊鼠標,快遞小哥就會把我送到您的家門口。

據鄖西縣委書記張濤介紹,今後幾年鄖西要把我的種群飼養總量發展到70萬至100萬隻,年產值達到12億元左右,產業將持續從粗放走向集約,從產品走向產業,從分散走向合作。

聽起來是不是很興奮呢?未來,我的種群隊伍將繼續發展壯大。而我,也要做一隻有理想、有品質的馬頭羊,走上消費者的餐桌,讓消費著吃得放心、吃得舒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