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1 漯河这条巷子竟然明朝就有了!你知道在哪儿吗?

“这条巷子大概形成于大明洪武元年(公元1373年)至明朝永乐十五年(公元1417年)。”10月19日,说起漯河市的安巷,70多岁的老漯河人乔聚坤告诉记者,当时山西洪洞大槐树各姓人家移民各地,其中有一群移民来到了这条巷子,全是安姓人家。久而久之,大家就称这条巷子为安巷,一直到现在。

漯河这条巷子竟然明朝就有了!你知道在哪儿吗?


安巷呈南北走向,北临海河路,南接黄河西路,长350米左右,宽窄不一。走进安巷,墙壁上的浮雕让人眼前一亮,满眼的白墙灰砖,为整条街巷增添了古色古香的韵味。

乔聚坤是个地地道道的郾城人,从小居住于此,见证着巷子的风雨变迁。“据历史记载,在明朝时期这条巷子还出过两位姓安的举人,一个文举人、一个武举人。过去,这条巷子里还有两个牌坊,但在国民党修工事期间全部毁坏,现在不见踪迹。”乔聚坤向记者回忆。

漯河这条巷子竟然明朝就有了!你知道在哪儿吗?


如今,走在安巷,是温馨、宁静的,也是极为闲适、惬意的。“听老一辈人说,我们安姓的人是迁移到这里的。一条巷子的人都姓安,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依旧很和谐,邻里之间的关系很融洽。”安先生说,老巷子经历过沧桑岁月的洗礼,也见证着一个时代的发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