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1 教育專家:孩子讀錯了書,比不讀書更可怕

教育專家:孩子讀錯了書,比不讀書更可怕

對很多父母而言,如何給孩子選書,是個很頭疼的問題。


國際安徒生獎獲得者曹文軒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曾表示:孩子正在成長過程中,其認知能力、審美判斷能力都是不可靠的,是需要引導的,所以父母對圖書的選擇權不可以百分之百地下放給孩子。


他還建議父母,“當你覺得這本書很值得你的孩子看,就應該是你的孩子看的。如果你覺得不應該、不合適,就該把這本書放到孩子夠不著的地方”。


在當前,我國僅童書年出版就達6億冊、在銷8萬多品種的現實下,如何為孩子選書的確困擾著不少家長。


今天,一起來看看《中國教育報》資深編輯張貴勇給自家孩子的書單吧~


教育專家:孩子讀錯了書,比不讀書更可怕


許多父母往往憑經驗,希望孩子讀一些自己小時候喜歡的書籍。記得我剛當爸爸那會兒,只因自己喜歡,就買了一套《西遊記》送給哲哲(作者的孩子),要是《寶蓮燈》《恐龍特急克塞號》《變形金剛》等出了書,我可能也會毫不猶豫地買下來。


但事實證明,父母喜歡的書孩子不一定喜歡,就像給上幼兒園的哲哲讀文字版《西遊記》,他沒耐心聽完,反倒是小人書版翻得比較勤。


也有父母跟風購買童書,看微信朋友圈或其他朋友的推薦,別人說是好書就下單購買,也不考慮是否適合自己的孩子。其實,給孩子選書,是有內在規律的。


我之所以不輕易給家長推薦書單,是因為每個家庭的背景不一樣,每個孩子的個性不一樣,閱讀能力和品位也不一樣。雖然有所謂老少咸宜的經典讀物,但老與少對同一讀物的閱讀理解是不一樣的,同一本書在不同的讀者那裡,會有不同的閱讀效果,正所謂“一千個讀者心裡,會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而且,即使是同一個讀者,在生命的不同階段閱讀同一本書,也會有不同的理解與獲益,誠如清代學者張潮在《幽夢影》裡所說的——“少年讀書,如隙中窺月;中年讀書,如庭中望月;老年讀書,如臺上玩月。皆以閱歷之淺深,為所得之淺深耳”。


教育專家:孩子讀錯了書,比不讀書更可怕


哲哲小時候特別喜歡繪本《鱷魚哇尼》,我推薦給同事,她的孩子雖跟哲哲年齡差不多,卻沒那麼喜歡。


一開始我頗感意外,後來,我逐漸明白,孩子讀書就像找朋友,只有瞭解了孩子的年齡、性別、愛好、習慣等細節,才能推薦相對靠譜的圖書,這樣的書才更容易被孩子接受。


給孩子選書,要選適合孩子、滿足其興趣愛好、引領其往前走的好書。在這方面,父母有著天然優勢,也有不可推卸的責任,要下一番功夫,而不能完全照搬別人的書單。


我的看法是,完全由父母決定孩子看什麼書不足取,孩子想看什麼父母就買什麼也不合適。


比較科學的方式是,

父母給孩子提供書的同時,也給孩子一定的選書空間,在尊重孩子意願的基礎上,和孩子一起去發現好書,並做好親子共讀,一點點提高孩子的閱讀能力,培養孩子選書的眼光。


也就是說,把書放在孩子面前之後,父母不能放手不管,尤其是小學低段的孩子,開展親子共讀必不可少,一邊給孩子讀書,一邊和孩子聊書,聊故事的內容、情節、人物、細節描寫以及作者的生平、軼事等,在此過程中做一些價值觀層面的引導。


一旦深入瞭解了孩子的閱讀興趣,父母再按圖索驥,照方抓藥,把最契合孩子的書交給孩子,孩子才可能喜歡這些書,進而與書產生化學反應。


這種做法的內在邏輯是,幫助孩子去認識那些有趣的、偉大的而不是“神秘莫測”的人與事。


父母要做的,不過是把孩子領到真正偉大的巨人面前。


試想,如果一個孩子對物理感興趣,讓他結識物理學家費曼,瞭解費曼的趣事,那麼孩子不僅會對物理有更深刻的認識,還能做到懷著遊戲的、好玩的、探究的心態去學物理。


教育專家:孩子讀錯了書,比不讀書更可怕


除此之外,父母不妨多帶孩子到圖書館、繪本館看一看,或者聽聽知名閱讀推廣人的建議,參加一些新書品讀會等,這些都有助於幫助父母加深對書籍的認知,找到更適合孩子的書籍。


