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1 10歲男孩和父母搶奪遙控器離家出走:孩子賭氣時,不妨抱抱ta

10歲男孩和父母搶奪遙控器離家出走:孩子賭氣時,不妨抱抱ta

10歲男孩和父母搶奪遙控器離家出走:孩子賭氣時,不妨抱抱ta



01

最近,一個男孩離家出走的新聞引起家長朋友圈的關注。

新聞中,出租車司機向警察報警,一名10歲左右的男孩自己打車去火車站要去找自己在佳木斯的大姑。

當警察詢問孩子離家出走的原因時,男孩說,因為他和父母搶奪遙控器,把電視臺弄亂了,父母打了他,他賭氣離家出走,想去佳木斯找自己的大姑。

最終在民警的幫助下,孩子被父親領回了家。

10歲男孩和父母搶奪遙控器離家出走:孩子賭氣時,不妨抱抱ta

有網友評論道:為什麼我們的孩子會因為搶一個遙控器就離家出走,難道都沒有想過父母的感受嗎?

也有網友評論說:孩子只是想看個電視,為什麼不能好好說呢?暴力教育孩子,孩子還不能反抗嗎?

其實,我覺得孩子賭氣一定是自己的想法沒有得到父母的理解,賭氣也是想要引起父母的關注,用自己離家出走的行為脅迫父母的妥協,來實現自己的想法。

孩子離家出走的新聞,屢見不鮮。

10歲男孩和父母搶奪遙控器離家出走:孩子賭氣時,不妨抱抱ta

可當孩子和我們賭氣的時候,我們總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孩子賭氣,父母越賭氣。

我們難以控制的情緒,會讓孩子更加難過和傷心。

那麼,什麼時候開始孩子就可能跟家長賭氣了呢?

02

孩子賭氣是一種正常的發育現象。

因為他們具有一種天生的、自然的本能,要執著於實現全部的願望,但是他們的生理和情感的發育超過了他們的溝通能力,他們不會表達自己的不滿。

孩子在2歲左右會處在第一個心理反抗期,他們以自我為中心,意識非常強烈,稍有不順心的事情就會生氣、發脾氣,這是孩子成長的必經階段,是正常的,只是每個孩子表現的程度不同。

10歲男孩和父母搶奪遙控器離家出走:孩子賭氣時,不妨抱抱ta

兒童心理專家孫瑞雪曾說過:

0~6歲的兒童(有的孩子一直持續到12歲),幾乎將他全部的熱情和注意力集中在自我的構建中。

孩子自我意識的覺醒,正在形成自己的獨立性格。

孩子賭氣一般是因為他無法調節好自己的沮喪情緒。常見的賭氣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為了表達不滿,一種是為了尋求關注。

之前的新聞中,一名男孩因為不滿父母不讓玩手機,將父母反鎖在門外。

10歲男孩和父母搶奪遙控器離家出走:孩子賭氣時,不妨抱抱ta

其實,當孩子無法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或做自己想做的事時,比如玩電子遊戲,多看一會兒電視,就會表現出生氣的情緒,板著臉成了他吸引父母注意力的武器。

想讓父母理解自己的不滿情緒,更想讓父母關注到自己。

03

那麼,當孩子賭氣的時候,我們該怎麼做呢?

