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2 中國股市可能已到轉折點,誰能拯救處於嚴重虧損的股民?

當中國股市運行到關鍵技術點位的時候,總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謠言”或“不當言論”,讓中國股市不斷受傷。遠的不說,而技術條件很有支撐力的時候,居然有人把中央置放於“降成本”範疇的“防泡沫”搬到了股票市場;這次又是,當市場投資者期待上證指數有效突破年線之時,市場又被“險資6000億元減持的謠言”狠狠地打了一巴掌。

儘管此後在大盤股拉昇之下,市場保持了平穩向上運行的姿態,但“關鍵時點折騰”的鬧劇,每每都會對市場信心構成重大影響,讓中央維護經濟和市場平穩運行、以及防範金融系統性風險的努力大打折扣,大升成本,而且事倍功半。

仔細品味,有些言論十分荒謬。比如“資本市場不能脫實向虛自娛自樂”。這也是個深諳金融之道的“大人物”提出的觀點,但對嗎?我認為是錯誤的。因為,資本市場直接面向實體經濟,不存在脫實向虛、自娛自樂的問題。我們說,金融脫實向虛、自娛自樂的問題主要是針對貨幣政策過度膨脹,而佔有大量金融資源,並使資本市場疲弱不堪。這是基本常識問題,那為什麼會把金融脫實向虛、自娛自樂安到資本市場的頭上?結果是什麼?當然是股市大跌。為什麼?因為投資者會把這樣的說法理解為:資本市場不讓短線買賣,去除投機,抑制泡沫。

這又是問題。我認為,中國最該治理的是不為實體經濟服務的貨幣投機,是以套取利差為目的的金融商品,是需要把更多的錢引向資本市場,就算這些錢也有資本套利需求,那才是及其正常市場現象。因為,作為實體經濟為本的國家,其金融最核心的定價是資本定價,而不是貨幣定價。中國的實際情況是:實體經濟對中長期信貸(信貸資本)價格的敏感程度並不是特別高,是5%、還是5.5%不會特別在意,而只有金融機構對0.5個百分點的利率變化才會極其敏感。但是,如果我們為了金融機構的利益,把大量金融資源堆積在貨幣市場,只為了0.5個百分點的貨幣定價準確,而搞得資本市場貧血,那不僅得不償失,而且在我看來,這對中國相當於金融失敗。

所以,資本市場有些投機,不必擔心。因為它有助於資本定價的準確,有助於市場的活躍。當然,如果市場存在大量的操縱式投資,那是有大問題的。因為,操縱扭曲了資本市場定價,而且會使資本錯配,使中小投資者受到嚴重傷害。但這也不屬於“脫實向虛,自娛自樂”,因為資本並未離開實業,而僅僅是錯配。

還有就是“為降成本而防止資產泡沫”,明眼人看一眼就明白,這實際是說“房地產等資產價格過高,企業地租成本過高的問題”,但偏偏有人要把它和股票市場聯繫起來。請問:難道股市乾癟,企業融資成本會降低嗎?我看,這不是糊塗,而是別有用心。因為說“降成本要防止股市泡沫的人”都頂著很大的學術名頭,如果它們連這麼一點最最簡單的道理或基本常識都不得,那他們憑什麼頂這個名頭?因為,普通投資者總是懷疑自己的認知和能力,而對“大牌兒”的見解頂禮膜拜,當這些“大牌兒”斷章取義,單單揪住“防範資產泡沫”的詞句大論特述之時,明白的投資者都會被攪糊塗,更何況絕大多數散戶投資者並不十分明白。

這就是中國股市殘酷的現實——就有這樣一群人,非要把中國股市“折騰死”。不妨到些研討會上去看看,多少“大牌兒”一談股市就是泡沫、就是一臉不屑?我見得太多了。在我看,這些人嘴上是為中國昌盛,而骨子裡是希望中國垮掉。一個以實體經濟為本的國家,只有越來越繁盛的貨幣投機,而沒有願意投向實業的資本,這不是一條很可怕的事情嗎?我們需要一個良性經濟輿論環境。

中國股市可能已到轉折點,誰能拯救處於嚴重虧損的股民?


