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4 告诉你另一个祁同伟

电视剧《人民的名义》正在热播,剧中的情节和人物成为当下人们热议的话题,无论是一心只为GDP的达康书记,还是老谋深算的高育良、伟光正的侯亮平、正气又不失幽默的赵东来、“第二检察院”陈岩石、心怀宇宙的孙连城、美女蛇高小琴,都有可圈可点之处。其中,汉东省公安厅厅长祁同伟这一于连式的人物尤其成为大家热议的焦点。

告诉你另一个祁同伟

祁同伟出身农村,用一出场就落马的赵德汉的说法就是“我是农民的儿子”,毕业于汉大政法系,是当时的“三杰”之一,学习优秀,又是学生会主席,百分百的青年才俊,有一个恋人陈阳,虽然父亲是省检察院副检察长,但是从没有看不起这个穷小子。按照一般预设,他一定是前途无量。

告诉你另一个祁同伟

但是,注意是“但是”。研究生三年,他被当时省委政法委的女儿、大学辅导员、大他10岁的梁璐疯狂追求了三年。志存高远的祁同伟不答应,梁璐就通过那个政法委的父亲使绊子,将祁同伟分到偏僻的司法所去。这对祁同伟的打击太大了,从最底层的农村好不容易上到象牙塔的大学,一下子又回到了底层,这个落差不是一般的大,已经超过了他的底线。而且上班第一天就看到了退休后的生活,这绝对不是他想要的,他不是一个甘于寂寞的人。

于是,心比天高的祁同伟放下了男儿的尊严,在众目睽睽之下,从山里拉了一车野花,摆成造型,自己跪于汉大操场,大声向梁璐求婚,从此在仕途上一步一个台阶,直到登上公安厅长的宝座,而他也一步步黑化,堕入深渊。

告诉你另一个祁同伟

祁同伟是一个很复杂的人,一方面他有能力,有抱负,另一方面,他又感觉受到不公的待遇,他要反击。即使不得不低头,被人当枪使,他也要掌握自己的命运。从他与高小琴的对话中我们可以。他说:“英雄,在权力面前是什么呀?工具。”他最喜欢的文章是《天局》,赵东来说过,侯亮平也研究过,文章讲了一个名叫混沌的人,对万事模糊,唯独精于棋道,连走路都是走的棋路,他与老天下棋,将自己的生命搭进去,最后胜天半子。

告诉你另一个祁同伟

祁同伟和高小琴并非普普通通的露水鸳鸯,而是的的确确的惺惺相惜。二人都是从乡村出来,一个通过上大学成为一把好枪,一个被人培养成礼物,他们都无法决定自己的命运,但二人都不甘心受人摆布,这也就是为什么观众对他们恨不起来的原因。

告诉你另一个祁同伟

祁同伟的扮演者许亚军对他的评价只有两个字“悲怆”。

悲怆,历经沧桑之后的无可奈何以及明明有机会挽回却力有未逮的无力。

在现实社会,祁同伟并非个例,在古代就有一例,他的名言“丈夫生不五鼎食,死即五鼎烹耳”,振聋发聩。什么意思?宁死也要搏一把。

这位同志就是主父偃,他活动的时代是西汉武帝时期。主父偃学的是纵横术,如果放在战国时期,肯定很容易就找到买家了,但是不幸是在汉代,当时吃香的不是黄老之术就是儒家的学问。主父偃自负有才,但是不被人认可,连生存都成问题。《史记》中讲,齐鲁儒生都排斥他,后来去山西、河北,也没能施展抱负。最后去见卫青,卫青几次推荐,都没有成功。陷入绝地的主父偃决定孤注一掷,他给武帝直接上疏,痛析国家利弊,武帝读了大喜,认为相见恨晚,早晨上奏,下午就立即召见,任命他为郎中。主父偃前后上了九道疏,提出了一系列建议,比如削藩,将诸侯的势力逐步削去;迁徙豪强去茂陵,防止他们闹事;推行推恩令,进一步打击诸侯王势力等。这些建议被逐一推行,主父偃本人一年四次升迁,用飞黄腾达形容并不为过。

告诉你另一个祁同伟

获得巨大成功的主父偃内心急剧膨胀,大臣们都害怕他打小报告,就争相贿赂他。有人就对他说,你太横了。主父偃说:“我游学四十年,志向不能实现,父母不认我,兄弟不收留,门客弃我而去,我困厄时间很长了,大丈夫要么钟鸣鼎食,要么被烹而死。我也老了,故而倒行逆施。”不仅看透了自己,也看透了一切。

他想和齐王拉关系,但被后者拒绝。得知齐王有问题之后,自己申请到齐王身边任相国。到齐国之后,他召集下属,整了不少齐王的黑材料,齐王很害怕,就自杀了。

赵王一看,害怕主父偃离间骨肉,就向武帝揭发他贪污受贿和离间骨肉,这时候与主父偃有过节的公孙弘趁机进言,促使武帝将主父偃下狱治死。

一个有抱负的青年,被压迫过久一旦得到释放能量是无限的。无论是祁同伟还是主父偃,他们没有什么可依靠的背景和后台,唯一能靠的就是自己,因此他们不信命,不服天,哪怕输的一场惨烈、一败涂地,也要搏一把,拼一回,这是人性的悲哀,无论何种社会都不能禁绝。

反观《人民的名义》中的侯亮平,伟光正的典型,学习优秀,工作一两年就调入北京(相比之下,祁同伟身中三枪,立了一等功都没能如愿进京工作),干得顺风顺水,四十出头就成为最高检的处长,享受副厅级待遇,妻子钟小艾,职位不详,可以肯定是政法战线的干部,从季昌明给她打电话,可参加中央巡视组可以看出,应该也是正处或副厅级干部。相比易学习们大多止于正处,他俩上升速度不可谓不快。

告诉你另一个祁同伟

有人说,这就农村出身的人的局限性。赵德汉出身农村,既没有一个当高官的爸爸,也没有丰富的社会资源,他想挣钱只能收受现金,收了钱也没有去投资,而只会放在家里当摆设。而赵立春的公子赵瑞龙,打着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名义搞投资,光明正大开项目,朋友一大帮,挣钱如流水,即使是如祁同伟之类的高官都只能是他们的家臣。强烈的对比不能不发人深思。

当然,笔者在此不是鼓吹出身决定论,出身固然重要,但是个人的努力更重要。在奋斗的路上迷失了方向,最终可能会葬送掉自己。像李达康就是凭借自己的努力一步一步走上来的,易学习在地方干了二十几年,也终于等到了发现他这块金子的沙瑞金,实现了更大的价值。

告诉你另一个祁同伟

只是这等待有点漫长,有的人怕等不起,就容易变成祁同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