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5 王世刚:把营地教育思维植入滑雪场中,将发生质变

太舞是中国滑雪场中比较早接触营地教育,同时积极、系统引进合作伙伴的机构,并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和成绩。

太舞滑雪场副总裁王世刚先生坦诚自己刚开始接触“营地教育”是出于“原始动力”——解决雪场四季经营。“雪场的夏季非常漫长,有7-8个月的时间,如何做好雪场非雪季的运营,需要寻找新的业务”。

王世刚:把营地教育思维植入滑雪场中,将发生质变

太舞滑雪场副总裁王世刚

在考察夏令营和营地产品的时候,王世刚接触到“营地教育”这个概念。2014-2016年,连续参加了三届营地大会,了解到营地教育在国外已经有很长时间了,营地教育的核心精神是让孩子在户外和大自然的环境中通过体验式活动去认识和探索自我和建立团队关系。

实际上,滑雪场就是一个配套齐全、生态良好、有鲜明特色的营地,适合开展营地教育。

2017年5月,王世刚加入太舞,并推动太舞加入中国营地教育联盟,成为联盟理事单位,在这个过程中间,太舞不断接触国内、国际,有自己的内容和产品,并且能够独立运营的优秀团队。

王世刚:把营地教育思维植入滑雪场中,将发生质变

王世刚:把营地教育思维植入滑雪场中,将发生质变

把“营地教育思维植入到滑雪场中”,可能让滑雪场发生质变。太舞原来的夏令营、冬令营也在做,但做得不专业。当“营地教育”成为太舞的战略方向以后,太舞成立了自己的自然学校,课程成体系地引进,也有专门的部门来研发,不断探索,同时把营地教育的系统思维运用起来,管理和运营滑雪场最有特色的滑雪冬令营。

王世刚:把营地教育思维植入滑雪场中,将发生质变

王世刚:把营地教育思维植入滑雪场中,将发生质变

据透露,太舞2016-2017年不到700个孩子,2017-2018雪期有2010个孩子,4个完全不同的滑雪冬令营,有太舞自营,也有合作伙伴选择太舞作为营地方,单期在营最高达到672个营员。

冬令营的管理其实殊为不易。冬季是滑雪场的运营峰值时期,同时雪场还要接待来自四方的合作机构,合作机构的需求“永远也确定不下来”,但是太舞探索出来了一套特色、系统的滑雪冬令营管理体系,较好地做到了“营地内的协同协力、教练和营地导师的配合,根据课程和测试进行教练分配,以保证教学质量”。

同时,太舞也积极探索滑雪之外的营地活动,提供适合室内营会活动的场所,保证冬令营期间孩子的活动丰富而不单调。比如说,现在太舞滑雪冬令营营期,除了滑雪,孩子们还进行职业体验活动,学习艺术、音乐、财商知识,了解冬奥历史等。

王世刚:把营地教育思维植入滑雪场中,将发生质变

王世刚:把营地教育思维植入滑雪场中,将发生质变

王世刚坦诚,“要做好一个滑雪主题冬令营并不容易。我看到一些机构在冬令营宣传上做得很好,比如说‘勇敢的心’等等,但真正能做到让孩子滑雪等综合能力提升,心灵素质等和谐成长的滑雪营并不多。”

太舞给自己的定位是“营地平台”,希望和更多的营地机构进行连接。太舞不断改善营会需要的硬件和环境,现在夏令营期间已经有完善的户外活动场所和儿童娱乐设施,营会活动可以放到半山和山顶进行。

在软件方面,太舞的夏令营已经形成了四大系列内容,“自然学校、户外和兴趣、文化艺术类、心理成长”。在这四个领域,太舞希望和国内优秀的机构展开全面合作,一起研发出让孩子喜爱的营地教育内容。

王世刚:把营地教育思维植入滑雪场中,将发生质变

王世刚:把营地教育思维植入滑雪场中,将发生质变

王世刚:把营地教育思维植入滑雪场中,将发生质变

通过这两年接触营地教育的亲身实践,王世刚感悟到:营地教育行业的进入和融合,会让雪场发生巨大的变化,让雪场实现四季经营和可持续经营。

首先开展夏季营地活动,让滑雪场四季持续经营成为可能。而儿童器材装备需求的激增,也为行业注入活力。还有儿童滑雪教学规模化和青少年职业滑雪训练的常态化。

王世刚说,“这个我也深有感触,今年由于冬奥会和政府的重视,以北京为例,北京的东城、西城、朝阳,都有青少年训练队来到雪场进行训练”。

从滑雪设备上来讲,营地教育其实也激发了滑雪产业对儿童设备、儿童器材、设施创新的动力,儿童的滑雪装备与成人相比会有些区别,有它的专属性。

王世刚:把营地教育思维植入滑雪场中,将发生质变

王世刚:把营地教育思维植入滑雪场中,将发生质变

随着两个产业的融合,王世刚认为,“人才是最大的一个突出点”。营地导师、夏季运动教练和滑雪教练将实现“技能合体”,滑雪儿童教学将逐渐融入营地教育之中,营地教练将成为一种长期职业。

“教练到雪场工作,无非就是挣钱,冬天在雪场打完工之后就回到原来的地方去从事其他的行业,有点像快闪的行业。但一旦营地教育进来之后,我们的教练其实在夏天也可以当户外教练和营地的导师,这对整个教练行业有很大的帮助。现在严格意义上滑雪教练不能算成是一种职业,不足以让教练一年四季养家糊口”。

王世刚:把营地教育思维植入滑雪场中,将发生质变

王世刚:把营地教育思维植入滑雪场中,将发生质变

王世刚认为,“营地现在是千亿级的市场份额,但两大产业未来的融合从而促成万亿级市场,这种可能是会出现的”。而且,两者的的融合会让营地的规划、设计、建设等方面产生很多的新课题。

比如说做一个滑雪场的时候是不是要考虑夏天,夏天要给孩子提供怎样的场所、设施、运动流线,还有装备、设施、建筑、空间等等。运营服务、信息技术和专业培训的融合,就是未来行业的新生态。

王世刚:把营地教育思维植入滑雪场中,将发生质变

经过这两年的实践,王世刚体会到“营地教育”可以帮助滑雪场实现四季经营和可持续经营,但这个策略需要放到公司的战略层面,获得公司整体资源支持,这样才有可能让两者真正产生“化学反应”。

当然,滑雪场和营地教育机构的充分交流和沟通,可以促进两者的同频和共振,从而产生的正面效应,未来的市场前景可能是不可估量的。

3月24-25日,在万科松花湖举行的WSCE“中国冰雪运动与营地教育大会”,太舞滑雪场副总裁王世刚将亲临现场,并将和大家深入交流,欢迎您报名参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