炒股與賭博的區別

什麼是股票?它代表著上市公司的一份子。股票的誕生依賴於其所代表的企業的資產。但股票一旦出生,脫離了母體,它就有了自己的生命,不再完全領帶母體了。一頭母豬現價100元,把它分成100份股票出賣,每股應是一元。這一小學生都不會算錯的題目在股市上就會走樣了。假設將這頭母豬註冊成鳳凰大集團,發行100股鳳凰大集團的股票,你認為鳳凰大集團的股票每股值多少?如果將這些股票上市,你認為鳳凰大集團的股票會以什麼價錢交易?答案是它既可能以每股一毛錢的價格交易,因為股民會認為母豬會老,會死!但也可能以每股上百元的價位交易,因為他們也會想像到母豬每半年能生10只小豬,而小豬長大後又會生小豬,真是財源滾滾,永無止境!只要養這頭母豬的張嫂,也就是鳳凰大集團的張董事長,能說服股民們相信這頭母豬的生育能力奇強,而她經營管理能力又是特高!鳳凰大集團的股票被炒到上千元也不奇怪。毫無疑問,鳳凰大集團的公司介紹上不會說只是一頭母豬,它會告訴股民們集團從事的是“飼料購銷、良種培育”之類挑戰性的業務。

到底股價和股票所代表的價值有什麼關係?華爾街流傳這樣的故事:兩位炒手交易一罐沙丁魚罐頭,每次交易,一方都以更高的價錢從對方手中買進這罐沙丁魚,不斷交易下來,雙方都賺了不少錢。有一天,其中一位決定打開罐頭看看,瞭解一下為什麼一罐沙丁魚要賣這麼高的價錢?結果他發現這罐沙丁魚是臭的。他以此指責對方賣假貨。對方回答說:“誰要你打開的?這罐沙丁魚是用來交易的,不是用來吃的!”讀者們如有耐心讀完第七章,就會對股票及股價的特性有更深的瞭解。股票的迷惑性不在於股票所基於的價值,而在於它給炒股者提供的幻想。

你時刻面臨著行動選擇。股市就像恆久的賭局,它沒有開始,也沒有結束。股票永遠在動,只要有人以較上個交易價更高的價錢買股票,股票價格就升了一點。相反,有人願較上個交易價更低的價格賣股票,股價就跌一些。上上下下就如同波浪,看不到始,也看不到終。到賭場去賭錢,你知道何時賭局開始,因為莊家會告訴你該下注了。你也知道賭局何時結束,全部的牌一翻開,這個賭局就結束了。你很清楚輸會輸多少,你也知道贏會贏多少。在股市下注,你直接面對何時進場、何時等待、何時出場的決定。沒有人告訴你進場的時間,每個決定都是那麼的艱難,每個決定都沒有定規。你不知這一注下去贏會贏多少?輸會輸多少?賭注的數額也必須由你決定。所有這些決定都是令人生畏的。你決定進場了,幸運地你有了利潤,股價升了。你馬上面對一個問題:夠嗎?你怎麼知道股價的波動不會一波高過一波?不幸地股價跌破你的買價,你也面對一個問題:虧多少?更要命的是你不知道它是不是暫時下跌,很快就會反彈?如果最終有可能得到勝利,為什麼現在要承認失敗?在股市這恆久的賭局中,你每時每刻都面對著這些決定。更重要的是,在股市上的這些選擇,並不僅僅是腦子一轉,而是必須採取一定的行動才能控制你所投資金的命運。不採取行動,你的賭注永遠都在臺面上。而“行動”二字對懶惰的人來說是多麼令人厭憎的字眼!

問問你自己喜歡做決定嗎?喜歡獨自為自己的決定負全部責任嗎?對99%的人來說,答案都是否定的。股市這一恆久的賭局卻要求你每時每刻都要做理性的決定且為決定的結果負全部的責任!這就淘汰了一大部分股民,因為他們沒有辦法長期承擔這樣的心理壓力。

這一恆久變動的股市還有一致命的特點:它能使你虧掉較預期多得多的錢。因為你什麼都不做,也可能使虧損不斷增加。在賭檯,每場遊戲你最多失去你下的注。你在下注之前就很清楚你準備失去這個數目。除非你在下一場賭局重新下注,你的虧損不會超出這個數目。在股市,它把你的下注拿走一些,又給回一些,有時多些,有時少些。你說該怎麼辦才好?在這個過程中,你原先準備最多虧100元的,最終可能虧掉500元。因為股票遊戲沒有終止的時刻,沒有人告訴你遊戲結束了。它從不結束,除非股票停盤。

在賭場裡,每場新的賭局都有新的開始,其結束也是自動的。勝負的結果基本是由概率決定的。你如果不想輸錢,下一手不下注就可以了。只要你不動,本金就不會減少。

對坐在賭檯上的賭徒來說,不下注是很困難的。因為新的賭局就是新的機會。你很少看到賭徒願意錯失新的機會。雖然不入場不容易,出場卻很容易,無論贏或輸,遊戲結束時你也就自動離場了,你在理智上不需要做任何判斷。

