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8 一份委员提案促进城北片区“颜值”“气质”双提升

碧草青青、城墙美景、游人如织……去年8月1日,广安城北滨江路600米长的古城墙正式对外开放,迅速成为市民和游客朋友圈的网红“打卡”地。从广安人印象中的“十年九淹”之地,到既有“颜值”又具“气质”的滨江景观区,广安城市的发展变化,与广安区政协委员的高度关注密不可分。

一份委员提案促进城北片区“颜值”“气质”双提升

一份委员提案促进城北片区“颜值”“气质”双提升

在去年广安区政协五届四次会议期间,我区政协委员黄建钢提出《关于推进广安老城区改造的建议》提案,呼吁正视城北片区存在的建筑老化、交通阻塞、环境差、停车难等现状,及时启动老城区升级改造工作,改善人居环境,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

记者得知,该项提案得到广安区委区政府及区政协领导的高度重视,并将提案交由广安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进行办理落实。“我们成立旧城改造指挥部办公室和实施城市提质工作专班领导小组,确定了全区实施旧城改造的内容、范围。”广安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陈维波介绍。

据悉,广安区旧城改造做到高标准设计,围绕“突出特色、彰显历史文化和老城繁华魅力”的总要求,以及“保护、提升、疏导、传承、互补、发展”的规划理念,形成了“两点一线一片”的总布局。“‘两点一线一片’指城北体育场和东门广场、滨江路沿线、水塘堡和新南门片区”陈维波告诉记者,“通过规划改造,建成推窗见景、城在花中和城在树中的商贸文化综合居住区,集休闲、娱乐、历史文化和红色记忆于一体的旅游公园城市。”

一份委员提案促进城北片区“颜值”“气质”双提升

记者获悉,广安区完善洪洲大道升级改造和滨江路景观工程规划设计方案,做到优化城区道路布局,增设人行天桥,完善公共基础设施,并包装广安区停车场及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项目,拟打造老城区特色街区、改造升级47条主次干道及修建停车场及配套服务设施。

一份委员提案促进城北片区“颜值”“气质”双提升

“2019年来,老城区启动实施大规模的城市提质改造工程,在包括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在内的社会各界的关注下,各项工程建设加快推进并取得明显成效。”陈维波介绍。据悉,老城区雨污管网改造工程几乎覆盖整个城北片区,主要包括建设洪洲大道、北辰大道、渠江北路、广门路和香江国际路段在内的5条箱涵,另外建设3条排洪渠和部分渡槽,共涉及50公里的雨污水管网工程,已于2019年11月底全面完工并投入使用。

洪洲大道升级改造工程是广安区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品质的又一杰作。我区将原洪洲大道中央的绿化隔离带改成车行道,使原来的双向四车道变为六车道,在两侧修建非机动车隔离带,让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分流行驶,消除安全隐患。为方便市民过街,我区在洪洲大道西段(浓洄办事处段)和中段(北辰湖公园段)分别建成一座人行天桥。同时,还对全路段破损的人行道彩砖换成花岗石,并统一栽植10余米高的银杏树,安装新式路灯,在绿化带种植鲜花……“2019年7月底竣工后,洪洲大道成为连接城南城北、通往滨江旅游带的主要交通干道、景观大道和商业大道,城区道路拥堵问题得到极大缓解,城市形象得到明显提升。”居住在洪洲大道西段的市民杨明君高兴地说道。

一份委员提案促进城北片区“颜值”“气质”双提升

作为网红“打卡”地的滨江路景观工程,按照国家4A级景区的标准打造,用仿古艺术的形式再现了广安古城墙、广安古十六景等广安老城记忆,自对外开放以来,已成为“滨江之城”的又一张闪亮名片。“对大家十分关注的停车场及配套设施建设,目前已完成可研报告和‘两评价一方案’,重点及一般道路规划设计方案已通过审查,包括滨江路沿线立面风貌塑造的特色街区设计方案已初步形成,可望在2020年初开工建设。”陈维波透露道。


全媒体记者:张国盛 通讯员:周歧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