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3 高利貸中可怕的高利是怎麼產生的?

最近出了很多關於高利貸的新聞。小編附近的人也有放貸者和借貸者,因而略有感觸。高利貸往往指民間借貸,因為其利息明顯高於銀行貸款利率,因而也被稱為高利貸。高利貸並不是違法的,只是不受法律的保護。法律目前絕對保護的是年化24%,雙方約定24%以內的利息法律是支持的。24%-36%是相對保護,如果借款人已經支付,不能再討回。

而在實際生活中的很多案例,借款者往往只借了很少的錢,卻最終要還一個幾倍甚至幾十倍、幾百倍的金額。很多人借高利貸是迫不得已,或者對自己的還款能力盲目自信,但結果往往如同飲鴆止渴。高利貸往往通過很多假象,讓你感覺利息並不高,但通過各種增加利息的方式,最終產生了鉅額的利息。如女子創業借款1400萬被“套路” 最終本息近億,又如某男子借款10萬元最終要還幾百萬被迫賣房。這麼高額的利息是怎麼來的呢?

1.“砍頭息”

借款100萬,月息一毛(10%)分,那麼當月實際到手的錢只有90萬,這就是砍頭息。你拿到的錢少於你借的金額,但是要還的總本息卻分文不少,這其實變相的增加了貸款利率。現實中,很多人借款100萬,到手卻只有60萬甚至更少。

2.“陰陽合同”

借款100萬,但是借款合同中的金額卻是150萬或者更高。如果未能如約按時還款,則需要按照150萬的借款合同進行違約處理。

3.“以貸還貸”

當你到期還不了錢時,貸款公司會建議你“平賬”,即簽訂一筆新的貸款,用新的貸款來還老的貸款。這看似幫你解決了短期問題,但事實上你卻揹負上了更加高額的貸款,邁上了永遠還不上的第一步。

4.“標價陷阱”

這種生活中最常見也是最容易被忽視的,即借款公司往往通過將高額的年息轉化為較低的日息、周息或者月息,來讓你放鬆警惕,常見於現在的網貸。如:

高利貸中可怕的高利是怎麼產生的?

一個看似很少的日息或者月息,通過利滾利的方式,最終也可能產生一個高額的年息,再加上罰息的話,簡直可怕。小編自己曾經欠信用卡1000元一個月未還,最終需要罰息將近100,因此深有體會。利息更高的高利貸則更是有過之而不及。

借高利貸的,很少有人能夠全身而退。小編自己經常看到很多人向民間借貸公司時,表情很平和甚至很開心。他們為到手的那點錢而興奮,然而並不知道自己可能已經掉入一個很深的陷阱。案例我就不多列舉了,網上多得是。希望各位網友都能提高警惕,保持清醒。缺錢只是一時的,但是高利貸如同吸毒,是一點也不能碰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