使股民蒙受超出預期損失的第二個原因則是人性中的吃不得小虧的心理:

一般股民炒股為何失敗

從技術的角度探討一般股民失敗的原因,自然可以歸納出好多條,我這裡僅從人性的角度,用心理分析的方法,來看看一般股民在股市當中何以宿命般地會遭遇失敗的命運。

炒股失敗的原因一:人的發財心太急。

我讀過很多炒家的傳記,在他們成為“家”之前,往往都有破產的記錄。比如本世紀初的炒家傑西.利弗莫爾(著有《股票大作手操盤術》),他便有三次的破產記錄。導致他們破產的心理因素通常只有一個:太急著發財!行動上就是注下的太大。

我剛開始學股的時候,知道自己什麼都不懂,在炒股上還是比較謹慎的,不敢每手下注太多。一年以後,自己覺得懂了一點,心就開始大了,每次入市,我開始有個期待:“這隻股將改變我的生活方式。”讓我解釋一下“改變生活方式”的意思。金錢有個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假設你今天手頭多了1萬元,你會覺得鬆動了一些,也許多上館子吃兩頓,但你仍將住現在的房子,坐同樣的公交車,因為它不夠改變你的生活方式。現假設你手頭多了100萬,你可能會買更大的房子,買輛車子及其它你以往想要卻因為錢不夠而沒買的東西。這就是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心一旦大了,行動上就開始缺少謹慎。首先我每次買股太多,其次止損止得太遲。我為此遭受巨大損失。因為這種對改變生活方式的期待,我在市場儘量收集對自己有利的消息,忽略對自己不利的消息。特別是在股票運動和自己的預期不符合的時候,這樣的慾望更是強烈。

我常常思考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感覺,或許是因為股票輸贏的不可預測才會導致這樣的心理。

如果在賭場,每次下注你都很清楚輸贏是多少?運氣不好,你下的注全沒了,運氣好,你也知道贏多少,你沒有任何幻想。但在股票市場,你無法預測股票會在某個方向走多遠。股票可能翻一倍,也可能翻十倍。由於這種“賺大錢”的可能,你失去了心理防備。帶著“賺大錢”的心理入場,你的注會下得很大。如果不幸開始虧損,要接受“虧很多錢”的現實是很困難的。隨著虧損的一天天增加,你的正常判斷力就慢慢消失了。直到有一天你終於無法承受過於巨大的損失,斷腕割肉。你經受了在正常情況下不會發生的大損失。

這種賺大錢的可能以及掙了大錢後對你的生活方式、虛榮心及權力的幻想,是極其危險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在現實並不容易實現,你需要有很多的經驗,很強的自制能力。

炒股失敗的原因二:人性討厭風險。

紐約有位叫夏皮諾的心理醫生,他請了一批人來做兩個實驗。

實驗一

選擇:第一,75%的機會得到1000美元,但有25%的機會什麼都得不到;第二,確定得到700美元。雖然一再向參加實驗者解釋,從概率上來說,第一選擇能得到750美元,可結果還是有80%的人選擇了第二選擇。大多數人寧願少些,也要確定的利潤。

實驗二

選擇:第一,75%的機會付出1000美元,但有25%的機會什麼都不付;第二,確定付出700美元。結果是75%的選擇了第一選擇。他們為了搏25%什麼都不付的機會,從數字上講多失去了50美元。

問問你自己,如果你是參加實驗的一員,你會做什麼樣的選擇?

股票是概率的遊戲,無論什麼樣的買賣決定,都沒有100%正確或不正確的劃分。人性中討厭風險的天性便在其中扮演角色。

我們看到股民好獲小利,買進的股票升了一點,便迫不及待地脫手。這隻股票或許有75%繼續上升的機會,但為了避免25%什麼都得不到的可能性,股民寧可少賺些。結果是可能有5000元利潤的機會,你只得到500元。任何炒過股的讀者都明白,要用較出場價更高的價位重新入場是多麼困難。股價一天比一天高,你只能做旁觀者。而一旦買進的股票跌了,股民便死皮賴臉不肯止損,想像出各種各樣的理由說服自己下跌只是暫時的。其真正的原因只不過為了搏那25%可能全身而退的機會!結果是小虧慢慢積累成大虧。每次我看到中文中“套牢”、“割肉”等英文所沒有的詞彙,都要拍案叫絕。發明這些名詞的人真應得諾貝爾文學獎!這些詞語對那些不肯止損的股民的描繪實在太形象了。

