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泡沫"绑架"的时代:药不能停!—美联储降息点评(中泰宏观梁中华)

​(1)幅度符合预期,时点大超预期。

北京时间3月3日晚间,考虑到新冠病毒对经济带来的影响,美联储决定降低联邦基金利率50BP。此次降息幅度符合市场之前预期,但由于约定的美联储议息会议是在3月18日,并非3月3日,所以本次降息决定时点非常“临时”,也显现了美联储对经济的担忧程度之大。

历史上美联储也曾多次临时降息,比如“911事件”发生后,以及08年次贷危机时,都是在美国经济面临较大危机的时候出现的。

(2)即使没有疫情,全球经济也会走弱。

2000年以后,随着美国老龄化加速,美国经济增速出现了趋势性放缓,而中国经济体量逐渐增大、增速较高,逐渐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贡献来源。过去十多年,全球1/3的经济增长是来自中国贡献的,所以中国的诸多经济指标一直领先欧美。

而中国房地产市场面临均值回归压力,决定了中国经济今年和明年都有下行压力,全球经济也很难找到增长来源的替代。而且老龄化、贫富分化都是全球经济增长的威胁,即使没有本次新冠疫情冲击,全球经济也很难企稳,仍有下行压力。疫情的到来,只是加速了全球经济的下行节奏、增大了下行斜率而已。

(3)被资产泡沫“绑架”的时代:药不能停。

08年以后全球经济低迷,货币持续宽松刺激,但对经济提振作用有限,而资产泡沫膨胀得越来越大,导致居民财富配置、金融风险都和资产泡沫高度相关。在这样的情况下,一旦资产泡沫出现风险,不仅居民财富受损,实体经济也会受到较大冲击。所以各国央行的货币政策不仅仅要考虑经济增长的问题,也必须考虑资产泡沫的问题。

而当资产泡沫大到一定程度,货币政策早已没有了选择,已经被泡沫“绑架”。各国资产泡沫在货币政策的“刚兑”保护下,对宽松货币的依赖性也越来越强,已经到了“药”不能停的地步。

(4)中国降息周期继续:利率有望创新低。

我们在去年11月在市场上第一家提出中国降息周期开启,逆回购、MLF利率、LPR利率的连续下调均在预测框架内。新冠疫情的到来增大了经济下行压力和幅度,为了努力完成经济增长目标,未来中国的降息周期也会继续,而且步伐会更快,步子会更大。

从去年12月以来随着我国经济走弱、货币宽松,人民币汇率再度出现明显贬值。而当前美国大幅降息,美债已突破历史低点,中美利差有较大安全垫,汇率短期内还不会成为我国货币宽松的主要牵制。

往前看,根据我们的测算,我国逆回购政策利率有望降至2.25%以下,十年期国债利率有望降至2.6%以下。本次中国央行跟不跟随降息已经不重要,因为中国的降息只是时间问题。

(5)全球央行“开闸”:哪类资产最受益?

首先,还是要警惕估值过高的资产,即使有货币宽松,但任何资产价格都不会只涨不跌,资产泡沫大到一定程度,仍会到货币政策托不住的时候。从这个角度讲,美国的股市、中国的楼市风险依然较大。虽然我国房地产市场政策也会放松,但对核心城市更有作用,而中小城市调整压力依然较大。

其次,黄金仍是长期受益资产。全球的老龄化仍在加剧,经济仍会低增长、高波动。全球贫富分化也达到了历史性的高点,各国内部矛盾加剧,这些矛盾很容易出现外溢,导致国际局势动荡,过去高速推进的全球化趋势也已经告一段落。再加上货币宽松、负利率的大环境,黄金仍是中长期利好的资产。

最后,我们对国内的金融资产并不悲观。一方面,国内的疫情传播已经基本得到控制。另一方面,本身我们的基本面就面临下行压力,驱动市场行情的核心因素并不是基本面,而是流动性宽松、政策积极。疫情的到来增大了经济下行压力,也加速了积极政策的推出步伐,不仅没有打破资产配置的逻辑,反而强化了资产配置逻辑。利率下行、流动性宽松仍是主要驱动力量,尤其是成长方向的新经济资产,以及债券、类债券的资产,仍将是“资产荒”背景下的长期配置方向。随着地产调控政策的陆续放松,结构性的龙头地产机会也会更加突显。


风险提示:疫情发酵;地产下行;外部冲击。


泡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