就像上小學五年級時,哲哲想養一隻鳥。我帶他去圖書大廈,讓他翻閱養鳥的書,並推薦他好好看看奧地利“動物行為學之父”康拉德·洛倫茨的《所羅門王的指環》《灰雁的四季》,朱天衣的《我的山居動物同伴們》,以及《發現最美的鳥》《我的第一本觀鳥日記》《奇趣野鳥圖鑑》等書,引導他先了解各種鳥的習性、特點,知道哪種鳥適合養,養的時候要注意哪些問題等。


看了一個多月的“鳥書”後,哲哲確定要養產自澳大利亞的虎皮鸚鵡,因為跟八哥比起來,虎皮鸚鵡不太愛叫,比較乖,只要保證食物充足,再加一點水就好。


“爸爸,你知道嗎?虎皮鸚鵡雖然經常吃東西,但不會像蜥蜴和狗狗那樣,只知道吃,把自己撐得不行。”


讀完了各種“鳥書”後,哲哲開始用書上的知識說服我,“書上還說了,分辨虎皮鸚鵡主要看嘴上是否有藍色的小條紋,一般公的有,母的沒有。鸚鵡的籠子要用金屬的,因為它們的嘴非常厲害,木頭籠子幾天就會被啄壞的。


養的時候,只要溫度不太低,定期清理糞便,虎皮鸚鵡就不會生病,很好養的。還有啊,虎皮鸚鵡最好養兩隻,一隻太孤單,容易得抑鬱症,兩隻正好有個伴兒,等它們長大後就會下蛋了,一年孵兩次蛋呢。爸爸,你說孵出來的小鸚鵡咱們賣錢,怎麼樣……”


給孩子選書,最忌諱的是反其道而行之。


父母的獨斷與任性,抑或“唯名人書單” “唯榜單” “唯暢銷書” “唯套裝書”都要不得。買書只買打折最狠的亦不是科學的選書之法。


其實,任何一個書單都不會適合所有的孩子,最好的書單一定是父母在熟悉了孩子的閱讀習慣、水平和品位後,與孩子共同研讀、探討的那些書。


最靠譜的選書途徑還是首選那些經過歷史檢驗的經典,從家喻戶曉的閱讀理論書籍入門,從中發現適合自己孩子的好書。


那些暢銷書也要警惕,有的暢銷書不過是玩概念,有的則是按照商業模式,如流水線上打造出來的產品,缺少兒童本位的視角或對兒童的誠意,不讀也罷。


教育專家:孩子讀錯了書,比不讀書更可怕


之所以強調給孩子讀書一定要選好書,選走心的書,選偉大作家用心寫的書,選經過幾代讀者檢驗的書,選符合卡爾維諾給經典所下的12個定義的書,是因為書籍就像形形色色的人,好書如同好的人,可以塑造孩子的心靈;而劣書則像品行不端的人,會將孩子引向歧途。


我曾經看到一則新聞,2015年底,湖南邵陽某高中發生了一起“弒師案”。事件中的主角龍某,從小就愛讀書,但他感興趣的人物都是“腹黑的、智商高的、感情淡漠的反派角色”,一旦“喜歡的反派死了,我就換一本”。儘管不能說“弒師案”與這種閱讀口味直接相關,但不能否認沒有關係,這也警醒父母們,孩子讀錯了書,比不讀書更可怕。


英國作家格雷厄姆·格林曾經說過:“孩提時,所有的書都是預言書,告訴我們有關未來的種種。或許只有童年讀的書,才會對人生產生深刻的影響。”


在孩子剛剛開啟閱讀旅程時,父母選書的任務很重,要多花些心思。當孩子讀的多是經典,隨著年齡增長,自然會對書籍有大概的判斷,對劣書有一定的排斥和警惕,以後的自主閱讀之路則順利許多。


到了那個時候,孩子的閱讀口味已經養成,父母想管估計也管不了了。


給孩子們的書單


1 《書,兒童與成人》


教育專家:孩子讀錯了書,比不讀書更可怕


作 者:【法】保羅·阿扎爾

出 版:湖南少年兒童出版社

推薦指數:★★★★☆


內容簡介:


這是一本難得的好書。


作者以散文化的優美筆調,描繪了歐洲(兼及美國)兒童文學的發展史,且史中有論,讓你像讀故事一樣讀,卻又有讀完一大本史論時的理論充實感。為作家以及出版人打開了一扇深鎖已久的厚重大門。他讓大家看到了為兒童書寫的獨一無二,為兒童創造那一本本小書的珍貴與特別。


他為無數未來的學人開闢了一片荒蕪遼闊又令人激情澎湃的田野。一切能令年輕生命璀璨成長的未知元素,都在等待著他們的開發與研究。他更為無數兒童打開了一片望不到邊際的蔚藍天空,讓他們在閱讀與文學中,某一天能長出一雙自由飛翔的、生命的翅膀。


2 《我的圖畫書論》


教育專家:孩子讀錯了書,比不讀書更可怕


作 者:【日】松居直

出 版:新疆青少年出版社

推薦指數:★★★★★


內容簡介:


這本書全面反映了松居直先生從自己真實樸實的生活經歷和頗具傳奇色彩的編輯生涯中對圖畫書本質的高遠洞見和革新認知。


松居直通過對圖畫書、兒童和成人三者的實證研究和對三者之間微妙關係的靈動捕捉,高效地詮釋出以兒童為本位的親子閱讀理論的實質,揭示出圖畫書在實現兒童成長過程中體現出的真正價值所在,

指引親子關係跳出傳統模式的窠臼,實現新時期質的飛躍。


為新時期優秀圖畫書的原創以及圖畫書理論研究的創新發展提供了彌足珍貴的活水源頭。

3 《圖畫書應該這樣讀》


教育專家:孩子讀錯了書,比不讀書更可怕


作 者:【中】彭懿

出 版:接力出版社

推薦指數:★★★★☆


內容簡介:


閱讀要求效率,閱讀需要方法。掌握了正確的閱讀方法,才能夠終生進行有效的學習。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為孩子推薦優秀作品,不如教他們掌握閱讀方法。


“這樣讀”系列,是一套為青少年提供閱讀方法的閱讀指導叢書。怎麼讀圖畫書?怎麼讀童話?怎麼讀散文?怎麼讀小說?

此套圖書從具體的方法切入,以古今中外名著為範例進行闡釋說明,講述了各門類作品獨特的藝術特點、藝術魅力,以及從哪些角度、通過什麼方法來欣賞這類作品。


每本書還附有專家的推薦書目。


4 《兒童文學的三大母題》


教育專家:孩子讀錯了書,比不讀書更可怕


作 者:【中】劉緒源

出 版:復旦大學出版 社

推薦指數:★★★☆☆


內容簡介:


該書以全新的方法對兒童文學作類型研究,打破了體裁、題材、風格、流派、地域、年代等通常的分類方式,極富創意地把兒童文學作品劃分為“愛的母題”(內分“母愛型”與“父愛型”)“頑童的母題”和“自然的母題”,深入闡述了這三類“元主題”的美學特徵,開闢了一種言說兒童文學的新格局,在一定程度上勾勒了兒童文學的整體面貌。


裡面既有完整的理論框架,又有對作家和作品的深切的體驗與闡發,現已成為中國兒童文學界公認的重要論著,是兒童文學專業學生的必讀書,也是許多年輕作家和學者一讀再讀的好書。


5 《兒童文學概論》


教育專家:孩子讀錯了書,比不讀書更可怕


作 者:【中】朱自強

出 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推薦指數:★★★★☆


內容簡介:


《兒童文學概論》內容分為上下兩編。


上編為兒童文學原理,包括兒童文學本質論、發生原理論、讀者論、作家論與研究方法論等;下編為兒童文學文體論,在提出兒童文學新的分類方法的基礎上,以七章的篇幅分門別類加以論述。


這本書是作者獨立撰寫的兒童文學概論式教材,在經典意識和典型意識、立足廣闊的國際視野、合乎科學性的創新這三點上,區別於以往同類著作。此書可供普通高等院校兒童文學專業教師和學生教學使用,也可供兒童文學愛好者自學使用。


文章選自作者暢銷書《給孩子的童年書》

教育專家:孩子讀錯了書,比不讀書更可怕

張貴勇

《中國教育報》資深編輯,新閱讀研究所客座研究員,首都師範大學博士生,《新民晚報》《未來教育家》《中華家教》等報刊雜誌專欄作者。熱愛閱讀,推廣閱讀,著有《讓教育迴歸美好生活》《真正的陪伴》《閱讀的旅程》《讀書成就名師》。多年參與中國童書榜、“影響教師的100本書”和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大眾喜愛的50種童書”評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