假如說股票的運動只有上、下兩種途徑,所以每次買股的贏虧機會原來各是均等的50%的話,對於一般股民來說,由於人性好小便宜、吃不得小虧的心理,使得在股市中贏時賺小錢,虧時虧大錢,它就成了輸贏機會不是均等的遊戲。股市沒有擊敗你,你自己擊敗了自己。

炒股失敗的原因三:人好跟風

作為單獨的投資者,你要決定入場的時間,決定持股的時間,決定出場的時間。而股市就像海洋,它永不停息,沒有始點,沒有終點,每個浪潮的方向都難以捉摸。雖然它有漲潮,有退潮,但漲潮時有後退的波浪,退潮時有前進的波浪。一句話,股市沒有即定的運行準則。

要想達到盈利的目的,你必須建立自己的規則。否則,太多的可能會使你無所適從,其結果將是災難性的。在心理上困難的地方在於:你必須自己建立規則,並完全由自己為這些規則所產生的後果負責,這是極大的責任。

承擔責任是一向人所畏懼。看看你身邊發生的事件就不難明白。一旦有任何差錯,張三怪李四,李四推王五。而在股市出錯又是如此的容易。對那些還不完全明瞭股票的運動規律,未能明白在何種情況下應如何應對的新股民來說,建立自己的規則決非易事。因為它必須建立在學識、經驗、自我判斷等因素之上,況且沒有人能立即建立完美的規則,特別在你對該遊戲的特性和對風險的承受力還未有合理評價的時候,你必須不斷修改這些規則,承擔執行這些規則的後果。

但新股民既然要投入股市,要成為股市大軍的一員,而他們通常不具備制定規則的能力,也沒有承擔後果的心理準備,那他們自然的選擇就只能是“跟隨領袖”。這些“領袖”可能是隔壁的剃頭師傅,也可能是樓上的裁縫,理由多半是他們“炒過幾年股票”,“曾賺過錢”。這樣這些新手們就輕易越過了做決定的橫槓,如果結果是失敗的,他們也有了代罪羊:“樓上的王裁縫真是差勁!”這就是所謂的“人好跟風”及其經常性的後果。

有一天,一位朋友打電話給我說他準備賣掉手中的所有的股票,我問他為什麼?“昨晚走路摔了一跤,從來都沒這麼倒黴!”它們之間有什麼聯繫嗎?但我還是說想賣就賣吧,反正不賣你也睡不著。

我明白你為什麼這麼想。因為我也曾有過類似的思想經歷。一位缺少計劃的投資者,他的輸贏是隨機的。就如同拋硬幣一樣,無論你怎樣想,不知道下一手是出正面還是反面。在股市上,上回賺了錢,他不知道為什麼,他不知下回怎麼做才能重複賺錢的愉快經歷。虧了錢,他也不明白為什麼虧,下次該怎麼做去防止再次發生虧損的情形。這在心理上必然會產生極其沉重的壓力,帶來的憂慮、期待和恐懼是難以用筆墨形容的。他覺得自己失去了控制,在股市的海洋中無目的地漂流,不知下一站是何處。你有過這樣的經歷嗎?

解決這一問題的惟一方法就是學習,慢慢建立自己對市場的感覺,不要跟風,不要人云亦云,一定要建立自己的規則。

炒股失敗的原因四:人好自以為是

大家都知道股價總是在升升落落。當一天結束的時候,股票以某一價錢收盤。你有沒有思考過它代表了什麼?它代表了股市的參與者在今天收市時對該股票的認同。

任何一個交易,都有買方和賣方。你買的股票都是某人賣給你的。交易所提供了一個交易的場合。只要兩位股票參與者在特定的價格上,一位願買,一位願賣,他們的交易就完成了。價格也就這樣確定了。無論按你的想像,他們是多麼無知,多麼愚蠢,他們在某個價位交易是事實,你不能和事實爭辨。你或許認為股票不值這個錢,但事實是有人以這個價錢買了股票。除非你有足夠的資金,壓倒股市中所有和你意見不合的人,你可以按自己的意志確定股票的交易價格。否則,你的想像,你的判斷,你的分析,都不能移動股價一分一毫。

無論你對價值的判斷是多麼基於科學的分析,如果股市的大多數參與者不認同你的看法,股價將隨大多數人的意志而動。

要特別指出:在炒股這行,傳統的對錯在這裡是不存在的或者說是沒有意義的。無論你的智商多高,有什麼學位,多麼的德高望重,在股票行你的意見不具備在其他領域的分量。投資大眾及他們對未來的看法是影響股價的惟一力量。他們用交易證明自己的信念。你的看法可能影響一部分投資人,但在他們用自己的現金來認同你的看法之前,你所說的一切一錢不值。對股市的觀察者而言,每個交易及其對股價的影響提供了未來走勢的信息。你如果能從這些信息中找到其意義,它提供了低買高賣的機會。每位單獨的投資人都有他獨自買或賣的理由,無論這個理由在你看來是多麼荒謬。如果大多數投資者持類似理由,結果是股票隨大流而動。你可能對了,但你將虧錢。

