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9 “这曾是你的房子,想住多久住多久”。“温暖”的话却让老人寒心


“这曾是你的房子,想住多久住多久”。“温暖”的话却让老人寒心

【1】二老有一独子,疏于对老人的照顾

范大爷和老伴儿有一个独生儿子。

要说这个独生儿子,小的时候挺懂事。老范两口子对孩子的管教比较严。他们那个年代的人,两三个孩子都正常。老范他们就要了一个,对孩子一直抱有比较大的期望。

“这曾是你的房子,想住多久住多久”。“温暖”的话却让老人寒心

儿子长大成人之后,老范他们就发现孩子的自我心理很重,很多时候都不为父母考虑。

记得儿子刚参加工作不久,那个时候二老还没退休,老范的爱人感冒卧床,老范下班晚,给儿子说了一下让他早点回去陪母亲。结果到晚上十点多老范都回家了,也没见着儿子。那天晚上老范给儿子狠狠发了顿脾气:原来儿子是同事过生日聚会,出去吃饭唱歌了。

经历这件事儿之后,让老范他们有点伤心。但毕竟是自己的儿子,时间久了也渐渐淡忘了。

上了年纪之后,范大爷老伴儿的身体一直不太好。

自打退休之后,老伴儿的身体就经常闹毛病。随着年龄增大,闹一场病持续的时间也越来越长,有时候甚至几个月。闹病的时候,都是范大爷陪在身边照顾。二老退休之后,对老伴儿照顾的担子都压在了老范一个人身上。儿子“有空”的时候还会回来看看,要说让儿子请个假照顾照顾母亲,基本没一次成的。

长时间下来,老范心理很矛盾,俩人就这么一个儿子,从小带大、到成年工作,说不疼爱是不可能的;但是儿子似乎变得跟小时候完全不一样,爸妈在他眼里,似乎也就是个身份名词而已……

【2】儿子“说服”老人,把母亲份额继承了下来

2014年开春的时候,范大爷的老伴儿走了。

老伴儿走之前,紧紧攥着范大爷的手,对着陪伴自己走过将近五十年的爱人说:

“老范,我得先走了。你得好好的……谢谢……”

断断续续、“蹦出”的两句话,让老范心痛不已。老伴儿说完这些话,再也没有力气发声了。等到儿子赶过来的时候,老伴儿的眼才慢慢合上……不知道她想对孩子说什么,但是,最后一个愿望就是看儿子一眼……

老伴儿走了,范大爷成宿成宿无法入睡。

老伴儿去世后的一两个月里,范大爷都是一个人呆着。儿子有时候回来看看老人,范大爷也不怎么说话,心头失去老伴儿的痛一直缓不过来。

儿子看着老范,有时候陪老人待会儿也是相对无语。期间儿子对老范说的最多的话就是:“爸,您早点休息吧,我先回去了”。

“这曾是你的房子,想住多久住多久”。“温暖”的话却让老人寒心

大概过了半年多的时间,儿子回家突然变得“勤快”了。照着儿子的话说:

“爸,我妈走了,我也是想让你静静,我知道一时半会儿肯定缓不过来,我也难受。这种事儿,只能靠时间来消磨。我尽量的多陪陪你,爸,你得好好的,往前看。”

听到儿子说这些话,老范心里有些温暖,看来儿子还是挺善解人意。

陪老范聊天的时候,儿子总是有意无意提及房子的事儿。

原来范大爷跟老伴儿现在住的房子,是二老2000年初左右买的,那个时候比较便宜,老范他们买了不到90平的两居室,当时是考虑,二老住一间,儿子要回来住还有一间,不回来就当个书房。这套房子,放在这个时候,已经超过200万了。

儿子提及最多的就是所谓的什么遗产税有多高,还“耐心”给老范讲解房产怎么继承的事儿。时间久了,老范心里也开始琢磨,儿子说的还是有些道理。

儿子趁热打铁,跟老范商量起来:

