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0 林妹妹教你作文構思之法——解析《杏簾在望》的寫作之道

很多小朋友大朋友老朋友,說起寫作文就頭痛,不知道如何構思,更不知道如何寫。時常有人請教我,如何指導初學寫作的小朋友構思作文。

說來慚愧,我以前寫文章全憑直覺,並沒有什麼套路。多年前,在閱讀了蔡義江先生的《詩詞曲賦鑑賞》,看完《杏簾在望》的解讀後,茅塞頓開,由此總結了一種構思作文的方法。雖然這種方法並非萬能之法,但我自認,這方法能應對大多數的寫作。

元春省親是《紅樓夢》中濃墨重彩的一筆。省親的其中一個項目,便是元春考教眾釵的才學,命題一匾一詠。對賈寶玉,則是指定了幾處建築,命他寫詩,相當於是命題作文了。

林妹妹教你作文構思之法——解析《杏簾在望》的寫作之道

大家都知道,賈寶玉所做的第四首詩《杏簾在望》,其實是林黛玉代寫的。元春也最喜歡這首,定為四詩之首。

《杏簾在望》如何好,已有方家點評,本文不贅述。本文在拆解《杏簾在望》結構與思路,為作文構思提供一種借鑑。

林妹妹教你作文構思之法——解析《杏簾在望》的寫作之道

首聯之起

大家都知道,律詩有首聯、頷聯、頸聯、尾聯,文章行文有起承轉合。《杏簾在望》的首聯開門見山,以大遠景的方式,描述了了一座農家風光的山莊。遠遠望去,杏簾隨風招搖,彷彿是熱情的店家,在招徠客人。

林妹妹教你作文構思之法——解析《杏簾在望》的寫作之道

這就是開門見山。《杏簾在望》要描繪一處山莊景緻,頷聯、頸聯都要圍繞這一處景緻,進行細化描寫。

同時,這也是構思作文的第一要點,在文章一開頭就要明確寫作內容。要寫一篇記敘文,請講清楚一件事的起因經過結果;要寫一篇說明文,就要寫清楚介紹對象的各個方面;要寫一篇公文,要弄清楚上行文、平行文還是下行文,公文發出的目的是什麼,等等。

所以,文章第一部分的構思,不僅是開宗明義,更是要讓讀者在第一時間瞭解到本文的目的。這些都是寫作前要明確的問題。

頷聯之承

《杏簾在望》的頷聯,採用了古典律詩中比較特殊的用法。詩歌從大遠景轉為具體的近景,詩句沒用動詞,只用六個名詞便構成一幅絕美的農家風光。鵝在種植菱荇的水面嬉戲,梁間燕子在桑榆樹間穿梭。鄉村風光,或者說文人意識中美好的鄉村景象,由此展現。

這一聯是對首聯的具體化。同樣,在作文寫作中,第二部分要對第一部分進行

詳細鋪陳。如果是記敘文,第二部分要寫的,是這件事的基本經過;如果是說明文,第二部分就是,對描述對象的總體描述。

總而言之,無論什麼文體,第二部分都要在文章第一部分的基礎上,對所需要講述對象進行進一步詳細陳述。

頸聯之轉(深)

頸聯就很關鍵了。《杏簾在望》的頸聯之美,歷來稱道。“一畦春韭綠,十里稻花香。”不僅對仗公正,而且鮮活生動。一個“綠”,一個“香”,整個場景就活了起來。如果說頷聯是靜態的油畫,那麼頸聯就是活靈活現的動態圖,讓人看到春日的綠意,嗅到了稻花的芳香。

對應在文章寫作上,第三部分的,不只是“故事情節的轉折”,在很多文體上,指的是“深化”,是對整個文章內容的深層次挖掘。舉個例子,如果文章是講述一件事,第三部分就應當描寫事件中最有意義的部分,或者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地方。如果文章是描述一個物體,第三部分就應當是物體最重要的部分。如果文章是寫一個人,那麼這部分就應當寫發生在此人身上最重要的記憶點。

大家可以回憶一下,看過的文章,特別是歷史上的著名文章,是不是大多遵循這樣的結構呢?

尾聯之合(升)

在“元春省親”這個情節中,賈寶玉寫了三首詩,林黛玉只做了一首,卻被元妃指為最好的,為什麼呢?這便是尾聯的昇華。

林妹妹教你作文構思之法——解析《杏簾在望》的寫作之道

作詩的背景是皇帝的妃子省親,無論是賈寶玉的三首詩,還是賈府眾釵的六首詩六道匾,都都是應制詩。這種詩,簡言之,就是臣子奉皇帝的命令所做的詩文。既然是皇帝要看的,無論寫什麼內容,最終要歸根到稱頌皇恩上。所以,在《紅樓夢》的這次省親活動中,所有人所做的詩都離不開

應制這個範圍。

大家都知道,《杏簾在望》的尾聯是“盛世無飢餒,何須耕織忙。”這是非常有技巧的昇華主題,把稻香村的虛假“人工造景”,描述成“盛世”應有之景,呼應了“省親”這個大背景。雖然這座山村裡沒有什麼農人在耕作,但因為這是盛世,無災無荒,安居樂業,所以不用那麼繁忙。

這就是為什麼本詩是四首詩之首,主旨鮮明而切合題意。對應在寫文章上,我們應該知道,寫作,無論是寫詩,還是寫文,主旨都是必不可缺。這個主旨,即你想通過撰寫這篇文章,表達什麼感情,實現什麼樣的目的,也就是我們小學就學到的“中心思想”。本文的中心思想是什麼,全文都要圍繞它進行。

而且,更重要的是,主旨是在構思之初就要謀劃好的,在文章的最後要表現出來。

文之修飾

一篇詩文寫出來,可能立意很高,但讀者寥寥。原因很多,但其中有個原因可能是,語句缺乏修飾。俗話說,人靠衣裝,修辭修飾便是文章的“金裝”。

在詩文寫好後,有必要對文中一些語句進行修飾,也就是前人常說的“推敲”。在《杏簾在望》裡,林黛玉用了幾種不同的修辭、修飾方式。首聯是“藏頭”,把“杏簾”“在望”兩個詞分別嵌在兩句詩的開頭。頷聯是純名詞排列,陳列展示之美與節奏韻律之美巧妙結合。頸聯則是用“綠”“香”兩個字,使畫面生動起來。所以,整首詩無論從立意,還是從文字修辭,都是上乘水平。

寫作文是同樣的道理。比喻、擬人、排比、誇張等修辭手法,都可運用上。縱觀古今名文,如《蘭亭集序》《滕王閣序》《岳陽樓記》,其立意之高,其語句之美,都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結語

當然,天下文章也並非都按照本文所提出的結構而來,讀完本篇後也不能完全保證各位馬上就能寫出好作文。本文只是提出了一種寫作構思方式,要寫出好文章,還是要多看、多思、多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