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有高血壓的女性,懷孕要注意什麼?

Sweet-Maiden


您好!首先,不知道您是家族遺傳性的高血壓,還是後天因為生活習慣和飲食造成的高血壓。正常情況下,您如果在懷孕前有高血壓,那麼容易在孕期患高血壓合併妊娠,輕度的高血壓會造成孕期的不適,和寶寶的一些低體重或者營養不良,但是重度的高血壓會造成妊娠晚期子癇等疾病的發生對於生產和寶寶的生命都是有影響的。

但是,如果您孕前將血壓調整到合適的水平,這樣就會降低在孕期誘發一些合併疾病的風險,對自己和妊娠結局都是較為合適的選擇,孕期的營養也要特別注意,對鈉的攝入也要嚴格控制,最好能進行日常監測,保證血壓的平穩。

再有就是您的年齡,如果您的年齡超過35歲,或者是二胎,那麼您的風險相比普通孕婦也會增加一些,需要做更充足的準備,控制整個孕期的體重增長。

建議您可以穩定血壓後,再要寶寶,為孩子和自己都能夠健康成長。


Psycho營養師


妊娠期間的高血壓如果控制不好可以嚴重影響母嬰健康,甚至危及母嬰的生命安全。因此有高血壓的女性一定要對症治療併合理控制住血壓。

高血壓女性懷孕的注意事項,包括懷孕前的注意事項和懷孕後的注意事項。

一、懷孕前需要的注意事項:

1、一定要積極合理的控制住血壓,將血壓調整到合理的水平後再懷孕。

2、並且在降壓藥物的選擇上儘量選擇對胎兒影響小的藥物。

3、孕前檢查心臟、腎臟的容易受血壓影響的臟器,是否出現問題,是否需要提前治療。

4、做好孕前檢查。高血壓的女性在孕前除了做常規的檢查之外,需要圍繞高血壓檢查心、腎、血脂、血栓等相關檢查。

5、提前補充葉酸。在計劃懷孕前3個月開始常規補充葉酸。

二、懷孕後需要的注意事項:

1、每天監測血壓,按醫囑對症治療。如果病請允許應儘量選擇對胚胎影響較小或無影響的藥物。

2、補充葉酸。葉酸最少要服用到孕3個月,如果有必要時,可以口服葉酸至分娩期。

3、孕3個月後儘量以左側臥位為主。

4、保證充足的睡眠和足夠的休息。對於睡眠不僅要保證足夠的睡眠時間,還要保證良好的睡眠質量。

5、保持良好的心態、愉悅的心情。不良的情緒對血壓的負面影響非常大。

6、在身體允許的情況下適當運動。現代科學證明,科學合理的運動可以起到有效的降壓效果。

7、孕期定期孕檢,並適當增加孕檢次數。

8、當有明顯胎動時,每天監測寶寶的胎動,如果發現寶寶胎動異常時,需要及時就診。

9、定期檢查尿常規。並適當增加尿常規的檢查次數。必要時增加心電圖、腎功能等檢查次數。

10、在孕期檢查的過程中,一定要關注胎兒發育的情況。高血壓影響引起胎兒的發育,導致胎兒宮內發育遲滯,甚至可以導致胎死宮內,因此絕對不可以大意。

11、整個孕期密切觀察準媽媽和寶寶的情況。如果出現準媽媽頭痛、頭暈、持續性上腹部疼痛,或者寶寶的胎動異常,必須及時就診。

12、如果血壓控制極不理想,必要時必須及時終止妊娠。

13、整個孕期必須嚴格遵照醫生醫囑檢查、治療。

14、孕28周後定期做胎心監測的檢查,並適當增加檢查次數。

15、整個孕期飲食應該以清淡為主。

16、因為每一個人在懷孕期的血壓變化各不相同,因此針對不同的情況,必須以臨床醫生的醫囑為準。

作為一名擁有近20年工作經驗的婦產科醫生,希望我的回答能對您有所助益。希望朋友們能獲得更多的女性健康知識,讓每一個女人都能科學、健康、快樂的保護好自己。歡迎臨床同仁們前來共同探討。歡迎所有持有相同或者不同意見的朋友前來吐槽。期待婦科女醫生biyiming的頭條號能帶給您幫助,歡迎關注。


