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你為什麼選擇從事金融行業?

crazy曉彤


天閱商業評論TQ認為,選擇從事金融行業,很大一群人是因為本科或者碩博讀的是這個專業,順利成章找了這個行業的工作,也因此成為金融行業的從業者。至於為什麼選擇這個專業嘛,很多人大學填志願的時候看到“金”字就想到嘩啦啦的鈔票財源滾滾來,覺得這是個有“錢途”的行業,還有一部分人是因為家長的引導報了這個專業。

當然了,大部分人選擇從事金融行業是因為這個行業的待遇高於平均值,金融行業是個資金中介行業,主要功能是促進資金更有效的配置,這麼說可能有點籠統,有個笑話形容金融行業很貼切。一個小男孩問他的銀行家父親,為什麼銀行的錢不屬於他,他還能賺那麼多錢?他的爸爸讓他去銀行拿一塊肉,再讓他把肉放回去,這樣下來,雖然肉不屬於自己,但自己手裡粘了一層油,這就是金融業收益的來源了。

因此,有人說金融業不創造價值,工資高不正常,這是不正確的,促進資金融通,讓需要錢來投資的人最高效地得到錢,也為社會創造了價值,理應得到相應的報酬,為什麼金融行業工資會高於平均值呢?這就得從金融行業的核心資產說起。

金融業是輕資產行業,不需要昂貴的機械設備,租一間辦公室,每個人配一臺電腦就足夠了,最重要的資產是人,人力資本也是金融業最主要的開銷,因此,公司可以將大部分成本用來養活行業內優秀的人才。很多行業最重要的資本是機械或者其他費用,人的作用相比之下沒那麼重要,自然不會給人才付很高的工資,而是用來買更高端的機械設備。因此,和金融業類似的人力資本佔比較高的行業待遇普遍比較好。


首席投資官


我原本沒打算進入金融業。我只是“誤入”金融業。

其實在上大學時我選擇的專業是工業企業管理。學這個專業主要是為了為以後的發展打個基礎,因為無論是在一些製造業任職做管理層還是自己將來做生意都需要懂點企業管理的知識。

企業管理這樣的班級中的學生絕大多數都是男生,我記得當時班中只有3個女生。這與那些女生成群的財會班形成強烈的反差。在幾十年前上企管班的人大多是為以後在企業當個領導做個準備。

令我沒有想到的是——我後來既沒有成為企業領導,也沒有經商。我居然進入了證券業。

我大學畢業後手上有了點錢,就開始了炒股。為了炒股我自學了大量的金融方面的書籍,並且在股市上小有所獲。由於我經常混跡於股市,對證券公司的人比較熟悉。他們西服革履的每天忙碌於電腦行情面前,在當時給我這樣的小青年一種高大上的感覺。

20年前證券公司的從業人員收入待遇非常豐厚,據說當時營業部掃地的大媽都月入5000元以上。5000元在那個年代絕對不是個小數字了。當然了,最重要的不是這些。

有一次我妻子突然問我:"你既然這麼喜歡炒股,又認識這麼多證券公司的工作人員,為什麼沒有想過進入證券公司工作呢?“

這句話令我怦然心動。於是半年後我就進入了全國有名的一家大證券公司開始了我的金融行業生涯。

說實在的剛入職時還是很興奮的,穿上戴著本公司徽章的西服,內著白襯衫。看著一副精英的樣子。看著很酷,實則不然。幹起來才發現這個行業遠沒有以前想象中那麼”高大上“。在金融行業中要想出人頭地也是要付出艱辛的努力,並且還要上天眷顧送你一身的好運氣才行。金融行業中的人絕大多數也都是碌碌無為的。在金融行業賺到大錢的真的都是鳳毛麟角的少數人。

現在回顧我當初會選擇金融行業實在是對金融行業的錯誤解讀——以為金融行業高大上!

其實金融行業全稱是金融服務業,是地道的真正的服務行業。服務行業中無論是老總還是員工都是依賴服務於客戶才能賺到錢的。在當今”客戶才是上帝“的時代靠客戶的臉色吃飯顯然是臉難看、飯難吃的。


孟可的思想空間


我為什麼會選擇金融行業?

仔細想了想,最主要的原因要歸結於幾點:

一是國家政策。2000年~2010年這段時間的一波金融熱潮,國家鼓勵大力發展金融,並實行開放自由的監管政策,各種金融新生態出現,金融方面的人才缺口很大。因此國家大力宣傳,讓LZ覺得,學金融,沒錯的。

二是莫須有的高大上。影視電視書籍中,對於金融的闡釋,一向是高樓大廈、燈紅酒綠、一本萬利、鬥智鬥勇、美女如雲、各種閃耀標籤,可以說,以上種種塑造,給大眾留下了金融就像是成功的代名詞一樣的印象。沒有人不渴望成功,人們自然而然覺得,進入金融行業,就等於成功了一半。於是自然而然蜂擁而入金融行業。可以說,這種莫須有的高大上形象的塑造,直接擊中了LZ內心最真實的需求——渴望成功渴望美女渴望暴富。(題外話——事實上,進入金融行業之後,你才會發現這裡面真的一點都不高大上)

三是物質誘惑。金融行業的薪資水平在火的時候確實超出了平均水平,月入上萬輕鬆隨意。這種誘惑,就像前幾年的網絡寫手暴富,現在的直播暴富一樣,很吸引LZ的。

四是金融專業的門檻極大降低。金融的大火,帶動了教育界金融專業的大火,各類資質不等的大學都開設了金融學的相關課程與專業,並且文理兼收,加上擴招政策,可以說,只要你成績不是太差,基本都可以讀到開設了金融學專業與課程的大學。

