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0 善借东风“向海”远航

据《广西日报》报道,近日,自治区党委、政府出台《关于加快发展向海经济推动海洋强区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要立足海洋资源优势,拓展蓝色发展空间,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推进陆海统筹,推动陆海经济协同发展。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浩瀚无边的大海,既是人类繁衍生息的摇篮,也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空间。纵观人类社会发展史、世界经济发展史,向海之路是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途径。

过去,人们常用“八山一水一分田”来概括和介绍广西的地形地貌,这固然没有错,但是还不够准确,因为广西还有“一片海”,这片海就是北部湾。

“要建设好北部湾港口,打造好向海经济。我们常说要想富先修路,在沿海地区要想富也要先建港。”2017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时提出了打造向海经济的明确要求,并强调,写好海上丝绸之路新篇章,港口建设和港口经济很重要,叮嘱一定要把北部湾港口建设好、管理好、运营好,以一流的设施、一流的技术、一流的管理、一流的服务,为广西发展、为“一带一路”建设、为扩大开放合作多做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这一重要指示,既对广西发展向海经济寄予厚望,也为广西打造经济增长新引擎、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遵循。

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大陆1.8万公里的海岸线上,沿海地区由北向南形成了“三湾两角”开发格局,三湾即渤海湾、杭州湾、北部湾,两角即长三角和珠三角。由于历史等原因,在“三湾两角”中,北部湾的开发程度最低,经济发展水平也最低。

开发程度最低固然是一块短板,但换个角度来看,却是潜力和机遇所在。只要抓住机遇,谋实招,出硬招,就能有大作为,闯出新路,实现后来居上。

北部湾经济区成立以来,尤其是国家批准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以来,港口码头加速崛起,交通基础设施成网成形,一批基地型、龙头型项目接连落地建设,临港工业从无到有、逐渐壮大……

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四梁八柱”框架已立起来,目前已由立梁架柱、风生水起阶段,迈向乘风破浪、扬帆远航阶段。

因时而谋,应势而动。自治区党委提出要加快构建“南向、北联、东融、西合”全方位开放发展新格局,其中“南向”就是要发挥好北部湾“一湾连十国”的特殊区位优势,积极连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去年,国务院正式批复建设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明确提出要把钦州港片区打造成为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门户港和向海经济集聚区。这是国家赋予广西自贸区建设的特殊使命之一,也是广西发展向海经济的新机遇。

向海而兴,向海腾飞,这是规律使然,更是大势所趋。走向海洋、经略海洋、挺进深蓝,全面发力向海经济,加快推进海洋强区建设,是新时代广西拓展发展空间、寻求新的发展路径、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战略选择。

今天,我区发展向海经济,面临前所未有的历史性机遇。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西部陆海新通道等获批建设,使广西开放优势和战略地位更加凸显,也为广西发展向海经济注入了强劲动力。

向海图强,向海逐梦。只要从根本上改变以陆看海、以陆定海的传统观念,进一步强化海陆一体的海洋国土意识,树立陆海统筹理念,坚持开放引领、创新驱动,切实抓好产业投资项目建设,以推进北钦防一体化高质量发展为突破口,广泛聚集向海经济势能,就能不断向海要空间、向海要效益、向海要高质量发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