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2 国考行测68分,申论67分,入职国税啦!

时近九月,2018年省考的硝烟已经散去,2019年国考的大幕静待开启。回望每一年的国考,那2张试卷,1次面试,就可以把一个人捧得很高很高,也可以把一个人摔得很惨很惨。但,这就是战争,残酷的战争!汪国真说,“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对于我们来说,既然选择了考公,便只会不舍昼夜。

国考行测68分,申论67分,入职国税啦!

楼主参加且仅参加了4次国考,2次上岸,2次未进面。回首这几次国考,每一次都会从贴吧得到新收获。楼主自认跟吧里的考公牛人还相差甚远,不才将自己的国考心得做一总结以回报贴吧,同时希望大牛批评指正,以免误人子弟。

一、国考经历

第一次,行测68,申论67,总分135。第二次,行测70+,申论60+,总分130+。第三次,行测70+,申论40+,总分110+。第四次,行测60+,申论60+,总分130+。

在此做一声明,不论楼主的行测成绩,还是申论成绩,跟公务员吧里那些行测75+甚至80+、申论65+甚至70+的诸多牛人相比,都谈不上高。所以楼主不敢妄谈自己有什么经验,只是把楼主这几次国考的心得分享出来,仅供考友参考。有不到之处,还望大牛多多批评指正,以期向大家还原最真实的国考,帮助更多的吧友上岸。

二、备考心得

前两次国考时都是应届生,准备的时候心态比较放松,没有总结什么心得。最近这两次国考是楼主初次上岸几年后参加的,比起上学时心智成熟了许多,也投入了大量的精力,总结心得就是做到“四个一”:

1.一种谁与争锋的气魄。既然选择了国考,选择了这个职位,就要对自己有足够的信心。贴吧里常有这些现象:报考某部委,比例很高,发帖求安慰;每天关注报名人数,频开水贴进行直播;进面后人肉对手,再次开帖求安慰。试问,如果你报考职位比例很高,如果对手很强,你就不考了吗?与其在贴吧上寻求大家的安慰,自欺欺人,倒不如把有限的时间用在做题上。楼主报名后,就只有一种心态:这个职位楼主一定要努力考上,即使考不上,也要给对手造成很大的威胁。楼主上学时喜欢看《足球小子》,里面大空翼所在的南葛队队员在赛场上经常会喊“让他们见识一下南葛队的真正实力!”在国考的赛场上,不需要胆怯,不需要任何人的安慰,需要的只是自己一颗强大的内心,是“放马过来吧”的一种霸气。有了这种霸气,在遇到瓶颈时,我们才有突破的勇气;在走进考场时,我们才有必胜的底气。

2.一种坚韧不拔的意志。考研时,同学对楼主说,考研就是一场漫长的马拉松,跑道上只有你自己,没有鲜花,没有掌声,你不知道自己的位置,也不知道对手的情况,开始时你会精神十足、信心百倍,慢慢地,你的耐心一点点被磨掉,信心一点点的消失,许多人会逐渐选择放弃。考研如此,国考又何尝不是呢?报名的时候人数有100多万,到交费的时候会少一些,考试的时候又少一些……在整个国考的备考过程中,楼主一直牢记这样一句话“成功和失败看似很遥远,其实却仅有一步之遥,这就是在最困难的时候,你是选择咬牙坚持还是无奈放弃?其实我们所需要的就是一种坚韧不拔的意志。”

这点在楼主准备面试时感触颇深。在准备面试的一个多月里,楼主每天坚持背十八大报告,看人民日报,练真题,不夸张的说,每天中午坚持上YY或者看报纸,困了用凉水洗把脸,实在熬不住了躺下来歇20分钟,每天晚上做梦都是背报告、评论、答案,每天早起头都是晕晕沉沉的。这段时间,身体严重透支,体重降了近10斤,但楼主硬是咬牙坚持着,当得知自己通过面试的一瞬间,绷紧了一个多月的神经倏然放松,身体似乎一下子跨了。

3.一种精益求精的追求。上大学时喜欢玩《大话西游》,里面北俱芦洲土地的一句话用在国考再恰当不过——“能来到北俱芦洲的人一定不是泛泛之辈”。同样道理,敢报部委的人都不是平庸之辈,没有两把刷子,更进不了面试。YY上一位考友的签名“最恐怖的事情是比你优秀的人比你更努力”,时时刺激着楼主的神经。就是在这样的压力和动力下,楼主(笔试)把真题做了一遍又一遍,(面试)把十八大报告里面的常用词句背了一遍又一遍,确保对国考常见题型、常用技巧了然于胸,确保对妙语佳句信手拈来。因为楼主始终信奉这样一个理念:如果自己尽了最大努力,结果失败了,那是技不如人,输得心服口服;而如果是因为努力不够、功夫不到家而输给对手,是多么憋屈的事情!我们既然比不了别人的天赋,那就以辛劳的努力来弥补,勤能补拙是我们战胜对手最好的资本!

