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2 種稻養龜的年輕人

本網記者 盧靜 通訊員 餘傑

金秋十月,五穀豐登,瓜果飄香。10月21日,在南縣烏嘴鄉一片寬廣的稻田裡,回鄉創業青年蘇建新正在目測結穗情況,今年600多畝生態稻田,預計產量可達35萬公斤;第一批食用龜正式上市,全年產量可超過10萬公斤,價格和銷售都不錯,豐收成色十足。

從2012年回鄉創業,流轉70畝土地發展生態農業,到2014年觸電電商銷售寵物龜,再到如今帶領200多戶村民創業;從最開始養殖3個品種的烏龜,到成立擁有70多種國內外名貴品種的中國名龜文化博覽中心,蘇建新用了7年時間。

醫學院高材生返鄉當“新農民”

有一句歇後語,蕎麥田裡捉烏龜,十拿九穩。蘇建新記得,當地60多歲的老人曾告訴過他,過去在南縣的冬季,將田野裡的禾把子拎起來,底下就藏有烏龜。“80後”的蘇建新,畢業於湖南師範大學醫學院藥劑專業,曾在長沙某醫院任職。2012年,有了一定積蓄的他返鄉,開始追逐他的“龜趣”夢。

烏嘴鄉屬於洞庭湖沖積平原,土地肥沃,但因產業單一,過去村民多數以外出務工為主。剛開始,兄弟兩人流轉了70畝地養殖烏龜。蘇建新走訪三仙湖、麻河口等周邊有養殖烏龜傳統的鄉鎮,老一輩農戶告訴他,過去這裡是中華草龜、中華鱉的繁育生息之地,這更加堅定了他養殖烏龜的信心。

蒐集一些信息後,蘇建新發現,由於野生龜鱉逐年減少,養龜戶老齡化,技術落後,銷售途徑閉塞,龜鱉養殖經營處於萎縮狀態。膽大心細的他敏銳地發現了商機,決定走規模化產業化路線,做大做強南縣稻龜產業。

“現在,南縣、漢壽、安鄉、荊州、武漢等地養殖戶給我們公司供應常規品種的龜苗,我們的高端觀賞龜苗來自浙江、廣東、海南等地養殖戶。”蘇建新介紹,兄弟二人成立了湖南呈寶龜類繁養公司後,規模逐年擴大,業內名氣越來越大,如今供應客戶有300多家,年收購龜苗400多萬隻。

龜寵成“網紅” 年銷售上千萬元

“各位龜粉寶寶們,現在給您看到的是一款金線草龜,很漂亮,活力四射。”在公司的電商部,一名90後工作人員正在用手機在淘寶上直播。蘇建新說,民間有觀賞龜鎮宅、招財的說法,加上好飼養好打理,深受學生族、年輕上班族的喜歡,“90後”和“00後”群體是主要的客戶。

2014年,為了打開烏龜的銷售市場,蘇建新決定走電商銷售路線,考慮到運輸成本和人才招聘方面的因素,開始時蘇建新將電商銷售基地建在長沙,每天將龜苗打包通過南縣貨車運送到長沙。2015年年底,“南縣草龜”“南縣中華鱉”成功註冊為中國地理標誌證明商標,在兩塊金字招牌的帶動下,2017年開始,蘇建新的稻龜產業得到飛速發展。眼看著烏嘴鄉的基礎設施建設一天一個樣,南縣的稻蝦產業蓬勃發展,各方面日益成熟,2018年11月,蘇建新將電商銷售基地搬回了南縣。

“原本擔心招聘不到電商人才,現在電商部的16名工作人員,全是本地年輕人。”蘇建新說,電商部部長劉星,曾在廣州從事電商行業,年底回鄉時發現本地也有電商平臺,且工資待遇和長沙等城市不相上下,於是她果斷地留在家鄉,挑起了網售的重擔,如今在網絡上銷售最火熱的龜寵多達50多個品種,三個淘寶賬號粉絲量達到5萬多人,淘寶銷售額今年已經達到2000多萬元。

帶領鄉親致富 爭當鄉村振興排頭兵

烏龜對生長環境要求很高,烏龜的排洩物又是上好的有機肥。聯想到南縣正在發展稻蝦共生產業,蘇建新突發奇想,稻田裡養殖烏龜,會有更大的收穫。

蘇建新的想法和思路得到了縣農業農村局的關注,在專家們的幫助下,2017年,在不打農藥、不施化肥、輔以太陽能滅蟲燈等科技設備的情況下,公司陸續流轉了600畝土地,發展稻龜共生產業,第一年投放龜苗20萬隻。

如今3年過去了,烏龜平均每隻長到了0.5公斤以上,大獲豐收。9月23日,以“我來扮禾慶豐收”為主題的中國農民豐收節南縣會場,就在蘇建新的公司基地舉行。

“自己富了不算富,只有大家都富了才叫富。”蘇建新是這麼說的,也是這麼做的。為了進一步擴大規模,公司修建了12000平方米高標準龜苗馴養池,開展工廠化養龜。興建了144個水泥池,每年培育龜苗400萬隻,解決了60多名周邊群眾就業,每年有370戶貧困戶參與公司分紅。

2018年,公司成功納入省級田園綜合體項目建設。今年年初,公司修建的以龜為主題的親子主題樂園龜趣園正式對外開放,為遊客提供龜主題的親子活動、傳統民俗文化、農耕文化、戶外拓展、手工益智DIY等體驗服務項目。園區內除了遊樂設施,還建設了中國名龜文化博覽中心,收集了來自世界各地的70多種烏龜,形態各異,趣味橫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