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我們在便利店的24小時,看到了疫情裡讓人心溫暖的那道光


我們在便利店的24小時,看到了疫情裡讓人心溫暖的那道光

Figure X快手聯合出品《浮生疫日》影像徵集活動持續進行中。這一支「便利店的故事」,記錄了疫情之下的24小時裡,人們在那些看似普通的街頭小店經歷的一切。


暗淡了咖光啡影,遠去了創投爭鳴。如今的北京各社區,唯有便利店的叮咚聲音可劃破深夜寂靜。

疫情之前,我們從未意識到便利店如此重要。

我們的水,我們的食物,我們對生活仍在繼續的信心皆與它相關。

尤其在非常時期,推開門時那個熟悉的「歡迎」聲音,格外給人以安全感。

我們在便利店的24小時,看到了疫情裡讓人心溫暖的那道光

當生活突然變了模樣,我們是否能夠找到一個讓自己的精神狀態維持正常的辦法?我運即國運,不僅是作為個體的我們需要維繫正常,一個城市,一個國家,更需要有動力源來推動正常的運轉。

比如派出所、醫院,或每一個社區裡,提供商業社會基礎功能的便利店。

這支視頻,就是由Figure的導演所記錄下的,疫情中仍努力維持正常運轉的24小時便利店。

我們的拍攝從前一天的深夜開始。

子初 23點

北京。王府井。空無一人。

一年前,這組詞是電影《流浪地球》的影評。

車輛穿過北京城,出租車司機的感慨從口罩裡飄了出來——「這兒沒這麼安靜過。」

此時的路面上,車比車道還少。昏黃的燈光也不再向後飛馳,而是靜謐地撒下來,似乎能讓人抓到光束的顆粒,如同是穿越回1990年代的蒙太奇。

我們在便利店的24小時,看到了疫情裡讓人心溫暖的那道光

2000萬人口的北京城,這份安靜罕見而詭譎。我們試圖尋找一些讓人感知到溫暖的符號,比如麥當勞。

1992年,北京第一家麥當勞在王府井開業,在當時是全世界單體麥當勞店裡最大的一家。其時人頭攢動,孩子們追著麥當勞叔叔跑,中學班主任甚至可以在這裡蹲到全班早戀的情侶。

之後三十年,大學生將這裡視為通宵自習室,和無家可歸的流浪漢們,一座之隔。

然而這一切圖景,連帶所附庸的記憶,都在這一刻被消毒的保潔人員所攔住,只有外賣送餐員可以出入。

車輛停下,下車後所目睹的景象要比在車裡更加震撼。紅綠燈如同是指揮風的,導演們甚至可以在斑馬線上左右橫跳,如同降臨在一個平行世界。

這一路,一家物資齊全、出入自由的便利店並不好找。有的小店門口如碉堡一樣擋住,只露出一個小口來交換物資。有的店已經貨品不全,也毫無進貨的打算,殘留下來的都是人民群眾精心挑選之後最難吃的貨。

