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4 “中科院系”又一家公司谋上市 背后风投界“隐形豪门”浮出水面

近日,国科控股旗下的国科恒泰(北京)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科恒泰”)在证监会网站披露招股说明书,这意味着国字号产业资本巨头”中科院系“的资本版图布局将”再下一城“。

盎司君通过翻阅国科恒泰招股书发现,这家号称中国高值医疗耗材领域的“阿里巴巴”,实际净利润仅有7900万元的物流公司,背后股权结构却有聚集着包括君联资本、万达集团及北极光创投等资本界大佬的身影,尤其是近年来依托国科控股背景在风投界势头正劲的“隐形贵族”——国科嘉和基金。

“中科院系”又一家公司谋上市 背后风投界“隐形豪门”浮出水面

“中科院”背书 股东背景深厚

据盎司君了解,作为国内国字号产业资本标杆的“中科系”,近年来依托旗下国科控股平台,背靠中科院强大的技术底蕴,打造从IP(知识产权)到IPO的“运河体系”投资模式。时至今日,“中科系”实控和参股的A股上市公司就多达17家(不完全统计)。

“中科院系”又一家公司谋上市 背后风投界“隐形豪门”浮出水面

此次预披露招股书的国科恒泰,有可能将成为中科院系上市公司大军中的新成员。

根据招股书显示,国科恒泰的第一大股东是东方科仪集团(持股41.35%),而东方科仪的控股股东则是国科控股(持股48.01%)。此外,国科控股作为LP参与创立的国科鼎鑫和君联益康两支基金风别持有国科恒泰4.59%和5.48%的股权。

东方科仪是何方神圣?盎司君梳理出,东方科仪控股集团公司成立于1980年, 是中科院成立的院属第一家企业,主要承担着中科院进出口服务的桥梁作用。40年的发展至今,其业务已从单纯代理进出口贸易多元化为投资控股型的科技服务集团,而国科恒泰就是其将实体业务下沉后打造的一支专注于做高价值医疗器械耗材进出口贸易的力量。

除了东方科仪外,国科恒泰的其他股东也可谓背景深厚。其中,持股5.48%的君联益康,是君联资本作为管理人的专投于医疗领域的股权基金。而持股3.92%的百年人寿,其背后的实控人则是大连万达集团,老牌风投机构北极光创投则通过两支基金共持有国科恒泰1.84%股份。

资料显示,国科恒泰一众大有来头的基金机构股东中,大部分都是2016年6月其B轮融资引入的风投基金,当时有媒体披露其融资总规模达数亿元,而此轮融资距离国科恒泰成立仅为三年时间。

“中科院系”又一家公司谋上市 背后风投界“隐形豪门”浮出水面

或成国科嘉和IPO退出“第一单”

不过,国科恒泰不怎么复杂的股权机构中,最吸引盎司君注意的,则是持股5.48%的国科嘉和金源和持股4.59%的国科鼎鑫两支基金。

招股说明书显示,国科嘉和金源和国科鼎鑫两支基金的LP背景均指向一家叫做国科嘉和基金的风投机构,了解其背景之后,会发现这家机构真可谓风投界的“隐形豪门”。

从成立规格上,资料显示,国科嘉和基金成立于2011 年,是由中国科学院控股有限公司(简称国科控股)作为基石投资人发起、联合国内多家大型企业集团共同成立的股权投资基金管理人,是国科控股直接管理的一级企业。

再看国科嘉和的投资人背景,更可谓逼格超高。其投资人包括国家科技部、中科院国科控股、北京市财政局、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等,以及多家上市公司和国际知名主权财富基金。而国科嘉和目前管理两支人民币创投基金、一支人民币并购基金、一支美元创投基金以及政府专项基金等多支基金,管理总金额达数百亿人民币。

即便含着金钥匙出生,国科嘉和过去数年都颇显低调,基金主投领域也牢牢锁定在TMT和生命科学两大块,并号称要做“最懂科技人员”的风投基金,可谓旗帜鲜明。

而国科嘉和的灵魂人物王戈,也是这次IPO主角的国科恒泰大股东东方科仪的董事长,其成长履历也可谓体制内的典型样板:出身于码农,在中科院体系内耕耘20余年,还一手缔造了一家上市公司“东方中科”,如今又身兼实业家和投资人的双重光环。

截至2017年底,国科嘉和累计投资的企业已达上百家,而其持有的国科恒泰股权比例也合计达10%,是仅次于国科控股的第二大间接股东。

而据盎司君进一步了解,尽管投资了上百家企业,但国科恒泰可能是国科嘉和成立7年来第一个通过IPO成功退出的第一家投资标的。这意味着国科恒泰的IPO成功与否,对于国科嘉和来说,抑或对于王戈本人来说,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标志意义。

医疗耗材领域的“阿里巴巴” 成色不足

尽管出身显赫,且股东背景深厚,但回到国科恒泰这家公司基本面本身,盎司君发现其可圈可点之处则少了许多。

国科恒泰总经理刘冰曾在2016年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国科恒泰的目标是要打造自身成为“中国高值医疗耗材领域的阿里巴巴”,而其目前主营的业务是第三方专业的物流平台和综合服务商。

按照刘冰的设想,国科恒泰未来发展的“三步走”战略是:第一步,以物流为基础来做行业的突破;第二步,使用金融手段来拓展新的商业模式;第三步,建立信息系统,随着互联网行业能力的提升,大数据的收集管理分析使用,都变成非常重要的商业模式。

尽管蓝图宏伟,但从其招股说明书可以看出,国科恒泰近三年的主营业务——医疗器材分销占总营收的比重高达99%,这意味着公司目前的业绩贡献绝大部分还停留在刘冰所言的“第一步”时期。

“中科院系”又一家公司谋上市 背后风投界“隐形豪门”浮出水面

更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公司近三年营收规模从近10亿元猛增至超过20亿元,符合增长率达50.28%,但公司近三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一直为负,且资产负债率始终高达80%以上,远高于同行业其他主流公司。

“中科院系”又一家公司谋上市 背后风投界“隐形豪门”浮出水面

居高不下的负债率下,招股说明书披露,公司的融资渠道主要为银行短期借款和控股股东临时性借款,其融资能力可见一斑。也正因为于此,公司本次IPO计划募集的5.1亿元中,有2.5亿元计划用来补充流动资金,为公司“输血”。

对此,有医疗行业分析师对盎司君表示,尽管医疗耗材物流商贸领域存在普遍的资产负债率高,现金流量不充沛等问题,但国科恒泰显然更突出些,而且,公司要对标“阿里巴巴”,就必须尽快进行战略升级,这样才能打开公司成长的想象空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