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安家》:受害者的位置才是原生家庭创伤的根本来源

(1)

《安家》中的房似锦来自非常贫困的农村家庭,真实姓名叫四井:“我是房家要扔在井里头没死成的老四,房四井,二三四的四,水井的井。”

房家有五个孩子,上面有三个姐姐下面有一个弟弟,母亲生下这个发现又是女孩,于是决定扔到水井里淹死,所幸爸爸发现及时制止。

《安家》:受害者的位置才是原生家庭创伤的根本来源

在房似锦到了十六七岁时,学习成绩非常好,能上县一中重点班。不过因为家里贫困,父母不再让房似锦上学,母亲直接让房似锦去远方亲戚家看孩子赚钱;

而房似锦的姐姐也非常刻薄,称姐妹四个要公平,房似锦必须出去赚钱,一起供弟弟上学。

资源有限,每人都想要公平;

如此家庭不得不让人感叹,又是一个重男轻女传统观念的牺牲品。

《安家》:受害者的位置才是原生家庭创伤的根本来源

如果房似锦稍微软弱一些,她的命运一眼就望到头了;

就是个嫁人生孩子,养孩子,做个生育工具,还不受待见,只管吃喝拉撒家务事的家庭妇女;一辈子任劳任怨,还要看别人脸色;

原生环境,别无选择;

可房似锦没有成为房四井。

《安家》:受害者的位置才是原生家庭创伤的根本来源

(2)

房似锦,明明是房家要被扔在井里淹死的累赘,为什么最终并没有成为悲惨一生的四井,而蜕变成了似锦?

看待原生家庭的问题,一定要多角度,否则就容易陷在受害者的位置,以单维度的怨恨看待问题,在这个位置纠缠不清,人生被拖累。

《安家》:受害者的位置才是原生家庭创伤的根本来源

原生家庭的残酷,不理想,不光只带来对后代的迫害,吸血,掠夺,也会带来积极的一面;那就是唤起一个人不甘心,不愿听凭摆布的内在能量,奋起反击,置死地而后生,走出破局;

这是每个人的原始本能力量,潜藏在每个人的内心深处,只有当极端情况发生时,才能唤醒沉睡的力量。

关键是个体自己怎么想,怎么做,愿意怎么选择?

《安家》:受害者的位置才是原生家庭创伤的根本来源

如果总是待在弱者,受害者的位置,认为别人,父母,家庭应该为自己负责;那么毫无疑问,不良的原生家庭就是自己的宿命;

而如果放弃抱怨,而是想一想自己能做些什么,让这个处境更好一些,大概率上还是能够让自己的人生更好一些的。

不要忽视个体自己的本能力量,这种天生的生命力和潜能,是一个人创造奇迹的唯一能量来源;越是悲惨的处境下越能将这种力量发挥到极致。

(3)

那么究竟怎样才能让一个人放弃抱怨,怨恨,而关注自己的力量来改变现状?

有天生性格倾向,气质类型的因素;

有后天接受的思想观念,学识教育带来的思维认知的因素;

有周围环境,环境中的人的影响;

有个体自己对人生的反思,梦想,追求的驱动力的因素;

所以,后天习得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很重要;能够自发的走出去,接触更大的世界,了解那个自己不知道的陌生世界里的东西也很重要;

这些东西都在无形中影响着一个人对人生的判断;

以上种种因素合而为一,共同促成了一个人为自己的人生做选择:是停留在原地抱怨人生不公,接受被摧残迫害的命运;还是走出去,去为自己做点什么?

《安家》:受害者的位置才是原生家庭创伤的根本来源

二十年后,原地抱怨的人仍然在抱怨,但是那个走出去的人却能用行动力改变自己的人生;即使他最终并没有能改变什么,但是能为自己做点什么,至少比什么也不做,原地抱怨要好一些。

最后再来看,原生环境,家庭究竟影响一个人有多少呢?

影响应该很大,但是这个影响既有负面影响,也有积极的成分;

非要对原生家庭的影响盖棺定论的话,还是取决于当事人自己的选择。

《安家》:受害者的位置才是原生家庭创伤的根本来源

这可能与阿德勒的目的论思想是符合的,现在所有的问题都是自己的选择,只要愿意改变,人生就可以改变;

接纳不可改变的事实,但是更关注如何利用它,有勇气改变自己的状态;

我们之所以不幸,不是过去的环境,而是缺乏改变的勇气,缺乏获得幸福的勇气。

(作者:韩枫,华东师范大学/法国里昂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欧美企业人力资源总监,如果你看了这篇文章想要告诉我你的想法,欢迎留言给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