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3 不善智謀 不通陣法 朱武為何號稱“神機軍師”?

水滸傳·本紀第一·朱武本紀

本紀,是紀傳體歷史專門記載帝王生平事蹟的專用名詞,是專屬,只有當過皇帝才有資格配享“本紀”。朱武不過少華山的寨主,上馬不能斬將奪旗,下馬不能舞文弄墨;心底無大志,胸中少智謀。這樣的人能配得上“本紀”?

不善智謀 不通陣法 朱武為何號稱“神機軍師”?

朱武不文不武

貫華堂本《水滸傳》把“楔子”和正文截然分開,“洪太尉誤走妖魔”是宋仁宗時期的事情,第一回才是梁山故事的開篇,時間早過去六十多年了。按照這個文本結構,朱武就是梁山好漢中第二個出場人物。

第一個出場的梁山好漢是九紋龍史進。史進所在的史家村附近有一座少華山,那裡嘯聚著一群綠林好漢,為頭的名叫朱武,底下兩個副手,陳達、楊春。那朱武出場時,施耐庵寫道:那人原是定遠人氏,能使兩口雙刀,雖無十分本事,卻精通陣法,廣有謀略。除了這一行簡介的文字,還有一首贊詩:

道服裁棕葉,雲冠剪鹿皮。臉紅雙眼俊,面白細髯垂。陣法方諸葛,陰謀勝范蠡。華山誰第一,朱武號神機。

朱武的籍貫是安徽定遠,施耐庵為什麼寫把朱武的籍貫定在安徽呢?從書中的介紹看,朱武也學過武藝,使用的武器是雙刀。然而,朱武從來都沒動過武,那兩口刀大概也就是山大王配備身份用的吧。

朱武的武藝肯定是不行的,應當是一個文人。所以,施耐庵說他“精通陣法,廣有謀略”,陣法與諸葛亮有師承關係,屬於一個流派。而且,智謀勝過了助勾踐滅吳、攜西施泛舟五湖的范蠡。如此一來,也就難怪很多讀者認為,朱武的謀略、陣法比吳用還厲害,在梁山上沒有發揮,又是受到謀個勢力打壓了。

朱武有謀略嗎?沒有!朱武會陣法嗎?不會!就是一個不文不武之人。那他為何又號稱神機軍師呢?此人身上到底藏著何種神機呢?

不善智謀 不通陣法 朱武為何號稱“神機軍師”?

朱武的神機因版本而神奇

說朱武陣法神奇,智謀過人的不是《水滸傳》,而是《徵四寇》。一貫表現拙劣的朱武,在征伐遼國的時候,忽然變得神奇無比,連續識破耶律得重、兀顏延壽、奚勝的陣法,並助梁山 破陣成功。於是,朱武被神吹,簡直比吳用還牛逼。

續書很少照應施耐庵前七十回書,想到哪兒寫到哪兒,想讓誰變得強大,就儘量高拔。神機軍師是這樣,梁山頭號智囊吳用也中招。

吳用出場時,施耐庵並沒有說他精通陣法,芒碭山降魔,擺佈陣法的就不是吳用而是公孫勝。打高唐州、大名府時吃過虧,吳用也從沒以陣法破敵,因為他本來就不會陣法。到了續書中,吳用忽然“布四方五斗旗”,以九宮八卦陣痛殺童貫兵馬。

朱武的神機、智謀,得益於續書以及對《水滸傳》的增刪,說他精通陣法,謀略超人,這幾句贊詩恐怕也是後來的文人為了給續書做伏線,篡改了施耐庵的原著,增加了這首贊詩。實際上,朱武的神機並不體現在智謀與陣法上,而是另有他指,更多的是一種隱喻象徵意義。這重隱喻又是什麼呢?朱武果然有神機嗎?

不善智謀 不通陣法 朱武為何號稱“神機軍師”?

朱武智謀被吳用秒殺

縱觀七十回本的《水滸傳》,朱武不僅一點都不神機,智謀方面反倒是顯得很拙劣,陣法則根本不懂。

朱武一出場便逮到了展示智謀的機會。副寨主陳達不顧勸阻,試圖借道史家村,到華陰縣去借糧。到了史家村,與史進一交手就被活捉。朱武抓破腦袋瓜,才想出了苦肉計,賭史進“大蟲不食伏肉”。幸虧史進沒有多少江湖經驗,吃了朱武這一套,這條苦肉計還是得逞了。

“三山聚義打青州,眾虎同心歸水泊”這回書,闊別故事的朱武再次亮相。這一回是因為魯智深記掛史進,與武松一道到少華山請九紋龍入夥梁山。魯智深、武松到了少華山,朱武正為史進被華州府賀太守擒獲而束手無策。一見魯智深來了,便一五一十的將史進如何被捉的事情講了一遍。

朱武若是有些智謀,便不會窩在少華山一點辦法都想不出。桃花山的李忠、周通都曉得幹不過呼延灼而往二龍山求救。眼見得史進入了虎口,朱武只有一個辦法,就是在山中坐等史進人頭懸掛在城門樓上。

魯智深性急,不聽勸阻,提了禪杖就去行刺賀太守,結果,又被活捉。朱武又是束手無策,與少華山上的人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幸好,吳用早就派了戴宗前來打探消息。戴宗把少華山的情況帶回了梁山,宋江接到戴宗的報信,立即帶著吳用趕到少華山。

不善智謀 不通陣法 朱武為何號稱“神機軍師”?