4.一种淡然处之的心态。从楼主上岸几年后再次决定国考,发现自己早已没有了昔日舍我其谁的霸气,有的只是患得患失的忐忑。“我一定要考上!可是这次我能行吗?”这种心态困扰了楼主很久,也一度影响了复习效率。楼主向同学打电话寻求帮助,同学只强调一句话“得之我幸,失之我命”。有时候我们不得不承认,国考靠实力,但在很大程度上也靠运气,报名、笔试、面试各环节都有一定的运气成分在里面。我们所要做的就是那句俗语:“做最好的努力,最坏的打算”。众所周知,应届生的考试成绩普遍比在职人员高,我想除了应届生年轻、脑子活以外,很重要的一点就在于大部分应届生不像在职人员那样十分看重国考,只是把它当成找工作的一种方式,心态比较放松,所以容易出成绩。国考最要不得的心态就是“想赢怕输”,最需要的心态就是“顺其自然”。当然,做到这一点很不容易,楼主最近这次国考之所以行测低于70分,就是因为压力过大,做题时瞻前顾后,以致于26道题没有做完。所以,把握好心态,降低期望值,我们或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国考行测68分,申论67分,入职国税啦!

三、行测心得

关于行测,我认为一是狂刷题,二是善总结,三是懂取舍。

一、狂刷题:题海战术,很有用。这个是练速度,每道题的时间不要超过一分钟。125个题,你速度快,自然先发制人(要做有质量的题。符合你考试特点的题目——所以把真题研究透是首要环节。(没有大量的题做基础,是很难的高分的,熟能生巧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二、善总结:行测题型无非那么几种,自己弱点优点,做几套真题就知道了。公务员考试复习教材一本就够了,重在精。一定不要好高骛远,要重在夯实基础,配合真题练习,才能稳步提升,取得高分。(总结很重要,所谓学而不思则罔,盲目做题不如不做题,要边做边总结,找规律,这样才能举一反三,培训班的最大作用也在这里)

然后针对弱点强化练习,各个击破。运算不行练运算,阅读不行练阅读。行测题大家也都知道,不难。很多甚至都是初中高中的知识。你大学都考上了,这种题目无非是时间久了,生疏了,用两个月强化训练绝对有好效果。

同时,在了解自己的优势弱势之后,正式考试的过程就要有个时间顺序排列,擅长做的题目和得分率最高的可以放在前面做,基本不会的可以放在后面。

三、懂取舍:这个是在考前,有的同学跟我说,我就是不会图形,我数学推理就是差,怎么学都不会,天生没有这个细胞。那好,你可以放弃其中比较难的部分,但是,放弃一部分的同时你得在其他部分中补回来。你有弱点就有优点,发挥优势,要把失去的分数抢回来。考试是残酷的,你死我活,也许仅仅是0.5分,但绝对是冰火两重天。

国考行测68分,申论67分,入职国税啦!

四、申论心得

申论考试时间是180分钟,根据8000字左右的材料进行分析、提出见解、并加以论证。申论能力来自长时间的积累,想在短时间内提高的难度很大,但抓住技巧可以保证申论不得低分。我觉得申论考试中最重要的是,脑中一定要有答题框架,并将框架反复运用、调试、总结,形成自己的答题套路。

现在申论阅卷中有“反模板”的倾向,因此考前背答题模板意义不大,说不定还会弄巧成拙。但另一方面,如果进考场前脑子里什么东西都没有,肯定会造成紧张情绪。所以我的建议是,反对模板、但脑中要有答题框架。

以申论作文“1+3+1”段落结构为例来描述这个框架。作文主要包括中心论点、分论点、开头、结尾四个要件,所拟标题即为中心论点。确定中心论点之后,从三个层面剖解中心论点得到三个分论点,三个分论点即为中间三段的首句,段中分别用理证、例证、对比论证等内容填充。首段快速引出中心论点,可以用比较小众但又普适的诗词或名言切入,尾段收束前文并回扣主题。这样的框架搭起来之后,很多内容可以从材料里来,真正需要自己写的文字并不多。

国考行测68分,申论67分,入职国税啦!

结束语

最后,送给学弟学妹们两句话。第一句是“相信自己”,只要辛勤付出就会有回报,因为认真复习并系统准备的人,大多数都考上了。第二句是“相信组织”,国家选拔公务员的机制是值得信赖的,因为大家普遍认为能考上的人,最后也都真的考上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