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2 我的家乡:宜城市郑集镇潘河村,她真的变得更美了...

我的家乡在湖北宜城市潘河村,她东靠207国道,一条高速公路从村子旁边穿过,全村仅有千余人口,耕地面积少,没有工厂或者是开发,村里的人们还是靠种植水稻、油菜、小麦和玉米这些农作物生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我的父母就生活在这个村子里。

我的家乡:宜城市郑集镇潘河村,她真的变得更美了...

这是我们的村委会,一排颇具特色的平房分两部分,一部分是村医务室,另一半是村委会办公室,全村老百姓的大事小情都装在这里。

我的家乡:宜城市郑集镇潘河村,她真的变得更美了...

这幅画是村里文化墙上最醒目的一幅画,以种地为主的村子,有幅农耕图,倒很是贴近生活。

我的家乡:宜城市郑集镇潘河村,她真的变得更美了...

村里的大舞台。用途是开群众大会或者晚上放露天电影的场地,会和电影都很少,现在成了晚饭后那些时髦大姐们跳广场舞的地盘,旁边还有一些健身器材,大妈大叔们吃过晚饭,会来这里扭扭脖子,扭扭屁股,聊聊家长里短。

我的家乡:宜城市郑集镇潘河村,她真的变得更美了...

村口的公共厕所,小房子设计的很有特色,厕所已经投入使用大半年了,据说也没有人去专门的管理,但里面保持的非常干净。农民自家的厕所也都由原来的旱厕改成了水冲式厕所,再也不闻过去漂在村子里的那种怪味了。

我的家乡:宜城市郑集镇潘河村,她真的变得更美了...

村里的文化墙,字写的很不错。

我的家乡:宜城市郑集镇潘河村,她真的变得更美了...

房子和房子之间过去杂草丛生,现在修了砖铺的小路,剩余空闲的地上有的成了小菜园,有的种上了果树,再过几年,树结果实,咬一口,清甜,一个美滋滋。

我的家乡:宜城市郑集镇潘河村,她真的变得更美了...

村民杀年猪的地方。过年杀年猪的季节北风凌冽,专门在这里砌了堵墙,好给杀猪佬一个遮挡风雪的地方。

我的家乡:宜城市郑集镇潘河村,她真的变得更美了...

村子里最大的一口鱼塘,看似风平浪静,其实水下生机盎然。进入腊月,下网捕捞,肥美的草鱼欢跳,买回家,或腌或晒,或炖或煎,过年最平常也最让人欢喜的下酒菜。

我的家乡:宜城市郑集镇潘河村,她真的变得更美了...

门前晒玉米的房子是我的家,房子是13年翻盖的,前面是门楼,中间是院子,后面是两层半的楼房。姐姐已经出嫁,我也基本上生活在城里,但这里永远是姐姐和我心里最温暖的那个“家”。

我的家乡:宜城市郑集镇潘河村,她真的变得更美了...

波浪形的石径小路,也挺好看的。

我的家乡:宜城市郑集镇潘河村,她真的变得更美了...

在村边排水沟发现了好多这样的东西,这种东西叫“石磙”,是碾压农作物用的,现在机械化生产程度越来越高,基本上用不上了。她是用水泥浇铸的,过去村子周边经常见到,砸不烂、搬不动,我挺喜欢出这个主意的设计师,这东西放这还真挺好看的。

我的家乡:宜城市郑集镇潘河村,她真的变得更美了...

那个黑色的造型乍一看是条轮胎,走近细看里面还就有一条轮胎,旧轮胎当内衬,再在外面用砖和水泥勾画出轮胎的模样,简单而坚固,也算废物利用,变废为宝了。

我的家乡:宜城市郑集镇潘河村,她真的变得更美了...

一大片荷塘,年底家家户户杀年猪以后才会挖莲藕,莲藕炖骨头,大部分时候只有来客人了才会做这道硬菜。

我的家乡:宜城市郑集镇潘河村,她真的变得更美了...

现在是玉米收获的季节,隔壁大妈在整理装玉米的袋子。

我的家乡:宜城市郑集镇潘河村,她真的变得更美了...

村子旁边小小停车场,没有划线,但你绝对不用担心被贴罚单。

我的家乡:宜城市郑集镇潘河村,她真的变得更美了...

稻穗已经弯下了腰,预示着谷粒饱满,再过十天八天就可以开镰收割,又是一个丰收的好年景。

我的家乡:宜城市郑集镇潘河村,她真的变得更美了...

稻田的排水沟。随着环境的转好,水里有一些小鱼苗在游动,晚上还有村民出来钓黄鳝。

我的家乡:宜城市郑集镇潘河村,她真的变得更美了...

地头长出来的南瓜,这棵南瓜苗明显不是人们刻意种在这里的,不知道从哪来的一棵种子,就地生根发芽,也接出了果实。

我的家乡:宜城市郑集镇潘河村,她真的变得更美了...

村民家门口晒的玉米,黄灿灿的。

我的家乡:宜城市郑集镇潘河村,她真的变得更美了...

这就是我的家乡,也是我的心灵家园,疲了累了,回到家里,吃老母亲做的家常菜,菜还是和小时候一模一样的味道。当城市还灯火通明的时候,小村庄已经慢慢的静了下来,出来走走,抬头看看满天的繁星,心霎时间也会安静许多。

甜甜的睡一觉,早起,迎着初升的朝阳,再奔赴远方喧嚣的城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