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4 柳岩发文称父亲去世:到底什么才是孝?

柳岩发文称父亲去世:到底什么才是孝?

01

面对亲人的离开,大多数人是哭天抢地,痛哭流涕,悔之晚矣,甚至一辈子良心都得不到安宁。但她却在父亲离世后的第一时间里,在微博上庄重地宣布了这一噩耗。

柳岩发文称父亲去世:到底什么才是孝?

没有过多的悲伤恸哭,也没有过多的遗憾愧疚,只有平静的宣告和礼貌的感谢。

但隔着手机屏幕,我们依然能感受到平静之下的沉痛。更让人惊叹的是,言辞之中没有一丝遗憾,反倒对父亲平静的离去怀有一丝丝的欣慰。

面对亲人变故,能这样坦然和洒脱,恐怕只有拼尽了全力的人才有。

柳岩发文称父亲去世:到底什么才是孝?

最近在某娱乐节目中,说到父亲70岁生日,她说自己很自豪,因为有能力,有条件,给父亲最好的医疗条件,能陪在父亲的身边。

现在的柳岩在主持界和影视圈都声名大噪,但只有她自己知道这一切也来得并不容易。以“性感”标签走红的她一直饱受非议和不齿,经常有人嘲笑她靠身材走红,但她说:“好身材的人多得是,成功的只有她,而且即使把好身材给别人,别人就能成得了柳岩?”这话糙理不糙,我们还真没有她这份魄力和韧劲儿。

19岁的她,为了给身患癌症的母亲治病,决定参加设立奖金一万的光线传媒主持人选秀赛,最终她只得了第七名。她不得不四处筹钱,一家人勉强地逃过一劫。从那时候起,她感受到了家庭重量,也成为她一路上过五关斩六将的最初动力,也就是从那时候起她踏上了演艺的事业。

柳岩发文称父亲去世:到底什么才是孝?

起初她和大多数的新人一样,备受制作人的打压,排挤,甚至羞辱。有位台湾制作人曾对她说,“如果不是电视台要用,舔我脚趾也不会要你,早就叫你滚蛋了。”

工作拼命的她最终闯出了一片自己的天地,给家人买了大豪宅;父母生病,也给他们最好的医疗条件。

除此之外,她还带父母上综艺节目,工作之余经常陪着父母外出旅行。

柳岩发文称父亲去世:到底什么才是孝?

在父母结婚41周年,她特意瞒着父母,为他们操办了一场温馨的婚礼。

柳岩发文称父亲去世:到底什么才是孝?

无论外界对柳岩的评价如何,但至少在对孝顺父母这件事情上,她做得比我们都要好。

柳岩曾在某节目里说,“如果亲人健在,有什么都给他们吧”。是的,她把所有能给的都给父母了,所以她才这样坦然吧。

柳岩是幸运的,她至少在父母有生之年能尽一片孝心,但很多人却没有那么幸运。

02

歌手李健始终活在父亲那句“原谅爸爸”的愧疚之中。

他的那首歌《想念你》和在节目里演唱的《父亲写得散文诗》深情地表达了自己对逝去的父亲的怀念。

当初父亲生病的时候,李健还没有出名,经济上捉襟见肘,他把身上仅有的几万块钱全部掏出来和姐姐勉强凑齐了基础的治疗费用。

但这些还是没能挽救父亲的性命,也没有减轻父亲身上的病痛,术后父亲的身体每况愈下,行动多有不便,每次上厕所都是李健背着去,趴在自己背上的父亲在儿子耳边轻轻说“原谅爸爸”。

这四个字模糊了儿子的双眼,也深深刺伤了他。是的,他原谅了父亲,或者说从来没有恨过父亲,但他永远无法原谅自己。

柳岩发文称父亲去世:到底什么才是孝?

子欲养而亲不待,是人世间最大的悲哀。这种悲伤是深入骨髓的,挥之不去,随着年龄的增长,它越来越深重,越来越清晰可见。

柳岩发文称父亲去世:到底什么才是孝?

前几天,年过花甲的李宗盛发布了新歌,写得不再是他信手拈来的爱情,而是深埋在他内心的不愿提及的父亲。

这首歌是一封未曾寄出,今后也无人接收的和解信。唱得人头发花白,听得人已泪流满脸。

柳岩发文称父亲去世:到底什么才是孝?

有的人流泪,是因为和李宗盛一样,想要和父母讲和,却已经没了机会。

有的人流泪,是因为拼尽全力,在有能力给他们更好的生活时,发现父母已不在人世。

有的人流泪,是因为工作太忙,和父母聚少离多,忽略了父母的感受,想陪伴再也没有可能。

03

最难过的是,父母就在身边,我们既没能给父母最好的生活,也没有给他们高质量的陪伴。

今年年初,内蒙古49岁男子和相依为命的母亲相约一同自杀。因生活困苦,母亲常年生病,卧床不起,不堪重负的儿子用绳子将自己和瘫痪的母亲绑在摩托车上后,开车冲进河里。

同一时期,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灵山县一位69岁的患病老太太,因为生病,不想拖累原本就贫穷的孩子们,在救护车上咬舌自尽,满嘴鲜血。

2017年8月,一位患了癌症的老母亲为了不拖累子女,选择离家出走,在深山里静静结束自己的生命。

……

柳岩发文称父亲去世:到底什么才是孝?

贫贱家庭百事哀。身为人子,不说我们追求锦衣玉食的生活,但至少有维持家庭基本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的能力。

吃饱穿暖,买得起想看的书,闲暇时候一家人可以结伴出门同行,偶尔看场电影,出去吃顿饭……

大多数的我们是没有柳岩这样的经济实力,让父母住豪宅,吃山珍海味,全世界旅游;也没有李宗盛和李健这样的才气,写一曲思念的歌,放悲声唱到老。

更多的我们可能是徘徊在有没有能力将父母接到身边,有没有能力常回家看看,有没有能力给父母每个月多打一点钱。

前几天发布的《我两儿子上清华和人大,可我还是进了养老院》真实地反映了现代社会空巢老人的生存现状。相对于富足的物质生活条件,身体机能的退化所带来的恐慌和无助以及精神上的孤独是老人最大的生存困境,他们最期盼的不是子女飞黄腾达,名利双收,而是时刻的陪伴。

乌鸟私情,愿乞终养。李密曾以一首《陈情表》表达了自己对年迈祖母不离不弃的拳拳之心。“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

柳岩发文称父亲去世:到底什么才是孝?

《论语》有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这句诗告诉我们要时刻记住父母的年岁,一方面要时刻为父母现在的健康感到欣喜,一方面要时刻记挂着父母的安危,提醒自己珍惜相处的时光。

是枝裕和在《步履不停》里说:“亲人只有一次的缘分,无论这辈子我和你会相处多久,也请好好珍惜共聚的时光,下辈子,无论爱与不爱,都不会再见。”

在物质上量力而行,精神上竭尽全力,才是我们的孝道。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亚米契斯也说过,一个人如果使自己的母亲伤心,无论他的地位多么显赫,无论他多么有名,他都是一个卑劣的人。

柳岩发文称父亲去世:到底什么才是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