股價就是股價,無論你認為這隻股票值多少錢,無論你認為價格和價值是如何脫節,價格永遠是對的。作為股市的一員,你首先必須是觀察者,通過觀察來感受股價的走向,通過觀察來尋找機會。然後成為參與者,投入資金來實現這個機會。你常常面對兩個選擇,即選擇正確或選擇賺錢,在股市,它們常常並不同步。不要太固執己見,不要對自己的分析抱太大信心。認真觀察股市,不對時就認錯。否則,你在這行生存的機會是不大的。

炒股失敗的原因五:人好報復

在賭場,我常看到賭徒們輸了一手,下一手下注就加倍,再輸了,再加倍。希望總有一手能贏,那是就連本帶利全回來。這一方面是人性中虧不起的心態,另一方面是報復賭場,報復賭場讓他們虧錢。從數學上講,這是可行的,只有你有足夠的資金,總有贏一手的機會。所以美國的賭場都是下注最低額和最高額的規定,夠你最多翻七倍。如最低下注額是5 美元,最高常是500美元。第一注5 美元,二注10美元,三注20美元,四注40美元,只要贏一手,就能翻本。我自己就這麼賭過,輸得灰頭灰臉。你也許不相信連輸七手是多麼的容易。任何人用這樣的翻倍法賭錢,只是加快剃光頭回家的時間。

在股市中,買進的股票跌了,你就再多買一點,因為第二次買的價錢較上次為低,所以平均進價攤低了。從心理上,你的心態和賭場虧錢時一樣。一方面你虧不起,另一方面你在報復股市,報復股市讓你虧錢。同時內心希望,只要贏一手,就是連本帶利全回來。因為平均進價攤低了,股票的小反彈就能提供你全身而退的機會。

這樣的心態是極其有害的。股票跌的時候通常有它跌的理由,常常下跌的股票會越跌越低。這樣被套牢,你就越陷越深,直到你心理無法承受的地步。一個致命的大虧損,常常就徹底淘汰了一位股民。

以上我們討論了一些股市的特點及人性的弱點。坦率地說,除了你自己必勝的信念之外,其他的一切幾乎都反對你在股市成功,就算你的親朋好友,有多少人會鼓勵你靠炒股為生?對那些帶著只想在股市賺幾個零花錢的股友來說,股市在開始時或許很慷慨,隨著時間的推移,你就會明白它向你討債時是何等兇惡。你在和一位巨人搏鬥,蠻幹是不成的。你要學習技巧,永不和它正面衝突。你要了解這位巨人,熟悉它的習性,在適當的時機,攻擊它的要害。只有這樣你才有勝利的機會。

股市這位巨人很笨重,作為獨立炒手的你很靈巧,一旦發現你的攻擊無效,你就必須逃開,防備巨人的報復。炒股是很古老的行業,成功的先例非常多,這是不需要天才的行業。最重要的是鍥而不捨的精神和戰勝自己的勇氣。可以這麼說,識不識字和能否在股市成功沒有必然的聯繫。當然,識字的總有那麼點優勢。

炒股失敗的原因六:人好因循守舊

平常上街,出門看到的仍是熟悉的房子,熟悉的街道。就是變動,比如修馬路,也是緩慢的。我們去上班,走的通常是熟悉的路,辦公室的模樣相對穩定,工作的性質和內容也是相對穩定的。現在想像一下你去某個地方上班:走的“路”是不熟悉的,路邊的“房子”是陌生的,更糟的是沒人告訴你今天的“辦公室”在什麼地方,找不找得到“辦公室”自己負責。此時你會有什麼感覺?你一定覺得茫然失措。

股市就是這樣的地方。它們不會完全地重複自己。去年股票有這樣的運動方式,今年決不會有同樣的波動。你就像跳進了海洋,失去了方向,覺得自己渺小、孤獨、無助。

股市有它特有的規律,有它自己的特點。這些規律和特點都不是完全不變的,它只給你似曾相識的感覺,按這些規律和特點來指引你在股市的行動,你能有超出50%的把握就不錯了。想想每天都要面對未知和疑問,有多少人能長期承受這樣的煎熬?