婦產科醫生畢一鳴


妊娠期+高血壓。發病率在5%~12%,基本上每10個孕婦有1個會患病。原因說不清,說清了也未必能解決,還是不要了解的好。(特別有興趣的專業人士除外,說不定您的加入真能解決這個大問題

疾病的影響:簡單說,全身微小血管痙孿,導致血管內蛋白漏出,繼而引發水腫。身體為了調節,提升血壓,但是由於病因存在,提升血壓並沒有什麼用。臟器和各系統血液供應依然不足,循環系統卻因為負荷加大產生損傷(包括心臟、血管及血液細胞)。由於血液供應不足,血管內蛋白漏出,各器官最主要的改變就是一個字“腫”。“腫”的時間一久,就開始發生損傷。所以這個病的影響通常是全身性的,並且會影響到子宮、胎盤和寶寶。

疾病的表現:

母體:

  • 血壓高:收縮壓≥140mmHg和(或)舒張壓≥90mmHg(安靜狀態下,反覆測3次可以確診。運動及情緒波動後測得結果無效)

  • 蛋白尿:腎臟的血管痙攣就有了蛋白漏出,產生蛋白尿(雖然有時吃多了肉也會有,但是既然有血壓高,不可隨意讓吃肉背鍋)。一旦出現,必須重視

  • 非典型臟器損傷表現:表現各不相同,醫生會給你做檢查,絕對不是“過度檢查”。

  • 腫:蛋白漏多了,血管裡的液體也隨之出來到了組織裡,於是腫就來了。孕期不少媽媽都會有點腫,但是一旦伴隨血壓高,不可輕視。(身體裡的腫看不到,身體表現出來的腫就是很重要的信號)

胎兒:

簡單說,血管痙攣惹的禍。最容易表現的是胎兒生長受限。同時,胎盤臍帶也會有損傷,更加影響寶寶健康。(絕對不是媽媽吃太少)

簡單說,儘量改善緩解血管痙攣的問題,降低血壓,保障母胎安全

謹遵醫囑。(具體用什麼藥,為什麼用這些藥,很複雜。聽醫生的話,把自己的孕期生活管理好,是大肚皮能做到的)


兒科醫生鮑秀蘭


答案是肯定的,有高血壓的女性是可以要孩子。前提是不管男性還是女性,如果犯有高血壓應儘量把血壓控制在正常範圍內之後再備孕,而且備孕和懷孕期間的用藥也有禁忌。

女性高血壓懷孕者禁用ACEI和ARB類的藥物。因為臨床發現,服用ACEI和ARB藥物的孕婦,有可能導致胎兒或新生兒致病或死亡,所以妊娠高血壓患者絕對禁用這兩類藥物。

女性高血壓患者如果沒有控制好就懷孕,懷孕期間容易發生子癇和心腦血管意外,甚至引起流產、早產、死胎等後果。對於血壓偏高或一級高血壓的懷孕婦女來說,約30%-40%的人在妊娠早期及中期血壓會降至正常標準,在妊娠7個月左右血壓又會逐漸升高,因此,此類患者應時時監測血壓,定期及時去醫院檢查,向醫生說明病情,進行綜合治療。

綜上,只要沒有明顯血管病變的早期高血壓患者,只要在孕期認真進行血壓監測,一般不會對母嬰的健康造成影響,所以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懷孕。


高血壓管家


人們之所以擔心高血壓女性還能不能要孩子,是因為高血壓的女性在懷孕期間很有可能患上妊娠高血壓綜合徵。妊娠高血壓綜合徵可因血壓異常升高而造成孕婦心腦血管事件、肝腎功能衰竭,還可能會造成流產、早產、死胎、胎盤剝離等,嚴重威脅著孕婦和胎兒的生命。

雖然妊娠高血壓綜合徵有著潛在的危險,但是並不是所有的高血壓女性都不可以懷孕。有些高血壓女性還是可以懷孕的,但是在懷孕前後還是有很多問題需要注意的,不然對自己和胎兒都有可能帶來傷害。

