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0 高三古詩詞與現代詩詞鑑賞指導|從山東濰坊試題預測2020高考

2020.01期末考試濰坊市語文試題,從考查學生的語文關鍵能力入手,緊扣2019.12全省聯考的命題導向,但又不拘泥於聯考的考查要點,創新了考查形式。在整套試卷不同板塊中同時考查了古詩詞和現當代詩的鑑賞。具體地說,在古詩文閱讀板塊考查了古代詩歌鑑賞;在語言運用板塊別出心裁地考查了現代詩歌鑑賞。這種命題設計,把屬於文學類閱讀的現當代詩歌巧妙地嫁接到語言運用板塊中,一箭雙鵰,豐富了文學類文本考查形式,既考查了學生的文學審美能力,又綜合考查了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可以說,在同一套試卷中,同時考查了古詩和現代詩,這是命題的神來之筆。

今天,燕舞春來謹就試卷中古詩鑑賞和語言運用中的現代詩歌鑑賞進行解析和點撥,並預測2020高考趨勢,為以後複習提出備考建議。

高三古詩詞與現代詩詞鑑賞指導|從山東濰坊試題預測2020高考

高三古詩詞與現代詩詞鑑賞指導



一、古代詩歌閱讀

01、試題展示: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下面問題。

朝中措•送劉仲原甫出守維揚

歐陽修

平山闌檻倚晴空,山色有無中。手種堂前垂柳,別來幾度春風。 文章太守,揮毫萬字,一飲千鍾。行樂直須年少,尊前看取衰翁。

[注]①慶曆八年,歐陽修任揚州太守,作平山堂,壯麗為淮南第一,上據蜀岡, 下臨江南數百里。②《宋史-劉敞(字原甫)傳》:為文尤贍敏,掌外製時,將下真,會追封王、主九人,立馬卻坐,頃之,九製成。

02、試題選材分析:

歐陽修作為唐宋八大家之首,其文學成就首先表現在散文。其文學觀點師承韓愈,主張明道致用。其詩詞作品稍遜於散文。而本試題選用“名家的非主流作品”,與近年高考詩歌選材思路相契合。從近年詩歌選材來看,有時還會選用名家的非名作或成名作,或者是非名家令人耳目一新的作品。

歐陽修詞作與晏殊作品風格相近,但與晏殊作品相比也有所革新。革新體現兩個方面:

1、擴大了抒情功能,沿著李煜詞的方向,抒發自我的人生感受。歐陽修一生宦海浮沉,對命運變幻和官場艱險有深刻體驗。所以,歐詞中有抒發自我獨特的人生體驗和心態的詞作。本篇就是這類作品的代表作。作者這種樂觀曠達的人生態度以及用詞來表現自我情懷的創作方法對蘇軾有著很大影響。

2、改變了審美趣味,朝著通俗化發展,與柳永詞相互呼應。歐陽修詞借鑑和吸取民歌的“定格聯章”等表現手法,創作了分詠十二月節氣的《漁家傲》“鼓子詞”,受其影響,後來蘇軾也用相同方式抒情紀事。

高三古詩詞與現代詩詞鑑賞指導|從山東濰坊試題預測2020高考

高三古詩詞與現代詩詞鑑賞指導

03、燕舞春來讀詩點撥:

1、一讀標題,瞭解事件

詩歌標題樣式繁多,如以時間為題,以地點為題,以事件為題,以情感主旨為題等,或者前者諸要素兼而有之,如王昌齡《東京府縣諸公與綦毋潛李頎相送至白馬寺宿》。

詩歌標題對於解讀詩歌作用很大。(1)有時是詩歌的眼睛,即詩眼。詩題能提示全詩中心,或表明詩歌感情。如張九齡的《望月懷遠》:“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陸游的《書憤》:“早歲哪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夜雪樓船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兩首詩不著一“懷”、字“憤”字,卻字字含“懷”、“憤”。因此標題中的“懷”、“憤”即為詩眼。

(2)有時表明體裁,如《琵琶行》《長恨歌》。(3)有時表明事件及與之相關的要素。如本詩標題 “送劉仲原甫出守維揚”就表明了詩詞牽涉的人物(我、劉仲原)、寫作的場合及緣由。而這些信息對於我們解讀詩歌具有很大的幫助作用。

2、二讀作者,知人論世

古語云,詩言志。好的詩詞是作者真實情感的流露。作者在詩歌中流露的情感,與自己的學識修養、人生經歷、當下的遭遇處境等密切相關。所以,解讀詩歌要關注作者的情況,特別是觸發作者情感的因素。歐陽修詞作與晏殊作品風格相近,但與晏殊作品相比也有所革新。革新體現兩個方面:

(1)改變了審美趣味,朝著通俗化發展,與柳永詞相互呼應。歐陽修詞借鑑和吸取民歌的“定格聯章”等表現手法,創作了分詠十二月節氣的《漁家傲》“鼓子詞”,受其影響,後來蘇軾也用相同方式抒情紀事。