◆ 常聽到一句話:“男人不可以江湖終老,女人不可以風塵依歸。”

笑臉迎人打探消息,短線當衝求取價差,和煙花痴笑,刀口舔血,在意境上沒什麼差別,短線當衝每天都想要套利賺錢,短線閃來閃去的結果,不是丟了個西瓜撿了顆芝麻,就是輸了頭牛,贏了只雞,想要吃一個便當,卻賠上一噸加粉味的大餐,當戶頭金盡,才一路哭啼撞牆莫及。

聽 消息用耳朵做股票的人,很少能分辨消息的真偽,何況這些消息也都是經過五手十幾手的消息,參考性如何可想而知,再說消息的本身,對走勢來說,並不十分重 要,重要的是市場對這消息反應的傾向,也就是說市場把利多(空)的消息,看成利多(空)反映,還是當成利多(空)出盡?莊家攻於心計,善於發佈消息,你也 要小心口蜜腹劍,人心隔肚皮,有了消息,你就會有預期心理,在操作上反而是一大障礙。

這並不是說我反對聽消息或短線操作,但所見聽消息作 股票的剛開始或許會有點甜頭,但最後也都死於消息,短線的操作者最後也都死於短線,真正在股票上賺得到大錢,大半是依技術面波段操作,股市要贏要靠波動, 愈大的波動愈好,大贏家們的錢是坐著賺來的,而不是靠短線進出的技術得來的,如何抓到大波動,這是波段操作的精隨。

要知道短線進出,失誤 的機率大過於以趨勢盤為主的波段操作失誤的可能千倍萬倍。一吋短一吋險,看五分k的贏不過看10分k的,看15分k的有輸給30分k的,原因出在你不是每 次都對,但減少出手次數就是減少失誤率,也少被剝掉手續費好幾層皮,因此著重深層的思考,與順著趨勢的波段操作,才是獲利的不二法門。

浪頭抓到了,也快速的脫離了成本區,接著就是線不轉單不轉的輕鬆控盤。大盤無好壞,只是你站對邊了嗎?會跌到哪?別問我,圈圈會告訴你,坐著等就是了。


趨勢如天

在股票市場,雖然大量個體是無序運動的,如每天個股出現的不同漲跌,但是這些個體在無序運動中,往往也會形成整體上的有序與規律。正如物理學上的布朗運動,遵從平均律一樣。所以,身在股市的你,猜對股票的漲跌並不重要,關鍵是能不能正確判斷趨勢和準確把握節奏。也就是你能否正確判斷現在的股市運行在牛市還是熊市,而且牛市與熊市的投資方法與技巧是截然不同的。遇到牛市要敢於騎在“牛身上”,而看到熊市,就像見到熊一樣千萬離得遠遠的!好多財經欄目,讓一些專業機構預測明天大盤的漲跌,這是非常可笑的,因為這無非就是一個猜大小的遊戲,和拋硬幣猜正、反沒有什麼兩樣,反而會讓觀眾在每日的漲漲跌跌中眼花繚亂、心態浮躁併產生誤導。其實,股票的漲跌概率本身各佔一半即50%,但什麼時候漲多少,什麼時候跌多少,就非常重要了。主力資金有時能決定股票的短期價格,但難以改變股價變化趨勢。牛市正如打賭一樣,你從一副撲克牌中抽出的只要不是黑桃就算贏,也就是說,只要你每次抽到的是紅心、方塊或梅花,你就勝出;而熊市好比從一副撲克牌中只要抽出的牌不是黑桃就算輸,只要你每次抽到的是紅心、方塊或梅花,你就敗出。

炒股者不可每日關心股票的漲漲跌跌,你的資金應該投入股市還是撤離股市,是根據股市運行趨勢決定的。而到底什麼時候買入,什麼時候賣出,完全依據股市變化節奏與旋律去把握。趨勢就是市場何去何從的方向,只有準確地判斷股市大盤指數、個股的漲跌方向,才能在股市中長期生存並獲利。因為趨勢如天,“順勢者昌,逆勢者亡”。所以必須學會如何順應自然,順應“上天”。趨勢雖然只有上漲、下跌、橫盤三種,但由於人為的因素會有真真假假,“假作真時真亦假,真作假時假亦真”。股市裡的真真假假、虛虛實實要想辨別清楚難度非常大,判斷“趨勢”很簡單,但分辨真假趨勢就非常困難。而能影響趨勢的因素有好多,但影響程度各不相同。

炒股分短線、中線、長線,不完全是講持股時間的長短。長線即長期趨勢即判斷股市近幾年趨勢是否向上,若向上就可依據它決定參與炒股與否;若向下趨勢就應否決炒股這一行為,千萬不可介入。常言道: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大勢看跌,個股能有幾成僥倖希望呢?上漲趨勢不明顯,寧可在場外觀望,也不怕沒有機會。因此,順應趨勢,花全部的時間研究市場的正確趨勢,如果能與之保持一致,你的利潤就會源源不斷!所以,讓趨勢成為你的“朋友”,識大趨勢賺大錢,看小方向得小錢,就是這個道理。而且懂得何時買與賣,比買賣什麼更重要。