花了整整一夜時間,直到天明,我們才在百子灣路找到一家看起來最合適的。

辰正 8點20分

朝陽的晨光被店門口的大樹擋了個正著。但一點沒妨礙這家店成為路人流動的終點。

厚大的口罩遮住了小孩子的大半個臉,店員還得再撩起擋住她另外半個臉的小帽子,來給她測體溫。

我們在便利店的24小時,看到了疫情裡讓人心溫暖的那道光

進店的每一個人,都需要接受這樣的儀式。看著工作人員舉起手裡的儀器,大家也都立刻明白撩起袖子到特定的位置,彷彿這已是由來已久的事情。

拍攝這天,北京的風格外的大。走來的男青年頭髮被吹成了錐子的形狀,配合下方長方形的口罩,看起來非常像一道高中數學題。

待青年走入店中,我們才發現這其實是一道感情題,因為青年打電話的聲音傳來:「我知道錯了。」

很難猜測這大清早是因為什麼樣的原因,這場景在這種時候雖然看起來頗為違和好笑,但卻讓我莫名感到安心。人會有所妥協,是因為能夠看到明天,擁有未來。

巳初 9點

熱氣漸漸浮了上來。有買早餐咖啡的女士,帶著兩隻柯基跑進了這家便利店。狗是這空間裡唯一不戴口罩的生物,它們用好奇的眼光打量著人類。

我們在便利店的24小時,看到了疫情裡讓人心溫暖的那道光

主人雖然戴著口罩,但語氣卻透露出,她是個愛笑的人:「沒有疫情時,我每天早上都會來這裡買咖啡和早餐。現在每天在家裡也挺難熬的。如果天氣好一點兒,能出來買杯咖啡,就是一天中最高興的事兒。」

店裡的顧客漸漸多了起來,攝影師在過道里有些掣肘。人們佩戴的口罩花裡胡哨,對哪種才是有效的,各有各的信源。

一位在厚厚的羽絨服帽子下,凸起一塊有呼吸閥口罩的男士說,「人說我這口罩好像對呼這一塊沒什麼用,所以過兩天還得換。」

這位男士將好幾包薯片塞入購物框裡,無奈地搖頭:「大部分都是給閨女的,小孩都快憋瘋了,在家裡特別的煩躁,又不敢讓她出來。」

我們在便利店的24小時,看到了疫情裡讓人心溫暖的那道光

另一位男顧客同樣是被視頻通話指使的「工具人」。他將鏡頭對準貨架,打開通話免提,任由女兒的聲音指揮他買這買那,而自己只是面無表情地負責抓取。

大城市為每個勤勞的工作者提供了保護傘,但也無形中施加了壓力。

第三位男顧客表示:「現在最大的期待,就是趕緊復工,經濟壓力太大了。」

這樣的擔憂,意味著這位朋友所處的行業可能正在經歷殘酷的考驗。

我們在便利店的24小時,看到了疫情裡讓人心溫暖的那道光

對於這些承受著壓力的年輕人來說,這樣的假期並不能讓他們充分地享受這暫停下來的人生。他們來這裡獲取的,可能不僅是一份物資,更是一種讓自己生活運轉下去的機油。

午初 11點

來了一位寵物店的阿姨,她是來代買工作餐的。

我們在便利店的24小時,看到了疫情裡讓人心溫暖的那道光

很多寵物主無法返回北京,原本只是春節期間寄養在他們那裡十天的寵物,如今已經寄養了二十多天。

雖然這意味著在疫情期間店裡生意興隆,但是店員回不來——就算他們回到了北京,還需要隔離和健康審查——這可忙壞了過年期間留在店裡的母子倆。

她的店裡還有16只狗狗,10只貓咪——春節期間店裡的貓貓狗狗加起來有70多隻。但她買的工作餐卻只夠兩人吃的。

未正 14點

屋簷上的冰水滴答在地上,如同記時的工具。便利店員金燕,終於可以休息一會兒了。

米線還有些燙,她只是稍作攪拌就嘬到口裡。金燕跟我們說,這段時間她經常去那家寵物店借用衛生間。

我們在便利店的24小時,看到了疫情裡讓人心溫暖的那道光

「因為現在這個時期,好多人都不願意接觸人。」幸好,阿姨主動跟她說,可以去。即使這樣,她去這最近的洗手間依然跑半個小時。那半個小時裡,店裡只能交給外賣小哥幫忙照顧。