四是金融行業的就業門檻極低。銀行從業、證券從業、基金從業(難一點),隨便一考就能過,過了就能進入金融行業,這是傳統金融行業的現狀(當然,金融要精,非常難,這點毋庸置疑,這裡只說最普遍的情況),近十幾年互聯網金融大火,各類互金公司與產品出現,衍生了許多與新生職業,運營、策劃、編輯、寫手、SEO、推廣、產品、風控、教你運營、教你策劃、教你編輯、教你SEO等等職業,而這些職業並未有任何門檻,可以說,只要你不傻不懶,任何職業,經過一段時間經驗的累積與學習,你都可以入門。入門了,不管你乾的是什麼活,至少在不懂內情的人看來,那不就是進入金融行業了?哦,忘記說了,LZ就是一個金融專業出身的歷任運營、策劃、編輯、寫手等職業的金融產品狗。


無限鏈想


一、金融行業是一個極度撈金的行業,俗話講得好: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

二、金融行業是一個具有挑戰的行業,能夠促使自我不斷提升,遠離沉淪。

三、金融行業是一個很有前景的行業,博大精深,意味深遠,值得介入。

四、金融行業是一個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行業,走到哪裡都實用。

五、金融行業是一個宏觀與微觀高度融合的行業,有利於正確自己的三觀。


慕楓BIA言


通俗的說,生活中的柴米油鹽醬醋茶都會涉及錢,你的衣食住行都離不開錢,那你要怎麼用你的錢,把錢用在刀刃上?這就需要你有一點理財知識啦。做一定的理財規劃,你的收入、支出才會更加的明細,你才能做出長遠的金融計劃。 筆者目前還是一個學金融的在讀大學生。一路學來,明白了國家的稅收就是社會資源的再分配,明白了國家的宏觀調控是規避金融危機的有利武器,明白了市場萬能及市場有效都是在宏觀微觀裡的故事,現實社會中根本不存在。認真學習經濟學,你會明白,經濟發展推動上層建築,如果我們國家的經濟發展出問題,那麼一切的教育、醫療、基礎設施、民生、三農、稅收等一系列問題都得不到解決,因為任何事物的發展都離不開錢,沒有錢,也就沒有科教興國,人才強國。所以說,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推動著本國的繁榮富強,而經濟發展的前提是要有一個很好的金融體系。我國的金融體系先後經歷了傳統金融、互聯網金融、消費金融等,每一種金融體系都在開發著不同的金融產品,同時也在改變著人們的消費方式、社會現狀,可以說技術進步也在推動著金融體系的發展。 筆者認為進軍金融,是一個高尚的行業,雖然魚龍混雜,但是金融體系是永遠不會冷門和死亡的,一切的交換都需要有金融機構參與進來。 生活離不開金融機構。比如說,你買一個商品,你得有錢,不管你是移動支付還是現金支付,你的錢最終都是從銀行等金融機構而來,無形之中你都在參與金融活動,只是你能清楚你的每一筆收入支出都很明確?所以,筆者認為進軍金融行業,不僅是要養活自己,還是要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去服務社會,幫助人們進行理財,使自己的所學得到最大的發揮,本一顆真誠的心,服務社會。



荒野雜貨鋪


金融行業是造福的行業!任何交易都需要貨幣作為媒介,交易會產生價值,頻繁的交易會讓貨幣快速的流通,流通會放大貨幣的價值!央行發行100億的人民幣,進入各個省市的銀行之後通過存儲放貸進入市場流通一年的時間,其價值可能會放大100倍,變成10000億!在流通的過程中滿足了社會上各個階層的生活需求和精神需求!

金融運用的好是為全社會全人類服務的,國家不斷的出臺各項金融監管的機制就是讓我們有一個安全健康的金融環境,防止一些金融蛀蟲危害健康金融的發展!

金融的本質還是為實體行業服務的,現在這個社會好多人打著金融的幌子為人民創富,實際上大多數時候還是為了自己牟取私利,從事金融行業的老鐵們請堅守道德的底線不要為了金錢而泯滅了良心!我們都要學習金融知識,不能為了錢就衝昏自己頭腦,要不斷學習,有辨別的決心,而不是為了做而作!



好心情都是自找的


就我個人來說,當初選大學專業的時候並沒有想那麼多,父母也沒有給提供建議,就和同學一塊選了這個專業,當時只是單純的覺得這是個高大上的職業,掙錢可能會很多。

到了大學之後,慢慢的通過上課也就瞭解了金融的魅力,他可以讓你像魔術師一樣掌控資金,他可以讓你在背後掌握一家企業甚至國家的發展動向,甚至可以拿到很多很多的錢。

有人說,金融行業是邪惡的、貪婪的;也有人說。金融行業是高冷的、無情的;還有人說,金融行業是野蠻的、強暴的.....但是,金融行業無疑就像一個巨大的磁場吸引著各行各業的精英紛湧而至,砥礪前行。


財小苟


很簡單,金融行業高端大氣上檔次,俗稱薪酬較高的一個行業。金融行業的薪酬比很多傳統制造業高,另外,金融行業門檻特別高,能進金融圈的人普遍比一般人優秀,接觸的圈層是基本是社會的上層,而且自己還可以從金融圈子裡學會投資理財管理自己的財務,跟優秀的人在一起,感覺自己也有機會變得更優秀。最後一點是有面子,出去跟外面的人說自己在金融公司上班,感覺瞬間頭頂自帶光環,而聽的人也會莫名地崇拜你,覺得你特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