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路在何方?一位985博士生的求职经验,收藏备用

本人男,本科毕业于某省属二本院校,硕士和博士毕业于某985大学,博士毕业后进入了某省属一本院校做“青椒”老师,由于自己本科平台比较低,所以在找工作时处处受限,最终不得已选择了离家比较近的一所双非高校,至今在高校从教已有1年多。

路在何方?一位985博士生的求职经验,收藏备用

回顾自己的求职经历,以自己的亲身体验告诉亲们,未来求职之路曼曼其修远兮,汝需上下而求索,希望博士在读的你们早作打算,少点碰壁。

总体出路:继续做学术(进高校、研究所、去国外做博后)、进企业、做公务员。

01 如果是继续做学术,那论文发表最重要,你有什么样的publication,什么级别,多少篇,这些是影响你以后能进什么级别高校,是讲师开始还是副教授开始,甚至你的工资的最重要的因素。尽管国内关系比较重要,但是如果没有像样的(至少达标的publication),关系也不好用,大牛、院长的学生最终能留校或者去不错高校的还是极少数。是他们的学生,并且publication比较好(至少达标),这是最好的。

02 如果是以后进企业,以商科为例,这时publication就不那么重要的,只需毕业要求,然后积累实习经验、人脉。与本科不同的是,这时期如果你认真利用你的身份、学院资源、导师资源,你可以积累一些关系较深的人脉,而不是像本科生那样仅限认识。这些人脉中有的会是影响你择业的重要的人,有些会成为你以后职场的贵人。但是不管怎么样,自己在这个阶段不要把自己当学生看,把自己当大人,尽快适应成人社会的规则。

03 如果是以后当公务员,包括选调、考公务员等,这时,学生会经历比较重要,尽量让自己混到学生会主席、副主席的职位,多参加一些党组织相关的活动,比如青年马克思活动、各类党建活动等,然后利用自己的身份、导师资源、学生会资源、学院资源,多结交一些公务员朋友,他们中的可能最后只有一个人在你关键时刻能帮上忙,但关键时刻一人就够了。有人可能会反驳说结交人脉得自己有用,这一点没有错。但是在博士阶段,自己的作用不会很大,不可能给一些级别较高的人提供帮助,别人也不会指望你能提供什么帮助。这时你要做的是一是表现出自己的能力与潜力,让他觉得你是个可造之材,以后有大用;二是为他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大家都是人,是人就有需求,有大需求,有小需求,你总能满足一些他某一个小的需求;三是把这个关系维持好,平时多联系,多汇报自己情况。

路在何方?一位985博士生的求职经验,收藏备用

具体来说,博士在读的各位未来求职之路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方面:

1.文章。这相当于博士成绩单,硬通货了。你就算是非双一流的的博士,能发Nature,一样出路不愁。但总的来说,对于学生而言,不管你以后是进入高校还是进入企业,亦或进入公务员行列,人家在招人的第一步就是看你的学术成果,这是判断你学术能力的最重要的标准。

2.导师。博士的上限完全看导师,年轻的导师能给学生具体工作,论文写作的详细的指导,与学生的关系更类似事业合伙人,大牛导师能给学生搭建足够的人脉关系。碰到我的导师,呵呵,生意人,就倒霉了……你要是出身名门,你投什么地方,你导师直接跟领导说一下,你就比你同水平的人要有机会。但是就算你拿到机会了,以后能不能混出名堂还是看你实力。

3.平台。平台的质量很大程度上能够决定一个学生的质量,当然也有例外,但是总的来说好的平台更容易培养出好的学生,比如北京大学生一定会比江淮学院的学生质量好。所谓的平台更是更多的是你的学术经历,你的个人求学过程。

4.海外经历。国内很多学校还是非常重视海外经历的,有海外经历往往意味着更广的人脉关系,以及更好一些的英语水平以及国际交流能力;土博没有一文不值,搞学术最终看你的publication,你就算是欧美PhD,但没有文章,也不会招你,就算招进来后不能持续产出文章,也有被解聘风险。进业界、考公务员,土博甚至占有优势,除非你是国外顶级名校。但是你要是想拿青千,海外经历还是非常重要的,不过就算你有海外经历能拿青千的可能性也是微乎其微。海外大佬多如牛毛,又有几个人能拿到青千之类的帽子。

5.第一学历。博士能证明你很辛苦,专业钻研很深,但第一学历往往更能证明智商……比如之前比较出名的一则新闻就是硕博毕业于名校上海交通大学,但是在求职时由于自己的第一学历受限而被拒之门外。所以很多招聘单位对第一学历还是比较重视的,比如我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由于我第一学历是普通二本,所以在求职时就处处受限,迫不得已选择非双一流高校任职。

6.专业。专业也有好坏之分,专业大环境不好,读博也解决不了什么问题。比如一般理科性专业比文科性专业好就业,经济类专业比管理类专业好就业等等。整个专业的大环境还是比较重要的,所以我们在选择专业时在考虑兴趣的同时,还要考虑未来的就业形势。

路在何方?一位985博士生的求职经验,收藏备用

7.研究方向。研究方向冷门,再努力都没用,热门方向那就上了快班车了。研究方向还是比较重要的,一是一个好的研究方向比较容易出成果,另外是一个热门的研究方向招聘单位比较多,所以机会就比较多。

8.年龄。现在对求职一般都有 年龄限制,比如进高校或者公务员,一般年龄限制在35岁,超过年龄上限连参加审核的机会都没有。尤其是对于女生,面临着结婚生子等问题,所以越年轻越好。

最后我想说,未来的求职最关键取决于你对自己的规划。土博也好,洋博也罢,都应该深深地感受到国内人才饱和的现状了。

从20-30年前优秀硕士直接留校慢慢读个博士过度成教职,到今天北美top20-30学校手上5-6篇高区sci的神仙打架,再到各大高校研究员非升即走的养蛊体系。残酷的现实都在向博士们展示着一个难以争辩的事实: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

路在何方?一位985博士生的求职经验,收藏备用

所以,未来路长弥坚,希望博士在读的亲们做好未来规划,从以上几个方面提升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