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0 今日壓軸丨微黨課:我們的自信

今日壓軸丨微黨課:我們的自信

我們的自信

關井小學教師 邵銳

十九大報告上指出:“要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四個自信早已提出,在十九大中又加以重申強調,值得我們思考,我們的自信從何而來?

今日压轴丨微党课:我们的自信

在不少人眼裡,我們這一代不能自信。為什麼?證據彷彿挺有“說服力”:人均GDP還很低,科技工業只大不強,社會汙染老大難,貪汙腐敗還有市場……反觀美國,實力頂尖、制度完善、國民幸福,他們都沒自信,我們能自信嗎?

其實,對於上面提到的疑問,縱向來看,問兩個問題就可以回答清楚。

第一個問題:建國以來,國家變化大不大?——有誰會認為中國變化不大嗎?應該沒有吧?

第二個問題:既然變化大,是變好了還是變差了?——應該不會有人認為,現在的中國不如建國以前吧? 所以,答案是明擺著的,那就是,建國68年,中國變化大,變好了。如果有人否認這兩點,那一定是在“睜著眼睛說瞎話”。

今日压轴丨微党课:我们的自信

再橫向看,與美國相比,我們依然可以自信。

首先,道路自信讓我們底氣十足。在社會主義道路引領下,前輩們的奮鬥付出讓我們獲得感十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以其清晰的脈絡,提出了“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再到十九大提出從2020到本世紀中業的兩個階段,時間上更精準,內容上更細緻,目標性、可執行性更強。美國的兩黨執政,目標放在了選票上,以零和理論相互扯皮博弈,往往這個政黨提出了這樣的道路,而另一個政黨一上臺就把前任推翻,重樹自我新道路。道路的選擇幾次三番,道路的實踐斷續相間,更別談發展了,資本主義制度並不像表面上的民主。回顧自己,環顧四周,我們選擇的道路堅持到底,收穫滿滿,值得我們每一個人點贊打call。

理論自信讓我們不慌張。2008年的美國金融風暴,讓世界經濟打了一個噴嚏,到現在還沒有緩過來。誠然,中國也受其影響,但GDP增長率平均高於6.5%,這來源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而美國的凱恩斯等一系列經濟理論彷彿失效了,而現有一大批智庫、專家、博士們,也沒有提出走出金融危機的有效方法,反而選舉了一個商人出身的特朗普做總統,揣著美國優先的原則,跟世界做生意。結果是,經濟疲軟,失業率偏高,經濟增長率就沒超過3%,民眾不高興了。更有意思的是,經濟最困難的那幾年,馬克思的《資本家》在資本主義國家中銷量最高。這群資本家們選擇《資本論》而放棄聖經《國富論》,不得不說馬克思理論的優越性和自信力讓我們更加堅定前行方向。

制度自信讓我們聚力前行。集中力量辦大事,是我們的制度優勢,有人問了,中國有了人口紅利,所以大事易辦好辦,制度優勢沒有。反駁只需一句:人口紅利難道就不要解決溫飽問題了嘛?確實,中國以其制度的優勢,很好的在本世紀初解決了溫飽問題,現在正朝著全面小康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而奮鬥,這不得不說是一個大工程,沒有制度保障是無法做到的。近年來,我們貧困人口年均減少1000萬人,其力度之大,效果之明顯,讓聯合國都點贊!你可以在中國深夜1點擼串,但去過美國人知道,他絕不敢在夜裡11點在外獨行!而這背後,是中國警察的挑燈護衛和美國警力的碌碌無為,兩國警察制度的優劣性可想而知!制度的優越,讓我們更有信心,有膽識,有力量,更有安全感。

文化自信給我們強大力量,它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先不說上下五千年中華文明的源遠流長,共產黨的奮鬥史就是一個豐富而美麗的瑰寶!正是一個個革命的共產黨人在犧牲奉獻中,締造了這麼一個頑強的政黨,正是這麼一個頑強的政黨,領導著一個偉大的國家!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西柏坡精神,兩彈一星精神……無一不浸透著老共產黨員的犧牲奉獻,這些精神財富,已深深打入國人的血脈,鐫刻國家的品行,國人在當前的社會實踐中學習,參照,領會,運用,國家的發展也在蒸蒸日上。而美國,以黑奴文化出身,沒有根,缺乏魂,只能靠借取他國文明來壯自己氣力,比如借取中國武術文化而拍攝《功夫熊貓》系列電影,但功夫真諦是什麼,恐怕來到中國,深入中國,才能感悟武術的內在魅力。當然,我們的文化不止於此,我們有豐富歷史的浸潤,有古老文明的呼喊,有現代文脈的推動,在我們面前的是精神世界的金山銀山,誰人能說我們不自信呢?

有根能築魂,有夢方遠行。相信在“四個自信”的感召下,我們的道路、理論、制度、文化將蹄疾步穩,行穩致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