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8 基洛夫級巡洋艦防空能力僅051C驅逐艦水平,是俄海軍衰敗縮影

基洛夫級巡洋艦防空能力僅051C驅逐艦水平,是俄海軍衰敗縮影

“基洛夫級核動力戰列巡洋艦”僅有一艘還在使用狀態,就是圖片上的“彼得大帝號”但它與現代大型戰艦相比確實已經落後很多了!實事求是的講它從理論上已經不適宜現代戰爭的要求了,如果它還不利用現在艦體還算結實的這個時間進行升級改造,估計8年內最多10年後就退役了。

基洛夫級巡洋艦防空能力僅051C驅逐艦水平,是俄海軍衰敗縮影

當年北上時讓東亞所有海軍緊張的“伏龍芝號”成了這幅模樣!長期得不到維護保養到了報廢的邊緣。

基洛夫級巡洋艦防空能力僅051C驅逐艦水平,是俄海軍衰敗縮影

好漢不提當年勇呀!

原則上來說:“基洛夫”這種排水量25000噸的大型戰艦建造用鋼板質量高、材質厚、施工標準高...可以使用40年左右的時間,但前提是得到了有效的保養和維護才行,但“基洛夫級”在蘇聯解體後一直都沒有進行過像樣的大修,整體狀況較差,首艦“基洛夫號”已經退役了,“伏龍芝號”(拉扎列夫海軍上將號)和“加里寧號”(納西莫夫海軍上將號)都在趴窩,等待升級改造,只剩下“彼得大帝號”(安德烈波夫號)還處於較正常服役狀態,它沒趴窩是因為它是“基洛夫級”的最後一艘艦,在1989年下水的,但是在最後的舾裝過程中蘇聯解體了...然後它就一直待在舾裝碼頭,直到1998年它才完成最後的舾裝工程服役...只不過是艦齡相對的年輕,狀態相對的好一些罷了。

那麼,目前的“彼得大帝號”戰鬥力如何呢?從它現有的裝備水平來看充其量維持在1990年代初的水平,與世界最先進水平相比已經落後了20年左右時間!落後的原因就是在它1998服役後就沒有進行過較大的升級改造。

“基洛夫級”通常被認為是戰鬥力爆表的!比如說:是核動力具備了“無限航程”,艦上的武器裝備密集,防空、反艦、反潛、對岸攻擊...均非常的強大,但這個強大指的是它在2000年前的強大,到了現在就表現為外強中乾。

基洛夫級巡洋艦防空能力僅051C驅逐艦水平,是俄海軍衰敗縮影

“彼得大帝號”發射S–300F遠程防空導彈,蘇聯研製的S–300有三個分支型號,由不同的軍種使用,S–300V是陸軍方面軍所屬野戰防空型、S–300P防空軍國土防空型、S–300F是海軍大型戰艦上的區域防空型。

基洛夫級巡洋艦防空能力僅051C驅逐艦水平,是俄海軍衰敗縮影

從圖片裡來看S–300F的發射機械裝置非常複雜!就是“左輪手槍”那樣的轉動式單枚發射(光榮級那樣),發射系統非常龐大、通用性不好,根本不能共架使用...並且只能安裝在排水量超過6000以上的戰艦上,遠不及美軍的MK–41型和我軍新一代垂直髮射器輕盈、共架性能好!

基洛夫級巡洋艦防空能力僅051C驅逐艦水平,是俄海軍衰敗縮影

S–300F剛服役時採用老式的“頂罩”多普勒雷達制導(橙色箭頭),有效探測距離和探測精度都很差,只能引導S–300F早期型號攔截90公里外的目標,“基洛夫級”的前三艘在前艦橋和艦艉建築最高處安裝了兩部“頂罩,達到360°方位掃描。

基洛夫級巡洋艦防空能力僅051C驅逐艦水平,是俄海軍衰敗縮影

而“彼得大帝”號服役時前艦橋是的那部“頂罩”更換成了30N6E1型(墓碑)相控陣雷達,其綜合性能要大大超過“頂罩”雷達,達到了防空軍S–300P的2000年版本火控雷達的水平...該雷達是艦載“裡夫–M”防空系統的一部分,只生產了三套,其中的兩套在2002年被我國購買,安裝在了051C型驅逐艦上,剩下的一套安裝在“彼得大帝號”上了。