  • 給孩子一個臺階,尊重孩子

周國平說,愛孩子是一種本能,尊重孩子是一種教養。

很多家長總覺得孩子還小,就會不顧孩子的自尊心,不能有效地解決問題,還會給孩子帶來不好的影響,容易讓孩子自卑或者叛逆,傷害孩子的自尊,影響孩子的生活。

當孩子感覺自尊心受挫時,他會記住這個痛苦的瞬間。為了不再被傷害,孩子會產生很強的防禦心理,朝著可能傷害自己的人或事開火。

10歲男孩和父母搶奪遙控器離家出走:孩子賭氣時,不妨抱抱ta

豆瓣高評的電視劇《小歡喜》中,父親方圓尊重方一凡的興趣,支持他參加藝校,發揮方一凡的天賦,方一凡最終通過了三個藝校的面試。

劉靜尊重季楊楊喜歡賽車,說他喜歡賽車時的感覺,讓孩子感覺到了理解,緩和了父母與孩子之間的隔閡。

同樣媽媽宋倩不支持女兒英子喜歡的天文學,讓英子差點跳河自殺。

尊重孩子,給孩子一個自己的空間,有一個自己獨立的世界,才是他未來最美好的樣子。

  • 給孩子一個擁抱,安撫情緒

2010年,美國杜克醫學院曾經有過一項相關的研究結論。

他們長期追蹤500個小嬰兒和孩子,觀察父母擁抱孩子的頻率,然後分為3個等級:10%的父母很少擁抱他們的孩子;85%的父母有時擁抱孩子;而只有6%的父母經常擁抱孩子。

30年後,研究人員重新評估那些孩子的心理狀況,發現那些被經常擁抱的孩子的心理健康狀況最佳,成年後情緒穩定、較少出現焦慮,幸福感也較高。

研究發現,孩子被擁抱時,大腦會分泌“催產素”,經常被擁抱的孩子,內心的安全感會更高,會覺得被信任。

10歲男孩和父母搶奪遙控器離家出走:孩子賭氣時,不妨抱抱ta

父母表示對孩子的理解和同情,讓他知道父母感受到了他的沮喪。

如果孩子情緒或者行為失控的話,冷靜地把他抱起來帶到一邊,讓他知道你會幫助他,而且會等到他先冷靜下來再說。

不要和孩子爭吵或者威脅孩子,更不能打孩子。

給孩子一個擁抱,讓孩子感覺自己是被愛著。這會讓孩子在未來的成長過程中,心理更健康積極。

所以,父母無需擔憂過多的擁抱會寵壞孩子。

  • 給孩子一句回答,關注孩子

當孩子賭氣的時候,我們會覺得孩子很任性,總是因為一點小事就和自己賭氣。

我們先找出孩子心理不舒服的原因,重點關注孩子的情緒。

閨蜜曾跟我們講過自己小時候,因為母親不讓看電視而和母親賭氣,然後自己不肯和父母說話。

媽媽卻走過去,抱著她說:“我知道你很傷心,你想看電視,讓我告訴你為什麼不能長時間看電視。”

“寶寶,媽媽知道你心理不好受,因為媽媽也曾特別愛看電視,但是我現在就知道為什麼不能長時間看電視了。”

當媽媽這樣說了之後,她明白了母親的良苦用心,不但沒有生氣,還知道了父母一直都在愛著她。

10歲男孩和父母搶奪遙控器離家出走:孩子賭氣時,不妨抱抱ta

溫和的說話方式會讓孩子覺得父母理解他,會讓孩子感到安心。

告訴孩子,我們不可能得到我們全部想要的東西。我們每個人都會有不如意的時候,最重要的是朋友們可以在一起遊戲。

04

約翰·戈特曼曾說過:

最好的教育源自內心,體現在日常生活中的每時每刻。孩子的每一次激動、悲傷、憤怒或者害怕,你都要陪伴他們度過。為人父母其實就是要在孩子最需要你的時候以他最需要的方式去幫助他。

最好的教育源自內心,體現在日常生活中的每時每刻。孩子的每一次激動、悲傷、憤怒或者害怕,你都要陪伴他們度過。為人父母其實就是要在孩子最需要你的時候以他最需要的方式去幫助他。

父母需要陪伴孩子走過人生中最美好的一段路,這段路雖然會有一些艱難險阻,但是父母對孩子的關注和尊重,才是這條路上最美的風景。

10歲男孩和父母搶奪遙控器離家出走:孩子賭氣時,不妨抱抱ta

世界上沒有完美的小孩,也沒有完美的父母,更不可能有完美的教育。

我們在不苛求孩子,不苛求自己,也不和孩子之間產生情緒較量的同時,尋找到一個解決親子關係的平衡點,尊重和理解孩子。

陽光正濃,歲月靜好。

平和地面對親子關係,平和地面對未來。

-END-

作者丨一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