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你們認為對老人來講,怎麼算孝順?

自由的夢想


我覺得孝順,孝順主要體現在順字之上。

相信頭條花大價錢買的《囧媽》大家已經看過了,徐崢和他母親的關係不怎麼和諧,為了雞毛蒜皮的小事,他們爭吵糾紛。

但是,我也曾試著順著他們,自己的能力還是沒有足夠遊刃有餘處理和父母的代溝的問題。

有時和父母之間的關係很難處理,就好像網上說,家不是講道理的地方,我們要多表揚,多順從。



蘇謙三


我母親走了23年了,我父親走了18年了。這二十幾年來,我常常在夢中夢見他們。我懷孕的那年,有一個週末,我躺在床上突然看到我母親站在我房門口,穿著她平時經常穿的淺藍色的長袖衣服,只看到上半身。有幾秒鐘的時間,我眨眼再睜開就不見了。可能是我思念太深造成的幻覺吧?父母親去世後,我去長沙看病住在錫舅舅家。錫舅和舅媽問我,你是不是把廠裡分的水果,牛肉,墨魚等東西全帶回家呀?你是不是利用假期陪你媽媽出去旅遊呀?原來我的父母親常常在親戚朋友間誇獎我。爸媽有四個孩子,我是最小的。我上面有哥有姐。由於家庭困難,父母親不想把我生下來。媽媽剛吃一點中藥打胎,我大舅媽勸媽媽生下來,說如果是男孩就送給大舅媽。因為大舅媽有三個女兒,特別想男孩。後來親戚們跟我媽媽說,當初你不想要,看現在對你們多好。我覺得對老人來說,孝順就是言語行動順著他,不要頂嘴。經常回家看看,陪老人聊天,陪老人看病,給老人洗澡洗衣服。給老人買菜買水果買衣服鞋子。逢年過節,老人的生日都要提前準備好禮物。沒有父母親,就沒有我。小時候他們含辛茹苦把我們撫養長大,我們長大了,掙錢了,不管錢多錢少,對父母親都要盡心盡力,不能只顧自己小家庭享受。


用戶2626003290445


如果是我,最好的就是陪伴,從小我一直都是和我奶奶在一起,那時候一放學就是回家,和奶奶一起上山坎材,一起去農田幹活,那時候很開心,我奶奶帶我一直到大學畢業,每次她感冒,我都是請假回家陪她一起去醫院看病,我奶奶對我很好,我也沒有辜負她,當時一心想,在的時候,我一定要好好陪伴她,直走她走的那一天,最後一句話是我的名字,總是把最好的留給我,我永遠愛她,希望所有人都能孝敬老人,讓她們共享晚年!


玉國的世界


如果是我,最好的就是陪伴,從小我一直都是和我奶奶在一起,那時候一放學就是回家,和奶奶一起上山坎材,一起去農田幹活,那時候很開心,我奶奶帶我一直到大學畢業,每次她感冒,我都是請假回家陪她一起去醫院看病,我奶奶對我很好,我也沒有辜負她,當時一心想,在的時候,我一定要好好陪伴她,直走她走的那一天,最後一句話是我的名字,總是把最好的留給我,我永遠愛她,希望所有人都能孝敬老人,讓她們共享晚年!


lh美好的明天


我們把孩子帶到世上並非是經過孩子同意的,所以我們生了孩子把愛奉獻給孩子,把他們撫養成人這是父母的責任和義務。對於老人來說可能都希望孩子孝順自己,但是怎麼做才算孝順?我是一個老人跟兒子,媳婦,孫女在一起生活。所以首先要承認他們能接受我一起生活這就是孝順了。至於吃什麼和有的時候對我態度不怎麼好都不算什麼。我認為只要他們一家和睦過好每一天,把孫女培養成人就是孝順了。在我生病的時候得到關心就是孝順,當我死亡的時候能把我的骨灰埋在山上某一個乾淨的地方就是孝順了


手機用戶10323741043


人有千萬種,孝有千萬條。作為父母並非要求你給入多少錢多少吃。記得有一次去看父母,當時鄰居一個叔叔剛好也在,他就問了我什麼叫孝。聽後我一時語塞,是啊什麼叫孝?在農村我沒有多少錢給父母,也沒有多少好吃好喝給父母。但是隻要有無論多少我都不會忘記父母的。思後我對那個叔說,我沒能給與爸媽多少幸福,我能做的就是,儘量讓父母少生氣,這就是對老人的孝。那個叔聽後流淚了,估計他心中有他的酸楚。


66一生平安


你們認為怎麼樣對待老人才叫孝順?