吳用一到,便連夜察看了華州城的城池,決定智取。恰在此時,忽然傳來消息:“如今朝廷差個殿司太尉,將領御賜金鈴吊掛來西嶽降香,從黃河入渭河而來。”

吳用不愧是智多星,立即捕捉到這一戰機,定下妙計大鬧西嶽華山。吳用截住朝廷欽差殿前太尉宿元景,借用金鈴吊掛,假扮宿太尉賺出賀太守,一舉打破城池,救出魯智深與史進。這一次是吳用、朱武智謀的第一次比拼,吳學究將朱武秒成弱雞。

這不是吳用的運氣好,假若梁山人馬沒有趕到,朱武敢劫持宿太尉,以金鈴吊掛賺出賀太守,然後一舉攻下華州城嗎?恐怕朱武根本就不敢想去攔截宿太尉,也絕對導演不出這一場大戲。

接下來的一場戰鬥,便能證明這一點。

不善智謀 不通陣法 朱武為何號稱“神機軍師”?

公孫勝再次狂虐神機軍師

吳用妙計救出魯智深、史進,梁山軍馬得勝班師。但是,既然朱武出場了,施耐庵便要藉此情節,繼續讓朱武現原形。這就是“芒碭山公孫勝降魔”的故事。

芒碭山混世魔王樊瑞要與梁山作對,史進絕定帶著少華山人馬滅了樊瑞,以作梁山入夥的“投名狀”。於是,在得到晁宋二位頭領的同意後,點起少華山人馬前往芒碭山降魔。

這一仗,又是朱武展示韜略的大好機會。然而,神機軍師又令人無比失望。既不做戰前偵察,又沒有安排好自己的隊伍,制定作戰計劃,在不知己不知彼的情況下,朱武隨著史進,愣頭愣腦的攻到芒碭山下。剛剛展開隊伍,就被項充李袞一陣衝殺,少華山人馬大敗虧輸。朱武在陣中一通瞎指揮,根本穩不住陣腳。“陣法方諸葛”的神機軍師卻被樊瑞的團牌飛標陣殺得狼狽不堪,還好意思說精通陣法?

不善智謀 不通陣法 朱武為何號稱“神機軍師”?

吃了敗仗,朱武又是一以貫之的抓瞎。還是無用有先見之明,與宋江及時趕到。為徹底將朱武打回原形,這回,施耐庵讓公孫勝出場。

當天晚上,公孫勝看到芒碭山寨打著青色燈籠,料定有妖人做法。公孫勝事前料敵,打有準備之仗,一出手便完爆不知敵情盲目上陣的神機軍師朱武。公孫勝了解了敵情,便獻出諸葛亮的八陣圖,而且,一番陣法高論,聽得宋江大喜。照此陣法,公孫勝成功的大敗樊瑞,活捉了讓史進、朱武吃了大虧的項充、李袞。然後,樊瑞投降。

在這場陣法較量中,朱武“指引五個軍士,在近山高坡上看對陣報事,成了公孫勝的一個傳令兵,真是斯文掃地啊。

即便不是版本問題,施耐庵贊朱武“陣法方諸葛,陰謀勝范蠡”,也是以一種文本矛盾,專寫朱武的“神機”是另有所指。如此暴虐朱武,施耐庵跟朱武有仇嗎?肯定有仇,而且,仇恨還很深。這是怎麼回事呢?這個問題,還是要從朱武的綽號“神機軍師”找答案。

不善智謀 不通陣法 朱武為何號稱“神機軍師”?

朱武身上藏著驚天神機

上文說過,朱武出場是在第二回“王教頭私走延安府,九紋龍大鬧史家村”。書中寫道,在史進村子不遠處,有一座少華山,山上嘯聚著一夥強人。這夥強人的頭目,便是神機軍師朱武。神機軍師是史進引出了的一個梁山人物,是第二個出場的水泊好漢。

如果按照全書的情節來看,朱武卻是領銜108將,頭一個閃亮登場者。

朱武的手下有兩個兄弟,一個是跳澗虎陳達,另一個是白花蛇楊春。這兩人其實就是龍虎山上的那條白額吊睛大蟲、雪花長蟲,而洪信最先遇到的,則是跳澗虎陳達,那麼,陳達就應當是梁山好漢第一個亮相的人物。但是,陳達卻一定不是最先出場的梁山好漢,第一個亮相的人必定是朱武。

其實,朱武早就出現了。第一回書的主角是誰?不用多問,就是奉旨到江西龍虎山宣請張天師的洪信。那麼,施耐庵為何把這個角色定名為洪信呢?為什麼不是張太尉、王太尉誤走妖魔,偏偏是洪太尉幹了這件驚天動地的事情呢?

洪太尉其實就是半個朱武,朱武加洪太尉則又暗喻一代帝王。那麼,這代帝王又是誰呢?

不善智謀 不通陣法 朱武為何號稱“神機軍師”?

欲知此事端的,敬請訪問《水滸無間道》,詳細為您揭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