基洛夫級巡洋艦防空能力僅051C驅逐艦水平,是俄海軍衰敗縮影

051C型驅逐艦上的“裡夫–M”系統的30N6E1可摺疊式相控陣雷達和最新版本的S–300F導彈...這也說明俄軍的“彼得大帝號”的防空水平只相當於我軍051C驅逐艦的水平,遠不及我軍更新型的052C/D、052D改,更不要說055型驅逐艦了。

基洛夫級巡洋艦防空能力僅051C驅逐艦水平,是俄海軍衰敗縮影

軍迷們對於“基洛夫級巡洋艦”談資最多的就是巨大的P700/SS–N–19巨型反艦導彈,該導彈超音速飛行、射程550公里,750㎏的黑索金高爆戰鬥部只需一枚就可以毀傷萬噸級別的戰艦,要不然北約為啥給它起名:海難?

P700導彈在上個世紀80年代的時候確實是先進的反艦導彈,因為那個時候“宙斯盾”這種先進的防空系統正在研製當中,當時雖然有艦載遠程防空雷達和導彈,但是火控系統落後反應很慢,只能對抗“亞音速反艦導彈”對抗P700則很困難,因為它是超音速飛行,火控系統的運行速度不足以在極短時間將它的數據解析出來,等結果出來了導彈也近在眼前了再使用武器攔截已經不趕趟了!所以,P700導彈在那個年代是北約海軍恐懼的武器。

基洛夫級巡洋艦防空能力僅051C驅逐艦水平,是俄海軍衰敗縮影

“基洛夫級”的SS–N–19巨型反艦導彈發射器,據說俄海軍要把它更換成“俱樂部”系列。

但到了21世紀角色互換了!現代戰艦的探測/火控雷達在高速計算機的管理運行下,P700導彈再想突破艦隊防禦已經是非常困難的事情了,因為它是高彈道飛行的導彈,也就是說:它發射之後迅速的爬高到萬餘米高空,在衛星或者其它裝備的中繼下沿著基本固定的彈道飛行,到了末端才降低高度攻擊敵艦船,說白了就是從高空砸向目標艦,這種攻擊方式在現代看來已經非常的落後了!因為高彈道飛行不論有多快都是固定彈道,以現在的大型相控陣雷達的精確探測/跟蹤能力,會在幾百公里之外就發現了它的飛行軌跡,在100公里外使用艦載遠程防空導彈將它精準的統統擊落。

基洛夫級巡洋艦防空能力僅051C驅逐艦水平,是俄海軍衰敗縮影

美軍的“宙斯盾”雷達和“標準”系列導彈、我軍的364系列相控陣雷達和海紅旗–9系列導彈,都具備擊落P700導彈的能力。

通過上面對“彼得大帝號”的最主要兩種武器的粗略介紹,就已經知曉“基洛夫級巡洋艦”已經失去了所有“紅海軍”的榮耀!成為了一型落後的武器裝備,陳舊落後的裝備適應現代戰爭的能力變得越來越差。

基洛夫級巡洋艦防空能力僅051C驅逐艦水平,是俄海軍衰敗縮影

目前俄羅斯海軍處於青黃不接的狀態已經很多年了,目前只具備建造排水量4000噸以下的水面艦艇能力近乎淪為近海海軍,為了不在這樣沉淪下去,在沒有能力建造大型戰艦的情況下,俄海軍只能對包括“基洛級”在內的蘇聯時代戰艦進行延壽,目前要對“伏龍芝號”和“加里寧號”進行升級改造,但由於資金的嚴重缺乏遲遲沒有動工。

實事求是的說,改造“基洛夫級”這樣25000噸的大艦沒有20億美元的資金根本開工不了!要更換反艦導彈(升級為俱樂部系列導彈),更換雷達、電子裝備,更換核反應堆燃料棒...這些都要花費巨資,而這兩艘老艦的艦體長期得不到維護已經出現了腐朽的現象...即便是讓它們“枯木逢春”它們還能服役多久,也不知道它們“尚能飯否”?與其這樣不如花20億美元建幾艘新型的常規戰艦更有數量優勢、更能發揮出戰鬥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