在上漲趨勢時要緊握住朋友的手,在下跌趨勢形成時要堅決毫不留情地和它一刀兩斷。趨勢乃“眾熱而生,眾冷而散”。掌握投資的趨勢,就是要學會研究經濟週期,因為決定趨勢的重要因素就是週期律。也就是投資因為有周期才有意義,任何單次的漲跌輸贏都是隨機事件而非概率事件,研究週期,就是希望能把投資放到一個大的歷史時間來看。

逆勢操作也是另一種失敗的開始,不應該對抗市場,或嘗試擊敗他。操盤中有兩項最基本的成功法則就是:止損和持長。一方面,截斷虧損,控制被動。另一方面,盈利趨勢未走完,就不輕易出場,要讓利潤充分增長。多頭市場上,大多數股票可以不怕暫時被套。買對了還要懂得安坐不動,無論風吹浪打,勝似閒庭信步。

速速認賠,又是空頭市場交易中的一個重要原則。當頭寸遭受損失時,切忌加碼再搏。在空頭市場中,不輸甚至少輸就是贏。一支在中長期下降趨勢裡掙扎的股票,任何時候賣出都是對的,即使是賣在了近期的最低價上。而被動持有等待它下跌到了底部,這是最愚蠢的行為,因為它可能根本沒有底,即使真正的底部也是反反覆覆慢慢築出來的。熊市下跌途中,錢再多也不能贏,主力資金也抵不過大勢,機構常常比散戶死得更難看。不要去盲目測底,更不要盲目抄底。要知道,底部和頂部,都是最容易賠大錢的區域,應能悟出你現在身居股市走勢的左側還是右側這更為關鍵。有時這種趨勢自己的孩子從電腦中的走勢圖也可一下子看出!請你不要試圖去猜下一步的漲跌。與趨勢為友,並能有效地控制自己的行為從而進行正確的交易。

在認識趨勢發展過程中,因為空間分上中下,時間有過去、現在、未來,都具有三分法的特點。因為“大直若屈,大巧若拙”。最直的看著是彎曲的,最大的技巧,看著是笨拙的。股票走勢亦然,“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所以,如果一支股票一直上漲,中間也沒有回調,那是不長久的。由於時空的三分概念,一波三折往往又是每支股票趨勢的基本特徵。因為任何股票不會直線上升或直線下降。一波三折就是指股價線在一段下跌或上漲行情中,出現的3個下降或3個上升的波浪。一個波浪稱為一折,3個波浪就是三折。該形態是判斷行情是否見底或見頂的“航標”性指標。正因如此,波浪理論認為一個上漲階段,分為3大波浪,而且每一次上升後,會有小的下跌,但一般不會跌破前一波的低點。下降中的“一波三折”,顯示的是做多信號,第三折出現是最佳買點。上漲中的“一波三折”,顯示的是做空信號,第三折出現是最佳賣點。若3個交易日不創新高,一般會是向下走勢,3次探底往往成功率較高。

連續5次拋出硬幣,一共有32種可出現的情形。連續3次出現同一面的概率高達16次佔50%,而正反面交替出現的概率只有6.25%,所以我們可得出“有二必有三”的定律,若上升兩波或兩天時間則再發生一次的情形可能性又非常大。當然,下跌亦然。

有時我們為了更準確地把握趨勢,還必須學會看懂節奏。節奏就是市場循環往復的不同推進形式,是資金能量在股票走勢中一定時期範圍內幅度與角度強弱、旺衰的外在表現。如某支股票5個交易日跌幅20%,第一次在橫盤3個交易日後,又在5個交易日跌幅10%,第二次橫盤3個交易日,又在5個交易日跌幅5%,這樣就是下跌能量的逐步衰竭,從節奏看其幅度在變窄。在趨勢轉換中,小趨勢轉折較容易,而大趨勢轉折因能量的長期集聚作用,往往是反覆的。