(2)擴大了抒情功能,沿著李煜詞的方向,抒發自我的人生感受。

歐陽修一生宦海浮沉,對命運變幻和官場艱險有深刻體驗。所以,歐詞中有抒發自我獨特的人生體驗和心態的詞作。本篇就是這類作品的代表作。

本詞是送別友人劉敞到揚州任職時所作。此詞借送別友人之機,追憶自己之前在揚州所建的平山堂。並抒發人生的感慨。全詞通篇文字鮮明生動,情感豁達溫愉,塑造了一個風流儒雅、豪放達觀的“文章太守”形象。風格調疏曠豪邁,對後來蘇軾詞產生一定的影響。

“知人論世”就是在解讀詩歌之前,先了解作者身世、經歷或處境、個性、心態,並進一步瞭解寫作時的具體情境。這樣有助於我們理解詩詞的思想感情,有助於我們體會詩詞藝術特色。

高三古詩詞與現代詩詞鑑賞指導|從山東濰坊試題預測2020高考

高三古詩詞與現代詩詞鑑賞指導

3、三讀詩句,體味情感及特色

古詩詞語言常常融入聯想想象,思維跳躍。所以,讀詩句時,要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聯想能力。如,本詩開篇就是虛寫,想象萬里之外的揚州美景,回憶自己在揚州飲酒作詩的情形。

古詩語言為了符合詩體格式,以及韻律要求,常常運用省略、羅列名詞及顛倒語序等特殊組合方式煉句,有時還運用典故及修辭。所以,解讀詩句要注意這些語言特點。如馬致遠《天淨沙•秋思》“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其中,“枯藤”“老樹”“瘦馬”等共羅列9個名詞,組成一幅夕陽西下的蒼涼景色。本詩運用借代,用“春風”代指歲月年華。所以解讀詩句要注意這些語言現象,準確解讀。結合詩詞意境及意蘊,參考解讀如下:

在平山堂的欄杆外遠望,看到的是一片晴朗的天空,遠山也隱隱約約,若有若無,一片迷濛。我在堂前親手栽種的那棵柳樹啊,離別它已經好幾年了,現在應該長得很高了。當初,在這裡,我這位愛好寫文章的太守,下筆就是萬言,喝酒一飲就是千杯。(時光不能倒流啊)您趁現在年輕及時行樂吧,千萬別像我一樣,等到年老體衰,大好年華已逝,不勝酒力,一切就來不及了。

4、四讀註釋,解決疑難

因為古詩與我們有很遙遠的時空距離,當時人們的情感與我們今天有差異,當時的語言習慣與今天更是不同。況且古代詩人做詩有用典故的習慣。這些都給我們解讀古詩帶來困難。所以,考場解讀古詩詞只有充分利用註釋,才能準確解讀詩句。

為了準確理解本詩,燕舞春來補充註釋如下:

(1)平山欄檻:平山堂的欄檻。橫為欄,豎為檻。

(2)別來:分別以來。

(3)文章太守:作者當年知揚州府時,以文章名冠天下,故自稱“文章太守”。

(4)揮毫萬字:作者當年曾在平山堂揮筆賦詩作文多達萬字。

(5)千鍾:飲酒千杯。

(6)直須:應當。尊:通“樽”,酒杯。

(7)衰翁:詞人自稱。此時作者已年逾五十。

5、五讀手法,鑑賞特色

本詞主要特徵是虛實結合。詞作前半是想象寫景及回憶,為虛寫。詞作結尾二句為直接抒情,先是勸人,又回過筆來寫自己。餞別筵前,面對知己,一段人生感慨,不禁衝口而出。無可否認,抒發了人生易老、應及時行樂的思想。同時,詞作中擬人手法(倚),比喻手法(春風)也運用自然,文采斐然。

這首詞從平山堂到堂前垂柳,從被送者到送者,層層轉折,一氣呵成,堪為酬贈之作之翹楚。

高三古詩詞與現代詩詞鑑賞指導|從山東濰坊試題預測2020高考

高三古詩詞與現代詩詞鑑賞指導

04、燕舞春來答題指導:

1、下列對這首詞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 “山色有無中”借用王維詩句,寫登平山堂遠望江南,可欣賞到美妙的遠近山色,自然貼切。

B. 楊柳本寄寓離愁別恨,“手種”“別來”二詞,更深化了感情的表達,悽婉感傷,深情縈懷。

C. “文章太守,揮毫萬字”極寫劉敞為文贍敏,可謂倚馬之才,表達了詞人對他的讚譽之情。

D.上片追憶昔日生活,從平山堂寫到堂前垂柳;下片勉人勸己,從被送者寫到送

者,一氣呵成。

試題分析:楊柳在古詩詞中的確寄予離愁別恨,但本詞中雖也用楊柳意象,場景也是送別,但表達的卻是送別時的殷殷情意,婉言囑託和祝福,幾乎沒有悽婉感傷之情。所以,答案為B。

