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1 怒怼郭敬明的李诚儒点评亲儿子,“你人模狗样还不是父母给的?”

《演员请就位》是我最近比较期待的一部综艺,导演阵容有陈凯歌、李少红、赵薇和郭敬明,演员队伍里也有不少知名度很高的明星级存在,比如阿娇、明道等等。

但这档综艺播了两期,出圈的原因却是现场的点评老师李诚儒。

第一期他怒怼郭敬明和他执导的两位演员表演的《悲伤逆流成河》片段,成语用的很溜,话锋极其犀利。

不但不认可表演,更不认同作品的题材,李诚儒老师表示比起情情爱爱,爱国情怀和忠仁义士更值得被关注。

怒怼郭敬明的李诚儒点评亲儿子,“你人模狗样还不是父母给的?”

对于李诚儒的这段点评,拍手叫好的觉得他说的很直接,敢于说真话,当然也不乏看不惯的网友认为李诚儒老师过于迂腐。

就像郭敬明回应的一样,影视题材是多元的,它展现的可以是任何一个故事,你可以不喜欢,但你要接受它的存在。

余波未平,第二期里李诚儒老师再次开始了毫不留情面的点评,巧的是被他批评的金靖仍然是郭敬明组的演员。

金靖和对手李滨演出了一部以拐卖儿童为题材的电影《亲爱的》片段,戏中这对夫妇的孩子已经走失六年,他们面对的是继续寻找还是放弃寻找的两难困境。

李诚儒老师直接指出金靖的表演没有表现出孩子走失的母亲的真实状态,认为她连淡妆都不应该化,哭的时候流鼻涕也不应该擦。

怒怼郭敬明的李诚儒点评亲儿子,“你人模狗样还不是父母给的?”

这段点评依然引起了争议。

支持的一派认为李老师很懂人物刻画,但反对的一派说的也在理,孩子走失六年,作为一个母亲作为一名妻子,但她也是一个活生生的人。

日子总要过,积极一点化化淡妆好好生活没什么问题。

有人把这两段点评引申的更远,觉得李诚儒以老戏骨自居,对郭敬明以及年轻人都有一种天然的敌意和不尊重。

其实,李诚儒老师在节目里的表现跟他之前出演的一些角色很相似,都是怼天怼地口无遮拦的“性格中人”。

《重案六组》里他饰演的刑警大曾当年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他做起事来雷厉风行,看不惯拖泥带水,虽然很有责任感也很热心,但他哪怕是在表达好意的时候也总是带着刺儿,白话讲“好话不会好好说”。

另一个更耳熟能详的角色是大腕里他饰演的精神病患假大款,虽然戏份不多,但那段压轴台词流传很久,直到现在我还经常看到那段表演的截图。

怒怼郭敬明的李诚儒点评亲儿子,“你人模狗样还不是父母给的?”

那句“不求最好,只求最贵”绝对称得上是经典反讽金句。

当然李诚儒老师把这个人物刻画的也特别贴切到位,把台词的效果放大到了极致。

以李诚儒老师的演技和资历来看,他的确有资格指导年轻演员,也能理解他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心情。

两期节目我都看了,不断章取义的说,他表达的观点值得深思,尤其是那句“不能用廉价的笔触,来引起广泛的共鸣”。

但他的表达还是过了。

他能把角色表演到极致,也很能把他的观点上纲上线,支持他的人大多支持的是表达内容,反对他的更多是接受不了他的态度。

生活里太常见了,我们讨厌一个人说的话,往往是因为表达的方式和态度太让人“如坐针毡”、“如芒在背”。

怒怼郭敬明的李诚儒点评亲儿子,“你人模狗样还不是父母给的?”

对于一个综艺节目的点评嘉宾来说,他面对的是跟自己不熟悉的晚辈,带上个人风格言辞犀利尚且算至情至性。

但有网友扒出他之前点评自己儿子的视频,才真是让人大跌眼镜,李诚儒老师绝不是双标,说起自己的儿子更狠更不留情面。

李诚儒跟前妻离婚后,儿子李大海由妈妈抚养,十几年前李诚儒带着李大海踏入了演艺圈。

出演了一些影视作品,后又涉足音乐圈,出过个人唱片,此后也没有暂停演员生涯,虽名不见经传,但一直有参演作品。

2013年,李大海参加浙江卫视的一档节目《我不是明星》,最终获得季军,成绩不错,但这些并没有让父亲李诚儒感到欣慰。

节目采访李诚儒的时候,被问起他对儿子李大海的演艺事业怎么看,李老师开篇名义,他不支持,并且反对。

你以为后面他会峰回路转成鼓励和赞扬?

错了,后面的内容不只是反对,简直是把儿子批判的体无完肤。

不但说他毫无成绩,更是连“缺乏男子气概”这样含有贬损的点评都不放过。

怒怼郭敬明的李诚儒点评亲儿子,“你人模狗样还不是父母给的?”