“千里之堤,潰於蟻穴”。頂部的最終形成是較緩慢的,首先必須消耗大部分投資者的能量與耐心,當然,突發事件影響除外。因此,在頂部的暴跌並不是主力資金出逃的方法,主力資金出逃,一般選擇在暴漲過程中大舉沽出籌碼,而頂部的確認往往也是出現一個頂部之後下跌,還會出現緊跟著的一定幅度上升,因為規模的龐大,一次這樣的動作遠遠不夠。這種誘空性的雙頭或圓弧頂形成以後,其殺傷力反而非常巨大。因為主力不斷出貨,就會有獲利盤跟著湧出,必須再次推升,使那些自認為聰明的散戶發現沽空的“錯誤”,再次跟入,這樣市場將會出現非理性的推高行為,盈利空間又會迅速打開,這時主力又再次派發,終使介入的聰明人牢牢套在高位。因此趨勢一旦反轉,必須堅決止損,止損當然也要因勢、因時變化而因股制宜。止損不是認錯,承認自己智商低,而是順應市場,順其自然。止損不可與最高價比,幻想總在期待中破滅。在底部亦然,底部的最後確立,必須是在一個最後的誘空中成功,而這時的暴跌當然是最佳的搶籌機會。

我們看盤面,不僅知趨勢、懂節奏,還應看力度,一根陽線和一根陰線都說明不了什麼,關鍵是每個陽線之後的陰線和陰線之後的陽線是否真實反映並預示出之後的運行規跡。趨勢是你成為贏家的真正王牌,當確認的趨勢一旦形成,我們不妨大膽地在漲勢中敢於追漲,在轉為跌勢時又會不惜成本地成功殺跌。無論如何,要想讀懂大盤或個股,對於趨勢、節奏、力度的瞭解一個都不能少。


投資者最好的規避風險,保證你贏利的方法進入股市

有 所不為才能有所為。行動多並不一定就效果好。有時什麼也不做,就是一種最好的選擇。不要擔心錯失機會,善獵者必善等待。在沒有大機會的時候,要安靜的如一 塊石頭。交易之道在於,耐心等待機會,耐心等待最有利的風險/報酬比,耐心掌握機會。熊市裡,總有一些機構,拿著別人的錢,即使只有萬分之幾的希望,也拼 命找機會掙扎,以求突圍解困。

我們拿著的是自己的錢,要格外珍惜才對。不要去盲目測底,更不要盲目炒底。要知道,底部和頂部,都是最容易賠 大錢的區域。當你感到困惑時,不要作出任何交易決定。不需要勉強進行交易,如果沒有適當的行情。沒有勝算較高的機會,不要勉強進場。股市如戰場,資金就是 你的士兵。在大方向正確的情況下,才能從容地投入戰鬥。

要先勝而後求戰,不能先戰而後求勝。投機的核心就是儘量迴避不確定走勢,只在明顯的 漲勢中下注。並且在有相當把握的行動之前,再給自己買一份保險(止損位擺脫出局),以防自己的主觀錯誤。做交易,必須要擁有二次重來的能力,包括資金上, 信心上和機會上。你可以被市場打敗,但千萬不能被市場消滅。我們來到這個市場是為了賺錢,但是這個市場卻不是全自動提款機。

進入股市,就是 要搶劫那些時刻準備搶劫你的人。股票投機講究時機和技巧,機會不是天天有,即使有,也不是人人都能抓住。要學會分析自己擅長把握的機會,以己之長,攻彼之 短。有機會就撈一票,沒機會就觀望,離開。如果自己都不清楚自己擅長什麼,就不要輕舉妄動。與鱷共泳有風險,入市撈錢需謹慎。

做交易,最忌 諱使用壓力資金。資金一旦有了壓力,心態就會扭曲。你會因為市場上的正常波動而驚慌出局,以至事後才發現自己當初處於非常有利的位置。你也會因為受制於資 金的使用時間,在沒有機會的時候孤注一擲,最終滿盤皆輸。資金管理是戰略,買賣股票是戰術,具體價位是戰鬥。

在十次交易中,即使六次交易你 失敗了,但只要把這六次交易的虧損,控制在整個交易本金20%的損失內,剩下的四次成功交易,哪怕用三次小賺,去填補整個交易本金20%的虧損,剩下一次 大賺,也會令你的收益不低。你無法控制市場的走向,所以不需要在自己控制不了的形勢中浪費精力和情緒。不要擔心市場將出現怎樣的變化,要擔心的是你將採取 怎樣的對策回應市場的變化。判斷對錯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當你正確時,你獲得了多大的利潤,當你錯誤的時候,你能夠承受多少虧損。入場之前,靜下心來多想 想,想想自己有多少專業技能支撐自己在市場中拼殺,想想自己的心態是否可以禁得住大風大浪的起伏跌宕,想想自己口袋中有限的資金是否應付得了無限的機會和 損失。炒股如出海,避險才安全。海底的沉船都有一堆航海圖。最重要的交易成功因素,並不在於用的是哪一套規則,而在於你的自律功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