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泡沫"綁架"的時代:藥不能停!—美聯儲降息點評(中泰宏觀樑中華)

​(1)幅度符合預期,時點大超預期。

北京時間3月3日晚間,考慮到新冠病毒對經濟帶來的影響,美聯儲決定降低聯邦基金利率50BP。此次降息幅度符合市場之前預期,但由於約定的美聯儲議息會議是在3月18日,並非3月3日,所以本次降息決定時點非常“臨時”,也顯現了美聯儲對經濟的擔憂程度之大。

歷史上美聯儲也曾多次臨時降息,比如“911事件”發生後,以及08年次貸危機時,都是在美國經濟面臨較大危機的時候出現的。

(2)即使沒有疫情,全球經濟也會走弱。

2000年以後,隨著美國老齡化加速,美國經濟增速出現了趨勢性放緩,而中國經濟體量逐漸增大、增速較高,逐漸成為全球經濟增長的主要貢獻來源。過去十多年,全球1/3的經濟增長是來自中國貢獻的,所以中國的諸多經濟指標一直領先歐美。

而中國房地產市場面臨均值迴歸壓力,決定了中國經濟今年和明年都有下行壓力,全球經濟也很難找到增長來源的替代。而且老齡化、貧富分化都是全球經濟增長的威脅,即使沒有本次新冠疫情衝擊,全球經濟也很難企穩,仍有下行壓力。疫情的到來,只是加速了全球經濟的下行節奏、增大了下行斜率而已。

(3)被資產泡沫“綁架”的時代:藥不能停。

08年以後全球經濟低迷,貨幣持續寬鬆刺激,但對經濟提振作用有限,而資產泡沫膨脹得越來越大,導致居民財富配置、金融風險都和資產泡沫高度相關。在這樣的情況下,一旦資產泡沫出現風險,不僅居民財富受損,實體經濟也會受到較大沖擊。所以各國央行的貨幣政策不僅僅要考慮經濟增長的問題,也必須考慮資產泡沫的問題。

而當資產泡沫大到一定程度,貨幣政策早已沒有了選擇,已經被泡沫“綁架”。各國資產泡沫在貨幣政策的“剛兌”保護下,對寬鬆貨幣的依賴性也越來越強,已經到了“藥”不能停的地步。

(4)中國降息週期繼續:利率有望創新低。

我們在去年11月在市場上第一家提出中國降息週期開啟,逆回購、MLF利率、LPR利率的連續下調均在預測框架內。新冠疫情的到來增大了經濟下行壓力和幅度,為了努力完成經濟增長目標,未來中國的降息週期也會繼續,而且步伐會更快,步子會更大。

從去年12月以來隨著我國經濟走弱、貨幣寬鬆,人民幣匯率再度出現明顯貶值。而當前美國大幅降息,美債已突破歷史低點,中美利差有較大安全墊,匯率短期內還不會成為我國貨幣寬鬆的主要牽制。

往前看,根據我們的測算,我國逆回購政策利率有望降至2.25%以下,十年期國債利率有望降至2.6%以下。本次中國央行跟不跟隨降息已經不重要,因為中國的降息只是時間問題。

(5)全球央行“開閘”:哪類資產最受益?

首先,還是要警惕估值過高的資產,即使有貨幣寬鬆,但任何資產價格都不會只漲不跌,資產泡沫大到一定程度,仍會到貨幣政策託不住的時候。從這個角度講,美國的股市、中國的樓市風險依然較大。雖然我國房地產市場政策也會放鬆,但對核心城市更有作用,而中小城市調整壓力依然較大。

其次,黃金仍是長期受益資產。全球的老齡化仍在加劇,經濟仍會低增長、高波動。全球貧富分化也達到了歷史性的高點,各國內部矛盾加劇,這些矛盾很容易出現外溢,導致國際局勢動盪,過去高速推進的全球化趨勢也已經告一段落。再加上貨幣寬鬆、負利率的大環境,黃金仍是中長期利好的資產。

最後,我們對國內的金融資產並不悲觀。一方面,國內的疫情傳播已經基本得到控制。另一方面,本身我們的基本面就面臨下行壓力,驅動市場行情的核心因素並不是基本面,而是流動性寬鬆、政策積極。疫情的到來增大了經濟下行壓力,也加速了積極政策的推出步伐,不僅沒有打破資產配置的邏輯,反而強化了資產配置邏輯。利率下行、流動性寬鬆仍是主要驅動力量,尤其是成長方向的新經濟資產,以及債券、類債券的資產,仍將是“資產荒”背景下的長期配置方向。隨著地產調控政策的陸續放鬆,結構性的龍頭地產機會也會更加突顯。


風險提示:疫情發酵;地產下行;外部衝擊。


泡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