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7 行走在護士這條路上

行走在護士這條路上

蔣怡在幫患者吹被雨淋溼的衣服

周萍麗題記:因為人力資源部在院內OA網上徵集有關讀書類文,在科室吆喝一聲,大家積極響應,每人都交了篇稿給我,雖然有些修改,但是當她們願意將自己的感想寫出來,發現真的是難能可貴。

每個人學醫路各不相同,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感人經歷與感受。在我心中,你們都是最可愛的天使!!

蔣怡來科室一年,從天真懵懂,到如今成熟懂事,一天天在成長,沉下心,相信你會越來越棒的!

行走在護士這條路上

網絡

父母說學護理好,以後好找工作,收入穩定,至少給別人介紹的時候這個職業說出來很體面。我想我是贊同父母的觀點的,它是神聖的,現在依舊如此。進入校園,穿上了久違的護士服,心裡有種莫名的自豪感。

厚重的醫學書,淵博的醫學知識,實習期間在醫院裡接觸的人和事,讓我這個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女孩,把初到社會的那種銳氣都磨平了。讓我學會如何的去為人處世,讓我慢慢學會了成長了。實習那段時間,我會和母親說:“媽媽,你看我都長大了,我能在老師的帶領下自己去處理一些病情了。”那時候母親也只是笑一笑。

畢業後,父母依舊在為我的工作發愁,我卻自己來到了深圳。這便是自己第一次長時間的出遠門,卻發現家裡、校園、醫院、社會又是不同的概念。想想自己在家的嬌氣,在校園的稚氣,在醫院實習時的浮氣,全部在最後的大圈子裡規整。

行走在護士這條路上

我來了恆生,遇到了願意教我們的護士長,讓我在科室學到了以後在外都受用的知識。領到第一個月的工資,雖然不多但是還是開心的。打了電話回家,給母親匯了自己一點不多的工資,雖然看不到她的表情,但是我知道她是欣慰的。

那天上班手機“嘟嘟嘟,嘟嘟嘟……”傳來了震動聲,正給病人打上針,處理完畢,手消毒後,是家裡打來了電話。想想獨自一個人從家裡到遠方,家裡的父母不免的就是牽掛。到了中午吃完飯,休息時間,才拿出手機,回撥電話,電話那頭是父親焦慮的聲音“你媽媽在做手術,現在還沒有出來。”連一句問候都來不及說,當時整個人就呆在了床上。見我電話那頭沒有了動靜,父親才緩緩把事情說清楚,我懵著頭把事情聽完,眼淚無聲地流下。雖然在醫院這樣的場景已經屢見不鮮,但是真的發生在自己的身上又是另外一種心境,真恨不得下一秒,就在母親的床前,恨不得受罪的就是自己。

行走在護士這條路上

平時短暫的午休,在此刻都顯得特別漫長了。心裡有千萬種想法都不能言語,但是作為護士的我們,在度過種種的負情緒後,我們依舊需要讓自己的精神高度集中起來。因為我們面對的不止是家人,還有焦急等待求醫的病人。不能讓自己的情緒滲透到工作當中,也不能讓面對疾病的病人更加承受一些來自外來的負情緒和痛苦。相信,不止我一個有著相同經歷,太多的例子證明,一個職業,一份責任心承受了太多的無奈和辛酸。後來慢慢的調整自己,等把自己在科室的工作交接完,便匆匆回了家,看望母親。

在恆生待了一年多,也在恆生沉澱了一年多,我已沒有了之前的浮躁,我也更懂得了護理工作於我的意義,它是我的生活來源,更是我的一份責任,我還年輕,我也將努力學習,與我的同事們共同進步,讓自己護理事業走得更穩、更坦!

行走在護士這條路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