雖然孝順大家多很熟悉,然而真正的理解,做好,達到孝順這二個字的意,卻是給世人留下了無以計數的遺憾。我自認,無力說清和道明。

在這裡,我只能淺談個人的認知。

孝,是晚輩的責任。順是長輩對晚輩的要求。

小時候,我父親經常教導我,長輩在,孝就不如順,也就是說,孝順,在長輩在時,其實就是一個字,那就是順。因為做到了順,也就是做到了孝。孝盡在其中。當然,至於長輩失德之順,不在其中。

當長輩失能,去世。孝則是晚輩的責任。晚輩則應無理由的,滿足,忍受,服侍,長輩的無理任性,生活起居。盡力的滿足長輩的生活需求,和幸福晚年。及去世後的遺囑,風俗。


用戶補懂者


行善之人,猶如春園之草,未見其長但日見其增。百善孝為先,行孝之可嘉在於自己內心安詳!行孝路上不能等,世上最悲哀的情莫過於子欲孝,而娘不在!

行孝是一種傳承

子不孝父之過,很清晰的告訴我們,在家庭教育中,必須要有孝道文化。那何為孝?“您養我小,我養您老”,由此可見,贍養老人既是一種回報,更是法律規定的一種義務。

對父母行孝,首要的是要保證父母有個獨立安靜的安身之處。現在城市農村都在安居工程,都將父母們住了幾十上百年的房子拆了,有的子女就將父母接到自己家住,並將拆遷款佔為己有。經驗告訴我們,由於所接觸文化的差異,圈子的不同,以及生活方式上的差異,父母喜歡自己獨立居住的佔大多數。這一點很重要,就像生物一樣,對環境不適應,呆在哪兒能舒服嗎?

對父母行孝的第二個方面就是,讓父母衣食無憂。目前溫飽問題已全部解決,對於穿,子女要充分了解父母的習慣。比如,有一次,我85老母搬家時,把內衣搞丟了,讓我去找。由於實在找不到,我就讓媳婦按自己穿的標準給媽媽買二套。那知第二天,老孃打電話來了,說穿不慣,要那種寬鬆型的。

我只有讓媳婦帶著老孃,到她經常去的鎮上重買。價格比之前的便宜好多,但她就是喜歡!所以,行孝時,千萬別隨意改變父母的習慣。

行孝就要讓父母精神富有

相信我們大家都有這樣的體會:好長時間回家一趟,父母會把本村人家的一些事,逐一與你分享。說句心理話,有的真與自己無關,但作為子女應該怎麼辦呢?我每次都看著父母聽他們講;而我三哥脾氣暴躁,每次都來句“別煩了,以後這些無關的事不許說”,結果時間一長,父母就喜歡與我嘮叨嘮叨。你想,父母單獨居住,見到子女回家,不說所見所聞的瑣事,還能像小時侯一樣訓斥你嗎?

體會之二,就是若是父母知道子女在外做事不順利或遭遇某種不測,會食不安睡不香,甚至有時天不亮摸到子女家問長問短。所以,做為子女,在父母面前報喜不報憂,似乎成了公開的秘密。

行孝就要讓父母儘量遠離病痛

風風雨雨幾十年,恩恩愛愛一輩子。由於三觀差異,父母輩們對問題的看法,以及對某些事情的處理,肯定與我們有差異。但有一點是永恆不變的~那就是希望得到子女們的理解和尊重!

對於父母,我們家姊妹六個的共同約定是:不允許哪家讓父母生氣;父母高興到哪兒玩隨意;關於贍養問題,不設指標,錢多的就多出,少的就少出,甚至可以不出;必須盡最大可能讓父母遠離病痛。

像2019年11月,老父親突然由於勁椎間盤突出,導致右膀子疼痛難忍。特別是醫院回絕手術後,那種不能讓老孃眼睜睜疼死的焦慮,真是無言表達。當時,全家人討論,準備了二種方案:一是用已有成功例子的中藥熱敷;二是到南京中醫藥大學請劉教授“穴位注射中成藥”。好在第一套方案就解決了問題。

治好後送母親回家時,春節前給母親送節禮時,媽媽的那句“謝謝”,讓我既興奮又難忘…


紅藍推演


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

父母去,此生只剩歸途。

父母在的時候,不管你是健康還是病弱,也不管你年紀有多大,總覺得還有人幫你頂著一片天,但父母不在了,一切都只能自己撐著了。

五不責”:

1. 不埋怨父母的無能。

總抱怨父母無能的人,本質上是對自己無能的憤怒。

因為自己的無能,便只能責怪父母的無能,這是將自己的失敗歸咎於父母的懦弱行為。

人,總是不完美的,父母生你養你,已經是經歷“九九八十一難”了,如今你能健康地成長,已經是一種莫大的恩賜。

所以不要去抱怨“你應該是怎麼樣的父母”,而要告訴他們“我接受你給我的一切,感恩你們。”

2. 不嫌棄父母的囉嗦。

“多穿點,外面冷”

“多吃點,別餓著”

“下班了沒有,我給你煲了粥送過去”

“別總吃外面的快餐,不健康”

“別刷手機了,早點睡覺吧”

“都跟你說了,你怎麼不聽啊”……

從早到晚,父母的這些嘮嘮叨叨,你是不是都聽到耳朵都生了繭呢?

