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中國十大國粹一一(漢服)篇


中國十大國粹一一(漢服)篇

漢服,全稱是“漢民族傳統服飾”,又稱漢衣冠、漢裝、華服,漢服定型於周朝,傳承於秦朝。漢代衣冠直接繼承自秦朝,如漢蔡邕《獨斷》卷下:“天子常服,漢服受之秦”。漢朝形成完備的冠服體系。

漢服從黃帝即位到公元17世紀中葉(明末清初),在漢族的主要居住區,以“華夏-漢”文化為背景和主導思想,以華夏禮儀文化為中心,通過自然演化而形成的具有獨特漢民族風貌性格,明顯區別於其他民族的傳統服裝和配飾體系,是中國“衣冠上國”、“禮儀之邦”、“錦繡中華”、賽里斯國的體現,承載了漢族的染織繡等傑出工藝和美學,傳承了30多項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以及受保護的中國工藝美術。


漢服是從“黃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的衣裳發展而來。古老的天子六服、王后六服、儒服、劍服位於漢服體系的中心,沿襲四千多年。冕服是漢服的根源,也最能體現“絕地天通”的華夏信仰,更是漢人千年來祭神祀祖,與天地交通的吉服。

天子六服和王后六服相加不僅象徵天之大數十二,也分別代表乾坤天地、三辰五行之天道,以分別代表了漢服的兩種基礎服制——衣裳制和深衣制。


中國十大國粹一一(漢服)篇


孔子在姬姓魯國衣逢掖之衣,來自周公的燕居之服,長居宋國則冠章甫之冠。“章甫之冠”指的是一種殷冠,周朝叫委貌冠或緇布冠,治理朝政所冠。莊子則提到了儒服以及武士之服劍服。因此儒服又成為後世的道袍。因此儒服和劍服成為華夏王朝文武百官的法服,也是士大夫和武士的漢服基本服制。


漢服是漢民族傳承四千多年的傳統民族服裝,是四書五經中的冠服系統,以儒家經典《詩經》、《尚書》、《周禮》、《禮記》、《易經》、《春秋》,大唐《開元禮》、二十四史輿服志和其他經史子集為基礎繼承下來的禮儀文化的必要組成。漢服體系展現了華夏文明的等級文化、親屬文化、政治文化、重嫡輕庶、重長輕幼以及儒家的仁義思想。在中國古代的宗法文化背景下,服飾具有昭名分、辨等威、別貴賤的作用,為吉禮、凶禮、賓禮、軍禮、嘉禮的禮服。除去國家大事的禮儀,普通漢人的家禮包括冠婚喪祭四禮。四書五經對漢服禮服有詳細的描述。


漢族服飾幾千年來的總體風格是以清淡平易為主,講究天人合一。漢族古代的袍服最能體現這一風格,這種袍服的主要特點是寬袍。大袖,褒衣博帶。從漢代的帛畫和魏晉隋唐遺留下的一些人物畫中窺其神貌之一二——形制簡單的漢裝大衣附著在不同體態的人物身上頓時具有了一種鮮活的生命力,線條柔美流暢。袍服充分體現了漢民族柔靜安逸和嫻雅超脫、泰然自若的民族性格,以及平淡自然、含蓄委婉、典雅清新的審美情趣。

以最典型的深衣為例,其形制必須符合“規、矩、繩、權衡”。深衣的下襬所用布帛共12幅,以應一年有12月之意,體現了強烈的法天思想,衣袖呈圓弧狀以應規,交領處成矩形以應方,這代表做人要有規矩,所謂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衣帶下垂很長,一直到腳踝,代表正直,下襟與地面齊平,代表權衡。包含很多儒家思想。當人穿上漢服,自然就會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由此可見,漢服裡蘊涵著相當的文化內涵,受“儒、道、墨、法”等縱橫諸家的哲學思想,倫理道德的影響充分在服飾裡體現出來。追求平和自然,與世無爭,寬厚仁愛的境界,塑造了“漢服”天人合一,飄逸灑脫的風格。“漢服”也體現出穿著者的寬大,隨和以及包容四海的氣度。

同時,漢服與孝文化也有著緊密的關係。如《禮記》規定,父母健在的時候,孩子的冠飾衣緣不應該用白色,如果父親去世了,喪禮完畢之後,別的孩子穿衣就沒有什麼特殊忌諱了,但是嫡子仍不能穿帶顏色的衣服或使用彩色布緣衣邊。另外喪有五服,即:斬衰(cuī)、齊衰(zī cuī)、大功、小功、緦麻。