1.備孕前請醫生評估自己的綜合素質。大齡、多次流產、肥胖、伴其他慢性疾病(不穩定期)、或高危/極高危高血壓伴有靶器官損害等,一般不建議懷孕。

2.備孕前要積極治療高血壓,血壓控制平穩後再考慮懷孕。繼發性高血壓女性要積極治療原發病。長期規律監測血壓,非藥物治療後血壓仍≥150/100mmHg,備孕時至少半年服用對胎兒和孕婦影響小的降壓藥控制血壓,若血壓仍控制不理想,則不建議懷孕。

3.堅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低鹽低脂富鉀膳食,禁菸戒酒,注意休息(懷孕後臥床時間≥10h/d,抬高水腫的患肢等),適量活動,保持心情舒暢,規律作息等。

4.懷孕後要定期產檢,在醫生的指導下調整用藥。因藥物的致畸性,在懷孕的前三個月儘量避免用藥。另外在用藥的過程中儘量避免隨意停藥,其導致的血壓波動可增加妊娠高血壓綜合徵的機率及對母體的傷害等。

5.懷孕後血壓升高,可首選藥物治療,若血壓控制、綜合情況不理想,或是發生子癇前期時可住院治療,必要時可終止妊娠。

6.懷孕時有不適,要及時就診等。

本期答主:樊河莉 醫學碩士

歡迎關注生命召集令,獲取更多有用的健康知識。


生命召集令


您好,我是愛寶來慧慧,很高興為您解答!

首先一定要注意的是飲食方面,飲食儘量清淡一些,不要吃太過油膩的東西,尤其是要控制鹽的攝入。

第二就是一定要控制自己的情緒,因為情緒對血壓也是有很大影響的。

第三就是一定要注意控制自己的體重增長,體重長得過快的話,那麼就會加重血壓高的情況。相反,如果控制好體重,體重增長緩慢對血壓降低也是有幫助的。

第四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禁菸戒酒,注意休息適量活動,保持心情舒暢,規律作息等。

第五懷孕後要定期產檢,在醫生的指導下調整用藥。懷孕時有任何不適,要及時就診。


由於高血壓女性懷孕之後,尤其是進入孕晚期,容易出現各種併發症,所以定期的產檢一定不能少,而且相比起健康孕婦來說,還要適當增加產檢的次數。只要足夠重視,即使是患有高血壓的女性,也可以平安度過孕產期,分娩一個健康的寶寶。


愛寶來慧慧


Hello親愛的寶爸寶媽,蜜桃姐姐來咯!

高血壓患者在懷孕前一定要諮詢醫生, 醫生可以幫助你瞭解你的病情如何影響懷孕,以及如何最好地在懷孕的時候治療。

絕大多數患有原發性高血壓的婦女可以正常懷孕,生下健康的嬰兒。然而也更容易出現剖宮產或併發症,如妊娠期糖尿病。

懷孕前有高血壓是一個潛在的危及生命的危險因素,被稱為子癇前期(也稱為毒血癥)。研究顯示,13%~40%的慢性高血壓孕婦患先兆子癇。更復雜的是,一些用於治療高血壓的藥物,如ACE抑制劑(降壓藥的一類)和他汀類藥物(降脂藥物)在懷孕期間服用是不安全的。醫生會建議孕媽不要在懷孕期間服用任何降壓藥物,除非高血壓非常嚴重(高壓160低壓105汞柱)。在血壓讀數中,最上面的數字是收縮期,底部的數字是舒張期讀數。高的是心臟的收縮壓(心臟往外面輸送血液的血壓) 低的那個是心臟的舒張壓(心臟回血的血壓)。

懷孕前諮詢專業醫生,可以談談為了懷孕可以做的事情,在懷孕前如何降低血壓等。例如減重、戒菸、鍛鍊、健康吃(限制食用鹽攝入量)、減輕壓力等,都有可能有助於降壓。

一旦懷孕了,需要經常監測血壓,在家裡要準備好相關設備。這在懷孕的後半期尤其重要,因為子癇前期的風險伴隨著懷孕會增加。

也許醫生還會通過超聲波密切關注寶寶的成長,因為高血壓會減少胎盤的營養液流動,影響嬰兒的生長。所以,可以的話,最好和醫生保持聯繫,有問題的地方要及時提出,檢查也不要落下。

不知道各位寶爸寶媽關於這個問題有什麼見解呢?歡迎在下方的評論區進行留言哦~蜜桃姐姐等著你!ღ( ´・ᴗ・` )比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