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出行“标配”须如实申领——“苏城码”使用情境体验

自2月22日苏州启用疫情防控“苏城码”以来,“苏城码”逐渐成为市民出行的“标配”。在使用过程中,情况到底如何呢?为此,记者来到村委、小区、医院、银行等地进行体验。

村委会登记点 多重审核防止漏洞

扫码登记信息,申领“苏城码”,核验实时状态,显示“绿码”;测量体温,显示正常;核实个人身份证信息;扫码验证手机漫游轨迹,核实个人去过的地区,查看与申领信息是否一致;核查确认无误后申领成功。3月2日上午10时,记者在琴川街道渠中村村委会东沈青路登记点,花费了三分多钟完成这些步骤,才获得“苏城码”。

记者在村委会服务大厅看到,前来登记信息的外来返岗人员有不少。“有了‘绿码’才能通行,我的个人轨迹显示就待在老家,这样的双重验证挺好的,方便又安全。”返岗人员吴雯说。

记者从渠中村村委会了解到,目前处于复工复产阶段,因此对于返常返岗人员的排查力度更大。截至3月1日,渠中村村委会登记返常返岗人员1134人,其中已领取“苏城码”的有518人。

医院“绿码”体温呼吸道无异常可进大厅

在市第二人民医院,门诊大门口设置了预检分诊棚,两名穿着防护服的医护人员正在给进入的市民测量体温,并让市民出示“苏城码”。如果市民还未申领,需要现场扫码领取。“如果显示是‘绿码’的,就不需要再询问对方的流行病学史。”市第二人民医院工作人员介绍,“苏城码”显示为“绿码”、体温正常,且无呼吸道症状,可以进入大厅就诊。

为了方便暂时没有申领“苏城码”的人员,市第二人民医院在门诊、急诊、住院楼入口均贴有大幅海报,市民可以“扫一扫”自行申领。

银行 老年人遇到障碍

在闽江东路上的两家银行网点,门口都张贴着关于“苏城码”的通告。进入时记者被告知需要先出示“苏城码”,紧接着工作人员测量体温,显示正常后就放行了。

银行工作人员表示,大部分市民都会通过扫码领取“苏城码”,不过也会碰到个别老年人不会操作智能手机,这时候就需要一步步指导他们进行申领。

一旦遇到老年人没有带手机或者只有老人机,无法申领“苏城码”的话要怎么办?银行蔡姓工作人员说:“如果无法申领‘苏城码’,那可以凭身份证或者小区出入证进入,两者都没有的话,可以让家人陪同预约前往。”

小区 单靠“苏城码”不能进入

部分小区也将“苏城码”检查作为疫情防控的一项工作。在世茂世纪尚城小区,保安说,目前单凭“苏城码”不能进出小区,必须辅以体温监测和通行证。如果单纯靠刷码通行,很可能造成监管漏洞。

记者在体验中发现,在“苏城码”申领使用过程中,有少数市民谎报、瞒报个人真实信息,导致系统没有正确分配其相应颜色的“苏城码”,这就可能出现“伪绿人”。警方提醒广大市民,在申领“苏城码”时,应认真、如实、负责地填写相关信息;如不慎填写有误,可重新申领;遇有查验时,应实时打开“苏城码”并主动出示。对不实申领人员将纳入征信系统惩戒;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予以处罚;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一律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此外,在实际操作中填报个人信息必须仔细。琴川街道凯文社区工作人员谈卓婷说,有些市民在申领时,很多信息没有看清就打钩,导致当日内多次修改,最后就有可能产生“黄码”。同时,在申领过程中,社区也发现有市民在家中申领时是“绿码”,出门回来后显示“黄码”,这是因为有了乘坐高铁或者飞机等交通工具的经历,“苏城码”也会随着后台大数据动态调整颜色。市民需要居家隔离,之后“苏城码”会自动调整颜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