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紧急预警】证据显示:台湾骗子正在抓紧研发升级版的“口罩骗局”


锦州网警巡查

疫情期间,有种骗局可谓异军突起,独揽头榜。那就是利用口罩的稀缺性,占据了网购类骗局三分之一的——“口罩骗局”。

1

口罩骗局:以口罩为主要介质的骗局,案例太多,大概分为下面5类。

「钱收了,没有货」

「钱收了,待发货」

「钱收了,发次货」

「不收钱,付邮费」

「不收钱,不发货」

截止2月29日20时,全国公安机关累计侦破疫情相关案件情况如下:

累计案件数量

9517件

累计抓获嫌疑人4068名

累计涉案金额超过2.73亿

目前市面上流行的“口罩诈骗”比较容易被侦破,不是因为骗子不专业,而是这一群平常所谓的“奸商”,趁着疫情想投机倒把捞一笔,结果不小心踩过了界。他们根本没有经过专业的技能培训,最多只能算是业余的“骗子”。

2

今天重点来了,这是一个电信诈骗「预警」。关于骗界的祖师爷——「台湾骗子」

专业、专业、专业。

没错,做公检法诈骗很专业的台湾骗子来了,带着「口罩骗局」来了!

不要着急,我保证是值得你看的。现在灰灰来给这个套路画个重点。希望引起大家注意,学会区分,提高警惕。

识别假网站的技巧

1、骗子假冒的网站长什么样子

2、会假冒什么样的公司

3、客服联系方式以及头像

4、网站的付款下单方式

一、假冒的网站长什么样子

我们的数据显示这家叫做“欧露科技”的公司网站才刚刚搭建好,目前主页是这个。

有好几个域名,不过他们有可能就会立马换IP,换域名,相信我,这没有什么难度。目前认准“欧露科技”这个名字,是骗子网站。

二、会假冒什么样的公司

通过“企查*”我们发现,欧露科技这家公司是存在的。并且「企业地址」和「统一信用社会代码」等信息也对的上。

我们合理怀疑,骗子套用了这家公司的信息。毕竟总不能弄个公司在国内等着被抓吧。

企查*显示,信息一模一样。

骗子一般会假冒能在“企查查”查询到的公司,有些

未构建自己官网,骗子直接构建;公司有官网,那就搭建跟官网域名相似的。

至于如何分辨,还真挺难的。比如有域名的,官网域名是“灰灰.com”,骗子搭建一个“灰灰.net”或者“灰灰.cn”,其实很难分辨。其次,为了避免浏览器出现 ”不安全“的提示,骗子网址也做了“https”,进一步增强了欺骗性。

如果普通人要辨别,也可以看看域名是否备案,但是骗子也可能买已备案的域名来规避。作为技术还可以看看ip,ping一下。

我们ping了网站域名, 得到IP后, 查看IP归属地:

不出所料,香港ip。

这里有个彩蛋:

“欢迎洽询”这是台湾人民的用词,我们一般不适用这个别扭的词;而且企业一般不用「移动电话」作为『联系电话』。

他们的骗术中经常会暴露这样的词,所以之前有新闻说台湾骗子会看电视学普通话,就是为了用语习惯,避免小细节被暴露。

三、客服联系方式以及头像

在骗子联系界面,我们发现骗子的客服利用了“钉钉”。

经过扫码添加:

全部为这样职业装的人物形象。这里其实骗子很聪明,因为钉钉给人的印象就是办公软件,天然的有一种「公司」的信任印象,更何况下面还显示了“欧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越是让人信服。

截止发稿,发现骗子新增了QQ客服

骗子也是在打基石,不断完善,不断调试。

四、网站的付款下单方式

本着测试测全套,必然要测全面。

购物车走起来!

是的,你没有看错。

“未达出货量最低标准,购物请至少满额1500以上,才能结账!”也就是说“低于1500,再见”。

骗子os:太少了,我都懒得骗你。

(这就是做公司号的好处,如果是个人店,说1500起卖,你可能还怀疑,凭什么这么高?但是如果是企业呢,对吧?对公的好像单量不大反而奇怪……这其实是利用人的固有印象,其实并没有规定,公司对外卖就一定得大批量,有起发量。)

没关系,反正不要钱,我加加加!

在购物车新加了“防护目镜”“防护服”“口罩“酒精片”等物品后,出现的界面是留下你的联系方式,等待对方联系你。

填入资料,等待对方联系你

之前我测试的时候,还是这样的:

之前测试版本

仅对比付款(放大看图更清楚),原版本留下联系方式之外,还有直接转账给「欧露科技」,有欧露的对公银行卡信息。原版本没有起定金额,原测试单600也可结账,现在必须1500起。

骗子的优化迭代也是很快的

。对公账户毕竟太少,封一个少一个,替换有难度;有起定金额不仅很好的契合公司就该做大单量业务的固有印象,而且很好的筛选了被骗群体,减少无效客户,节约时间。

说起迭代,还有一个彩蛋也是我对比的时候发现的。

认真看,找不同

小图是我前天看的时候,公司是“泽和股份”

大图是我今天写稿截图,公司”欧露科技”。

从“泽和股份”到“欧露科技”

看完这个台湾团伙,我想大部分人应该能明白为什么「台湾骗子」让人头疼。

骗子从各个渠道联系到你,说有口罩。让你上企查*查询公司,有的;给你官网登录查看,有的;官网去客服显示公司为“欧露”,有的;(原版)打款;公司对公账户;有的……

(至于问营业执照的,我们确实没有看见,因为这个东西不需要放在官网,但是我们可以推测,完全有手段方式拿得到。这挺简单的……)

前后言行一致,完全没有漏洞。

这种情况,一般人,看见如何怀疑?从何怀疑?

3

总之,这次我们运气比较好!

因为就目前所知,该种手法的骗局正处在紧锣密鼓的研发阶段,尚未开始大面积流行

我们相信,大家经历过一大波业余骗子的“口罩洗礼”后,防范意识会有所提升。但仍然希望大家不要放松警惕,因为这次是专业的骗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