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3 進口車降關稅誰受益?不是進口品牌,結果你絕對想不到!

降低進口車和零部件關稅給國內汽車行業帶來的影響絕對不是單純的“車市價格戰”和“互相擠壓的零和遊戲”可以概括的。

5月22日下午,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發公告稱,自2018年7月1日起,降低汽車整車及零部件進口關稅。

進口車降關稅誰受益?不是進口品牌,結果你絕對想不到!

自2018年7月1日起,將稅率分別為25%、20%的汽車整車關稅降至15%,降稅幅度分別為40%、25%;將稅率分別為8%、10%、15%、20%、25%的汽車零部件關稅降至6%,平均降稅幅度46%。降稅後,我國汽車整車平均稅率13.8%,零部件平均稅率6%。

中國降稅,全球汽車股市各有喜悲

降低關稅被認為首先是對進口車企的重大利好,其次將對自主品牌和合資品牌造成衝擊,這一政策立刻反映到了全球股市上。

進口車降關稅誰受益?不是進口品牌,結果你絕對想不到!

歐洲股市汽車板塊以超過1%的漲幅創下近4個月以來的新高,併成功領漲歐股。其中,出口中國市場車輛最多的德系品牌中,寶馬股價上漲1.5%,戴姆勒漲幅1%,大眾漲幅0.7%。美國汽車股開盤後也集體走高。盤初道瓊斯汽車指數漲約0.9%,通用汽車漲1.2%,特斯拉漲1.2%,福特漲0.4%,菲亞特克萊斯勒漲超2%。

但這一局面迅速轉化為高開低走,最終寶馬收漲0.67%,戴姆勒收漲0.59%,大眾收跌0.17%。而美股的反應更為明顯,尤其是特斯拉,不僅回吐了盤初漲幅,更是轉而下跌,收跌3.33%,通用汽車收漲0.5%,福特收漲0.09%。

進口車降關稅誰受益?不是進口品牌,結果你絕對想不到!

而國內股市則是在降稅政策面前持續大增,5月23日開盤,滬深兩市指數微跌,但汽車概念股大漲。汽車行業板塊漲1.58%,甚至出現了多家漲停。

究其原因,是因為對進口車降關稅,受益最大的,其實是自主品牌。

為什麼說自主品牌才是最大的贏家

眾所周知,我國在汽車行業之初,確切的說是整個製造業起步的環節,都採用的“市場換技術”的政策。也就是要解決從零到一的問題:利潤可以歸外方,但產業鏈和技術我們要拿到手,同時催化一批國內廠商;在國內產業鏈完善之後,就會出現國內產品過剩的情況。

進口車降關稅誰受益?不是進口品牌,結果你絕對想不到!

這也是國內自主品牌的現狀,這兩年快速崛起的自主品牌迅速的擠佔了合資品牌的生存空間,在手上已經掌握大部分要害技術的同時,已經有了完善的市場化。但想要進一步發展,一方面除了自行研究,另一方面則是要進一步“開放”來換取更多的技術。

進口車降關稅誰受益?不是進口品牌,結果你絕對想不到!

這也是此次“降關稅”背後有意思的一點:我開放我的市場,但你能否滿足我國內的需求?面對世界第一大市場,任何一家企業擴大產能都是一件充滿巨大風險和誘惑的行為。

這也導致國內市場接下來的變化絕對不是單純的“車市價格戰”和“互相擠壓的零和遊戲”可以概括的。

進口車降關稅誰受益?不是進口品牌,結果你絕對想不到!

降低進口車關稅一定程度上的確對進口品牌是利好,但進口車相對小眾的車型和相對高端的市場換來的是對中國汽車產業整體的一個關卡和機遇。這對國內汽車產業來講,除了進一步優勝劣汰外,更是給現在發展出色的自主品牌創造了一個躍上更高發展級別的機會。

對外國品牌來說,在國內的合資品牌將會被進一步擠壓,結合此前國內的政策不僅可能出現國內獨資品牌,更有可能出現更多外資品牌和自主品牌在更深領域和更深模式的合作。

進口車降關稅誰受益?不是進口品牌,結果你絕對想不到!

國內汽車行業在這一關鍵節點將會出現更多的合資零部件企業,背後則是自主品牌進一步吸取外國技術並促進自身發展。這也會將國內汽車產業乃至製造業更深的與世界其他經濟體綁定。

這不僅是擴大影響力,更是中國汽車產業走向世界的契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