略有常识的都知道,父母离异会对孩子造成一些影响,虽不是必然,但作为父母一定需要有这方面的意识去积极引导。

6岁的李大海就要面对父母离异的现实,这对他来说未必不是一种伤痛。

可李老师一句“血浓于水,你是有爸爸的孩子”不但没起到温暖的效果,还直接屏蔽了儿子因原生家庭的破裂会出现的内心裂痕。

在他看来,明明父母健在,觉得自己惨觉得自己不幸,这就是无病呻吟。

父母离异可能已经给孩子带来了伤害,而父亲这种缺乏理解包容和关爱的评论还会造成二次伤害。

这让我想起很多人回忆起自己的成长经历,在最迷茫无助的时候,在最需要支持和鼓励的时候,父母却不屑一顾。

从没有想过自己是不是哪里做的不好,而是直接给孩子盖棺定论,觉得孩子不懂事不成熟,甚至是无病呻吟。

怒怼郭敬明的李诚儒点评亲儿子,“你人模狗样还不是父母给的?”

为什么那么多人在成年后听到父母的一句道歉就会泪流满面?

他们不是不能接受父母疏忽和犯错,他们不能接受的是父母永远以父母自居,从不反省,却坚持认为一切都是孩子的问题。

有网友点评李诚儒对待儿子的方式是“雷劈式教育”,我觉得很贴切,明明孩子正在经受风雨,父母递出的不是一把伞,而是当头雷劈的打击和刺激。

这种“雷劈式教育”不是李诚儒首创,很多父辈都是从上一代手中接过了接力棒,把自己经受过的教育方式继续传递给下一代。

李诚儒也提到“我们那年代受到的教育是,人无压力轻飘飘,井无压力不出油”。

怒怼郭敬明的李诚儒点评亲儿子,“你人模狗样还不是父母给的?”

所以在他看来年轻一代已经很幸福了,没挨过饿,没受过他们受过的苦,所以年轻人的痛苦都不值一提。

但时代变了,用过去的教育方式对待80后90后00后的孩子对年轻一代真的不公平。

好的教育方式一定是以时代的发展为前提,年轻人面临的高房价高就业压力和更激烈的竞争,其实也是父辈们未曾体会深刻的。

每一代有每一代的焦虑,无高低之分,理解和爱才是最重要的沟通的桥梁。

李诚儒老师作为父亲,是爱儿子的,但他的方式却不是在爱,过度打压只会让一个人产生恨意和自卑,鼓励和支持才能给人自信和动力。

李老师也不是不懂得鼓励,但他的鼓励是有前提的,他不认可努力和付出,他只认可成绩。

所以只要李大海没有达到他的预期,李诚儒就觉得没什么可夸,不但没什么可夸,还要挖苦儿子:“你现在这人模狗样不是父母给的嘛?”

怒怼郭敬明的李诚儒点评亲儿子,“你人模狗样还不是父母给的?”

采访中李诚儒以自己为例,说如果继续演艺生涯,要让自己有存在感,要给观众留下印象,就像他当年那句经典台词“不求最好,但求最贵”。

他还表示如果儿子能被观众认可,比如开演唱会座爆满,一百万人买不着票,那才是“行”,没到那一刻的出现,让他说一句“行”,休想。

怒怼郭敬明的李诚儒点评亲儿子,“你人模狗样还不是父母给的?”

如果是我的父母对我说这样的话,我一丁点都不会觉得被鼓舞,相反,只觉得心寒。

我懂得,哪怕是父母对子女,无条件的爱也是很难的,但这份“条件”可不可以是充满了爱的?可不可以是不要太难以达到的?

苛刻的领导可能都不至如此,万人空巷才叫成绩?经典流传才能被认可?

真的不是杠,能达到李诚儒老师所说的造诣的人屈指可数,一个人的成功不是只靠天分和努力,它同样需要时运的承托。

如果当年冯小刚没有邀请李诚儒出演《大腕》,换一个演技相当的演员,也许并不影响那句台词的传播,也不影响那个角色的经典。

一个人能成就一部作品,但更多的时候是一部作品成就一个人。

用成绩来衡量一个人的付出是一种标准,但它不应该是父母所坚持的标准。

努力了、付出了同样值得鼓励,并且他是你的孩子啊,你们之间爱的联结远比成绩的传承更珍贵,不是吗?

怒怼郭敬明的李诚儒点评亲儿子,“你人模狗样还不是父母给的?”

前几天我在微博上写了我经历的一件事,当时忍不住感慨:

希望我们这一代人能更进化一点,当我们为人父母,无论子女是不是长成我们想要的样子,都保持爱他,无条件爱他。

现在我同样希望我们的父辈也能有一点点成长,为人子女其实并不需要父母多慷慨多包容多伟大,哪怕只是多一点点爱和尊重,就已经是我们心里的暖了。

怒怼郭敬明的李诚儒点评亲儿子,“你人模狗样还不是父母给的?”

大将军郭,北师大心理学硕士,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韩寒【ONE】人气作者。8年心理咨询经验,微信公众号“我们心里都有病”(ID:staynormal),图书作品《世界偏爱自愈自乐的你》正在热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