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2 和國內相比,為什麼美國的移動支付產業發展相對落後?

和國內相比,為什麼美國的移動支付產業發展相對落後?

美國金融業遠遠比中國發達,信用卡非常普及。那是真信用卡,不像國內名義上是你用的信用卡,但實際刷卡時,還要密碼或簽名。美國人不用帶現金,只要一個信用卡或一個支票本就能走遍全國,大家都感覺很方便。但習慣了就往往就有惰性。相比之下,中國信用體系非常薄弱,信用卡也不普及,支票更是稀罕物,但這逼迫中國另闢蹊徑,於是,移動支付應運而生,網購蓬勃發展,快遞一片興旺。

和國內相比,為什麼美國的移動支付產業發展相對落後?

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第三方移動支付金額增長兩倍多,達到5.5萬億美元。而去年美國的移動支付增長39%,達到1120億美元。這顯示,中國去年的移動支付金額大於美國將近50倍。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第三方移動支付金額增長兩倍多,達到5.5萬億美元。而去年美國的移動支付增長39%,達到1120億美元。這顯示,中國去年的移動支付金額大於美國將近50倍。

和國內相比,為什麼美國的移動支付產業發展相對落後?

有人說移動支付是中國的四大發明,然而電商支付更加早期的知名企業應該是paypal,這個公司關聯的兩個知名創始人你一定如雷貫耳,一個是馬斯克,如今天上飛的火箭,地上跑的特斯拉足以驚豔到世界,另一個彼得蒂爾,也許你看過他的一本《從0到1》。

和國內相比,為什麼美國的移動支付產業發展相對落後?

歐美強大的傳統支付方式。包括信用卡和支票,信用卡系統在國外非常強勁而普及,相比於國內紛繁的身份驗證過程優勢明顯,想象一下,你直接拿著信用卡靠近支付設備,或者掃過POS機,不用任何的支付密碼,滴的一聲全部搞定,是不是和我們的移動支付一樣的方便,畢竟我們還要打開二維碼。

和國內相比,為什麼美國的移動支付產業發展相對落後?

所以,移動支付並非絕對的技術領先,而是我們傳統銀行的便利性太差,導致了這種便利提升和交易成本降低成為一種非常好的事物,國外也不是落後,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說明他們的傳統銀行業適應環境的能力更加強勁。另外也要糾正一點看法,外國人用移動支付的人沒中國那麼多,但是,事實上已經很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