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0 中国地理标志产品系列(河北篇)——蠡县麻山药

地理标志产品:指产自特定地域,所具有的质量、声誉或其他特性本质上取决于该产地的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经审核批准以地理名称进行命名的产品。

中国地理标志产品系列(河北篇)——蠡县麻山药

河北省蠡县麻山药

蠡县麻山药,棒药:茎块规则,粗细匀称,长约50厘米左右。根须细密且长,嘴子子短,约10至15厘米,皮薄,质脆肉白,粘液浓稠,掰开能拉出细丝,口味绵甜酥麻,温润爽口,药食兼用。紫药:块茎呈圆柱形,长40至80厘米,直径1.5至4厘米,嘴子15至20厘米,外皮黑褐色,浅色皮上有紫色斑痕,须根稀;块茎肉质肥厚,质地坚实,断面色白,掰开能拉出细丝,粉性足,味香甜可口,药食兼用。小白嘴:块茎呈棒棍状,长40至80厘米,直径1.5至5厘米,麻山药嘴子15至20厘米,根须细,外皮薄,肉质细而发面,掰开能拉出细丝,味香甜可口,营养丰富,食药兼用。

蠡县麻山药,棒药:茎块规则,粗细匀称,长约50厘米左右。根须细密且长,嘴子子短,约10至15厘米,皮薄,质脆肉白,粘液浓稠,掰开能拉出细丝,口味绵甜酥麻,温润爽口,药食兼用。紫药:块茎呈圆柱形,长40至80厘米,直径1.5至4厘米,嘴子15至20厘米,外皮黑褐色,浅色皮上有紫色斑痕,须根稀;块茎肉质肥厚,质地坚实,断面色白,掰开能拉出细丝,粉性足,味香甜可口,药食兼用。小白嘴:块茎呈棒棍状,长40至80厘米,直径1.5至5厘米,麻山药嘴子15至20厘米,根须细,外皮薄,肉质细而发面,掰开能拉出细丝,味香甜可口,营养丰富,食药兼用。

蠡县麻山药产自河北省蠡县,蠡县地处黄淮海平原腹地,穿境而过的大清河水系南支潴泷河等水流。据《蠡县水利志》、《蠡县土壤志》记载,历史上潴泷河多次泛滥决口,在蠡县冲淤形成了极适宜生产优质麻山药的沙壤质潮土,土层浓度达到1.5米以上,该土种上虚下实,温差大,适宜种植山药。

2005年2月21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蠡县麻山药"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2006年10月,蠡县麻山药以其独特的品质被国家质检总局列为与欧盟开展地理标志互认双边合作试点的第一批保护名单。

2007年9月15日,国家质监总局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了"中国质量万里行出征仪式"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现场展示活动。

2012年11月,蠡县麻山药作为中欧10+10地理标志互认互保试点项目之一,正式获得批准保护。

地域保护范围:蠡县麻山药原产地域范围以河北省蠡县人民政府《关于申请对蠡县麻山药实施原产地域保护的请示》提出的地域范围为准,为河北省蠡县曲堤乡、鲍墟乡、留史镇、南庄镇、蠡吾镇、百尺镇、郭丹镇等7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