中國十大國粹一一(漢服)篇


  • 禮儀中的運用

漢服是華夏禮儀的必要組成部分。中國又稱“華夏”,這一名


漢服


稱的由來就與漢服有關。《尚書正義》注:“冕服華章曰華,大國曰夏。”《左傳正義·定公十年》疏:“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章服之美,謂之華。”中國自古就被稱為“衣冠上國、禮儀之邦”,而“衣冠”便成了文明的代名詞,同時更是華夏禮儀的一部分。周禮的禮典分為五禮八綱,五禮包括:吉禮、凶禮、賓禮、軍禮、嘉禮;八綱包括:冠禮、婚禮、喪禮、祭禮、鄉禮、射禮、朝禮、聘禮。冠禮和婚禮是嘉禮的核心。祭禮即吉禮。 《朱子童蒙須知》曰“夫童蒙之學,始於衣服冠履。”衣冠是禮儀之始。冠禮之前,“衣不帛襦褲”。年滿二十後方可衣裘帛。

冠禮是男子的成人禮,改童子垂髫為總髮戴冠。周朝士大夫年及二十行冠禮,王公年及十五而冠。《禮記·冠義》曰:“已冠而志之,成人之道也”。三公諸侯以及皇太子在三加之後,還會再加玄冕。

笄禮是女子的成人禮,即挽發腦後做髻,以簪綰之。鄭玄注《儀禮·士冠禮》曰:“笄女之禮猶冠男也,使主婦女賓執其禮”。已許嫁的漢女在15歲舉行笄禮,未許嫁則二十歲再舉行。按《宋史·禮志》載,宋朝公主的笄禮仿庶子冠禮由皇帝三加冠服:初加冠笄,再加冠朶,三加九翬四鳳冠。

婚禮是嘉禮之一,可分為祭服婚禮、朝服婚禮、公服婚禮。唐宋制度,男方四品以上以冕服婚,九品以上以爵弁服婚,庶人以絳公服婚。女方以禮衣或連裳嫁。

祭禮是祭神祀祖的禮制,是華夏的最高禮儀。祭服包括六冕以及爵弁。士助祭爵弁服,自家祭服玄端。士之妻服褖衣助祭。


中國十大國粹一一(漢服)篇


漢服運動:

漢服運動是「漢服文化復興運動」的簡稱,屬於華夏文化復興運動中積極的一部分。

漢服運動在清朝滅亡後的一段時期就有過,但更多的是本世紀初,隨著中國國力上升,一部分國人大國意識覺醒的背景下,以知識分子、青少年族群為主體,以漢服迴歸為出發點,以復興華夏文化為目標的一場文化復興運動。

漢服運動是漢民族藉由復興傳統服飾的方式進而推廣漢族的傳統文化。改革開放以來,隨著中國綜合國力大幅提高,國際地位大幅提升。中華文化重又得到世界的關注與重視。與此同時,國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覺醒,國人開始反思我國之優秀文化,並舉力保護繼承。當是時,漢服從沉睡中驚醒,各地漢服組織如雨後春筍般不斷建立,以復興中華五千年文明,揚華夏華裳,而漢服運動也隨之開展而來。

漢服運動是漢民族熱愛傳統文化的表現,具有科學性、針對性、進步性,有深層的文化內涵,對於重塑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有著不可替代的深層次作用。

歷史背景

漢服,即中國漢族傳統服飾,曾稱漢衣冠、漢裝、衣冠、中國衣冠、華服、華夏衣冠、漢家衣裳等,是發展、傳承了四千多年(清代因剃髮易服而消亡,21世紀初開始復興),區別於其他民族,體現漢族禮儀風俗、審美品格、思想哲學等文化內涵,並彰顯華夏民族認同精神的服飾體系。

公元1645年8月29日(清順治二年七月初九),滿清政權頒佈易服令,規定“官民既已剃髮,衣冠皆宜遵本朝之制。漢民族進過一番血的反抗失敗後,最終延續了三千多年的漢服幾近消失。男子剃髮留辮,辮垂腦後,穿馬蹄袖箭衣、緊襪、深統靴,漢族女裝則保留漢族女性傳統的“上衣下裳”制。在1912年清朝滅亡之後,漢族男子改穿西裝、中山裝,漢族女子則習慣穿旗袍。

不過,中國大陸出現恢復漢服傳統的新趨勢,漢服又開始進入現實社會,各地的漢服活動層出不窮。有漢服愛好者建立網站,昭示天下,加入者很快超過數萬人;也有人在網上流傳漢服設計,並建議教育部統一使用漢服做學位服。有人將此稱為中國的“傳統文化復興”現象。

小結:漢服運動在清朝滅亡後的一段時期就有過,但更多的是本世紀初,隨著中國國力上升,一部分國人大國意識覺醒的背景下,以知識分子、青少年族群為主體,以漢服迴歸為出發點,以復興華夏文化為目標的一場文化復興運動。


中國十大國粹一一(漢服)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