你總嫌棄父母太過嘮叨,但你有沒有想過:

在這個世界上,還願意嘮叨你的人,一定是最關心最愛你的人。

當有一天,父母變得嘮叨了,你一定要多些耐心。

因為他們變得越來越老,也越來越小,他們只是希望你多花些時間陪伴他們,聽他們講述生活中的瑣碎而已。

3. 不抱怨父母的抱怨。

年紀大了,我想你一定聽到過很多來自父母的抱怨,像是:

“年紀大了,趕緊找個人嫁了吧!”

“趁爸爸媽媽還年輕,趕緊生個大胖娃,爸爸媽媽還可以幫你帶帶”……

催婚、催生,來自父母諸如此類的抱怨,總是在無形中給我們巨大的壓力,於是我們逃避、我們埋怨,甚至因此跟父母大動干戈。

但就像我們開頭說的,父母是我們和死神之間的一堵牆。

父母催著你結婚生子,無非是因為他們比你更清晰地看到你的未來,他們害怕自己離開之後,只剩下你一個人孤苦伶仃、無依無靠。

所以,別去抱怨父母的抱怨,多跟父母溝通才是解難良方。

正所謂,愛之深責之切,你過得不好,父母比誰都心疼。

4. 不抱怨父母的遲緩。

曾經看過一個視頻,讓人很是心痛。

兒子在城市買了一套房,便把自己的媽媽接了過去。

媽媽住過去之後,非但沒有享福,反而成了“保姆”,攬了全部家務活。

最可恨的是,兒子跟媳婦不但不感激,還怪罪媽媽的動作太慢,每天下班回來沒能吃得上飯。

人性最可怕的惡,便是不懂感恩。

人不孝其親,不如草與木。

5. 不抱怨父母生病。

生老病死,註定是人無法躲避的自然規律。

當有一天,父母病了,試問下自己能做到多少呢?真的是久病床前無孝子嗎?

當然不是。

大連有一位孝子,名叫王希海,他用了26年的時間無微不至照顧植物人父親,為了父親一生不娶。

鎮江句容鄉村有一位女教師王有珍,在臨近退休之際,不幸遭遇車禍,高位截肢,王家三姐弟接力照顧母親22年。

連鄰居都常常讚歎:這麼多年了,王家始終窗明几淨,歡聲笑語,沒有一點癱瘓病人家裡常有的怪異和陰鬱。

這些生活中真實的例子,無不告訴我們:久病床前是有孝子的。

回想一下小時候,我們哪一次生病、哪一次受傷流血,父母不是擔驚受怕,整夜整夜不能寐?

俗話說,百善孝為先。


大曰情感驛站


孝順,從古代的意義來說分三層境界:孝身、孝心、孝志。

孝身,給父母提供吃住穿用。

對於今天的社會經濟環境,大多數人都是可以做到的,比如:春節返家,兒女們都會給父母買新衣服,添置些父母日常用品,還會給些錢,父母嘴裡似乎怨聲怨氣地說:“不用這麼費錢,去年買的還新著呢,又買……”,其實,心裡是很高興的,最起碼,他知道孩子能買東西給她,至少說明孩子們經濟還可以,世上哪有父母不擔心子女生活的,孩子們能買東西給老人,說明經濟是可以的!心裡就會踏實。

孝順的第二層境界是孝心

在我看來,孝心是最難做到的,就像孔子在《論語》裡說的“色難”,最不容易的就是對父母和顏悅色,不管父母說了什麼,有多囉嗦,可能一件事反反覆覆跟你說,這時候是否能不拉臉子,是否還能專注愉悅地聽父母把話說完,而不是粗暴地打斷:“聽過幾百遍了”去傷害父母想傾述的心情;當父母去做某些事情不符合你的看法時,是否還能愉悅地讓父母去把想做的事情做完,而不是把自己的想法強加到父母身上,讓他們去改變,按照你的做法來做,這時候你聲音的強勢綁架了父母的心情,老人會難過,會失落,覺得得不到子女的認同,怕被這個世界拋棄……但是,他們依舊不做聲,用最後的倔強堅持著他的做法。隨著年齡的增大,衰老的不僅僅是身體,而是那顆對世界越來越看不懂的無奈,越來越害怕跟不上時代,怕自己沒有用,這種脆弱只能藉助和兒女的交流得到緩解。然而,很多子女都用自以為對老人更好的方式讓他們接受,這樣,老人如何能開心,只是經常和子女拌嘴鬧彆扭……我想說,老人老了,怎麼舒心怎麼來,只要不是大錯,都可以順著老人的意,讓老人心情愉悅。

孝順的第三層境界是孝志

對於老百姓,子女吃飽穿暖就可以滿足老人的願望,但對於豪門望族,往往是子承父志,或者將父輩尚未達到的人生志向實現,更上一層樓,其實就是看到子女志存高遠,出類拔萃,有一番成就,老人自然自豪滿滿。

世間,大多數是平民百姓之家,能做到一、二層,大部分父母就會心懷喜悅,延年益壽,在我看來,這就是孝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