2、本詞一改作者深情婉曲的詞風,開豪放之詞的先路,對此你是怎樣理解的?請結合詩句分析。(6分)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詞作藝術風格,屬於常規題型。抓住關鍵詞“開豪放詞的先路”來審題,答題時,圍繞描寫、抒情、人物塑造等方面分析。注意分點答題,注意先概括後分析。

答案展示:(1)描寫境界開闊。平山堂凌空矗立,壯麗雄偉,憑欄遠眺之景,氣勢磅礴。(2)這人豪情萬丈。“文章太守……”句運用誇張手法,刻畫了一個才華橫溢、氣度豪邁的太守形象。(3)抒情積極達觀。“行樂……”句雖有些消極,但也能表現作者直面韶華已逝的現實,積極樂觀生活的心態。

高三古詩詞與現代詩詞鑑賞指導|從山東濰坊試題預測2020高考

高三古詩詞與現代詩詞鑑賞指導



二、現當代詩歌鑑賞

01、試題展示:在學校舉辦的詩歌朗誦會上,某同學朗誦了下面一首現代詩歌。這首詩歌頗受同學們喜愛,請從思想和藝術的角度對其進行簡要賞析。(6分)

三片葉子

梅紹靜

三片嫩葉像三隻綠色的小鳥,

驕傲地站在樹樁上。

樹樁只發出這一條綠莖,

綠莖上只有這三隻小鳥。

多可愛的小東西啊,

它們還要為砍斷的樹樁歌唱。

即使只有這三片綠葉也要向世界呼喊,

讓人們永遠憧憬那被剝奪的滿樹春光。

02、試題選材分析:

試題選用當代作家林紹靜的短詩。篇幅雖然短小,但意蘊深厚,手法及特徵鮮明,適於中學生閱讀,適合作為命題材料。符合高考選材及命題導向。

03、燕舞春來讀詩點撥:

1、結構形式:詩歌結構上採用"信天游"結構方式,兩行一節。這與作者在延安插隊生活經歷,接受信天游文化薰陶有關。

2、思想內容:詩人之借吟詠"三片葉子",表現對劫難後新生機和新希望的嚮往,表達對歷史動亂和現實轉機的思考。

3、藝術特色:

(1)詩歌運用比喻、比擬修辭。詩人把三片綠葉比喻為三隻綠色的小鳥,同時,又將小鳥擬人化,寫它們的驕傲,寫它們的歌唱和呼喊,並通過"還要為"、"也要向"等詩人的移情和想象之詞,賦予它們人格化的自覺意識。

(2)詩歌運用象徵手法。詩中的大樹、樹樁、三片嫩葉是相輔相成的關聯性意象。大樹被砍伐後留下樹樁,樹樁又長出新的幼芽,三者相輔相成,相互關聯,統一於生命和生機,象徵著人的生活和心靈世界,也象徵著橫遭摧殘而又悄然復甦的人生過程。

"滿樹春光"的被剝奪和被憧憬,也因三個具有象徵意味的主幹意象而具有了隱喻的藝術魅力,使讀者聯想到社會發展中種種不幸和災難(如,文革),聯想到歷史性轉折後給人們帶來的新希望。

(3)本詩語言清新、樸實而優美,具有民族的氣息和文化韻味。

04、燕舞春來說答題注意事項:

1、答題注意事項:

(1)注意答題角度要兼顧思想內容和藝術手法兩方面。

(2)要注意根據賦分,找準分析角度,分點答題。不可籠統作答,也不可重複作答。

(3)要按照先總(概括)後分(分析),先主後次的順序組織答案。

2、參考答案展示:(1)綜合運用比喻、比擬修辭。把三片綠葉比喻為三隻小鳥,又將小鳥擬人化,寫它們歌唱吶喊。(2)詩歌選用樹樁、嫩葉意象,運用象徵手法,用嫩葉的歌唱表現對生機、希望及新生活的讚美。(3)語言清新,明白易懂,情真意切。

高三古詩詞與現代詩詞鑑賞指導|從山東濰坊試題預測2020高考

高三古詩詞與現代詩詞鑑賞指導

三、燕舞春來的高考預測

古代詩詞鑑賞選材仍然延續避開焦點朝代,如,唐宋;選取名家非主流作品,或選取非名家優秀作品。現當代詩歌的選材側重於選取非名家的思想性強,教育作用突出,手法特徵鮮明的作品,短篇或長篇節選皆可,字數300字以內。古詩鑑賞題型在聯考雛形的基礎上,穩中求變;現當代詩歌鑑賞很有可能滲透在語言運用中,合併考查,提高考查綜合度,提高能力要求。

四、燕舞春來的備考建議

多做各地市期末考試的有關題目,在做舊題老題的過程中,提高閱讀鑑賞詩歌的能力,尋找鑑賞技巧和方法,總結鑑賞詩歌的規律,以不變的規律應對千變萬化的題型,抵消題型變化帶來的心理壓力和不適。


【燕舞春來告訴您】詩歌鑑賞考點雖難,甚至有些難以攀登,但山高人為峰,相信自己,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穫。2020高考定然是朗朗的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