「因為春節期間,很多店都放假了。好多人買東西都買不到。上次來了一顧客就問我,說你們家春節營業嗎。我說營業。那人就可高興了。」金燕講到這裡,自己也露出了笑容。

「他說他跑了五六家了,都說不營業。然後我覺得,即使我不回家,也是值得的。因為這樣的顧客挺多的。」金燕突然哽咽了,匆忙又嘬了一口米線來掩蓋自己的情緒。

屋簷上的冰溜子透亮著光芒。

申正 16點45分

雪下了起來。外賣送餐員在門口抖落了一會兒,進門後身上還是被化溼了。他的手套由白色的粗線編織,此刻卻染上了一層灰度。

「生意有變好嗎?」我們問。

他的答案是:與往常一樣。

「雖然有很多人無奈地憋在家裡,但同樣有很多人在拒絕外賣。」

我們在便利店的24小時,看到了疫情裡讓人心溫暖的那道光

他介紹到,自己原本是1月2號來的北京,打算去朋友那裡上班。結果因為過年放假,便決定做兩個月美團。

金燕一邊給騎手結算,一邊提醒,這天走路都滑。

小哥什麼都沒有說。他身上尚未化盡的雪又重新冰了起來。

寵物店主、外賣小哥和金燕,某種層面上構成了一種三角的聯結。他們或因生活所需,或者是基於職業慣性,或者是看到了平凡的意義,無論怎樣,他們的各司其職和守望相助,不僅化解了彼此的困難,還解決了這個社區裡的生活難題,支撐起了疫情期間的大量城市需求。

我們問金燕:等到疫情結束你想做什麼。

「那當然是睡一天。」

如果可以放假呢?

「回家,看看自己兒子。」

提到兒子,金燕露出了笑容。

酉初 17點30分

一男子進來,居然坐下開始吃火炬冰激凌。這把我們驚到了。

一問,原來是屋裡太熱,他想出來涼快涼快。

他吃完冰激凌,又開了一瓶酒。他說自己沒事兒的時候就喜歡開車到處轉。那是唯一一種不用戴口罩就可以觀察這個城市的辦法。

我們在便利店的24小時,看到了疫情裡讓人心溫暖的那道光

或者是用來躲避因為疫情而變得過於緊密的家庭關係。他說自己每天都會找一家有座的便利店,隨便買點吃的,坐一會兒。不知怎的,他讓我們想起,那些開車到家時,先在車裡獨處一會兒的男性。

也許這次疫情也悄然改變著我們對於關係的理解,不論是家庭內部,還是情侶之間。

我們發現,酒是這一白天最暢銷的物品,而且經常是被一口氣拿走五六瓶。而隨著夜幕降臨,關東煮和各種食物的需求線性上升。

當被問及疫情結束後最想做的事。女郎「咬牙切齒」地回答:「吃頓火鍋!麻辣的那種!」

「那種一個人的小火鍋不行?」

「不夠,我要吃肉,我要吃好多肉。」

也許,明天會更好的信念,就是從渴望吃一頓火鍋開始的。

戌初 19點

金燕下班了,男友騎著摩托來接她。他們消失在夜色中。

一位母親教孩子如何使用自動掃碼機。他們推開簾子,立刻用洗手液擦手。

兩個男生各提著一袋子酒從夜色中溜過去,兩人一唱一和:「你會如何回憶我,帶著笑或是沉默。」想必這是要在家裡自制KTV了。

便利店光亮依舊,仍有客人在酒肉裡買來告慰一天疲憊生活的獎勵。

我們在便利店的24小時,看到了疫情裡讓人心溫暖的那道光

如果沒有他們臉上始終緊緊佩戴著的口罩,我們會以為這只是北京城一個再尋常不過的夜晚。

寅初 3點

拍攝團隊已經人困馬乏,時間晚不是問題,問題是沒有人可拍,這太無聊了。

「現在開著(店)還有意義嗎?已經好久沒見到人了。」導演忍不住問值夜班的店員。

「人雖然少,不代表沒有。」

我們在便利店的24小時,看到了疫情裡讓人心溫暖的那道光

影孤憐夜永,永夜憐孤影。在四處黑暗的映襯下,這家便利店是唯一亮著的光。也許此刻,便利店所發出的光要比他們所提供的商品更有意義。它總會照亮什麼人,讓他們安心地路過這裡。讓他們在僕僕風塵裡相信,無論今天發生過什麼,都不會太糟。

世界再次迴歸靜謐,但我們都知道,明天,還會有人來。


撰稿 康宸瑋

校對 許 靜


- END -

© Copyright Figure Studio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