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6 新生兒發現聽力障礙後,家長該怎麼辦?

心理調整

由於政府職能的新生兒聽力篩查後服務工作未展開,因此在我國沒有真正意義的“聽障兒童家長心理疏導”工作,沒有相關專職的心理輔導師。當前從事類似工作的基本都是志願者,成員主要來自是以中國聽障兒童網和聾兒網為核心的“老家長”,這些“老家長”以自己的經歷為導線,通過講述自己心理復元體驗來幫助新家長渡過心理難關。

對於還沒有來得及享受寶寶降臨的喜悅,便落入一個未知黑洞的年青父母們,心理的困境是難以想像的!走出心理困境、擺脫心理黑洞不是一句兩句“安慰”就能夠做到的。但好在我們都曾經歷過!我們從十餘年的聽障兒童家長工作經驗中,總結出了一套切實可性的工作方法,讓許許多多剛墜入黑洞即接觸到我們的家長朋友,在極短時間內擺脫心理困境,儘快踏入為孩子開啟未來之門的路上。

篇幅有限,此塊內容將另闢文章書明,先分享一個路向:學習-充實-獲取希望-重啟未來;保持快樂-給孩子陽光!

二 診斷性聽力檢查

既對出生滿6個月,在3個月時聽力醫學評估定性為存在聽力問題的患兒;或新生兒聽力篩查漏篩後,發現聽覺、語言發育遲緩的患者,進行的全面聽力檢查,用以確診聽力損失類型和程度,為聽力評估和干預提供準確數據,並制定對應的聽力解決方案。

檢查內容: 客觀測聽、影像學檢查、主觀測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