“爸,我有个想法,想和你商量一下。我妈走了之后,她那一半产权得有人继承,继承人就咱俩。我琢磨着,不行把妈那一半儿都放到我名下,这样的话以后就不涉及到什么费用了。”

老年人有时候还是挺在意花费的,再加上这段时间儿子的表现,老范琢磨了一下,同意了。房本变成了老范和儿子俩人的名字。

【3】要走一半儿,还惦记着老人的另一半儿

过了一年多的时间。儿子过完户之后,看待老人的次数“保持”的还可以,老范对此没什么抱怨,觉得儿子还不错。

2017年的一天,儿子又过来了。这一次过来,跟老范聊天的话题,让老范非常不高兴。

“爸,这段时间房子降价挺厉害,我看也差不多到底儿了。

我有个想法。这套房子里不是有我一半儿么?我想跟你商量商量,能不能把你那半儿过户给我。

我是担心啥呢,今后如果房价再涨上去,过户的费用可就高很多了,趁着现在价格低,咱们能省不少钱。”

儿子的一番话让老范当时就愣住了:

“房子过户给你,我上哪儿住去?”

“嗨,爸你听我说。这个跟过不过户没关系,这本来就是你跟我妈的房子,爱住多久住多久,现在过户给我,主要是为了省钱。”

“这曾是你的房子,想住多久住多久”。“温暖”的话却让老人寒心

至于是不是真省钱,老范不懂。听完儿子这些话,老范似乎反应过来了点儿。老伴儿走了,自己再走之后,房子归谁,跟他们已经没什么关系了。但是,这个房子是自己和老伴儿过了大半辈子的地方,现在就剩下自己一个人,而且就这么一套房子,如果不是自己的了,万一有个什么事儿怎么办?

老范坚决不同意。

说了一会儿,儿子见老范的意见很坚决,也没再说什么了。临走前,儿子对老范说:

“爸,那我先回去了。你别多想,这房子曾经是你和我妈的,你先住着吧。”

貌似温暖的话,让老范听了格外寒心……

【4】老年人如何保护好自己?

老范爱人去世之后,让儿子把份额全部继承下来,结果就是房产的份额上,老范和儿子各自一半儿。这种状态,属于谁也没法单独处置的状态,任何一个人想处置房子都没有权利,必须经俩人都同意才行。

儿子想把父亲另一半也拿过来的目的是什么,暂时不去探讨。但是,对于儿子来讲,如果真心对待老人,还会担心老范的份额不会给到他这个唯一的法定继承人么?

老范把原本自己的份额拿在自己手里,我认为做法是对的。在之前的文章中我就表达过两个观点:

  • 老年人要在生前学会“自私”一点。自己的东西不要轻易给到别人,哪怕是自己的亲人。
  • 给谁、不给谁,无论生前或者身后,要学会区分对象。我们假设一下,如果儿子是真心对待老人的,那么生前或者身后给到孩子,都不会让老范的晚年生活存在什么风险。

通过这个事情,我想给到大家的启示是:


“这曾是你的房子,想住多久住多久”。“温暖”的话却让老人寒心

1.很多老年人都有保护老伴儿的意识,但是没有动作。

可以看出,老范和爱人的感情深厚。我们谁也无法预知到底谁会先走,任何一个人的离去,对于在世的人都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从财产角度,万一自己先走了,是不是需要考虑给对方一些保障?拿老范的事情来说:老伴儿去世之后,如果按照法定继承,就变成了儿子1/4,老范3/4,换句话说,房子已经不完全属于老范了。更何况老范一时糊涂,把自己的1/4还让给了儿子。

这里给出的提醒是:从保护自己老伴儿的角度,可以通过提前订立一份遗嘱的动作,把自己的遗产留给老伴儿。

2.不要看重所谓的“费用”高低。

老范的儿子挺聪明,一直在用所谓的费用高低来试图说服老人。

之前也向各位朋友表达过类似的观点:这些费用高也好、低也罢,跟老人没有什么关系。

就像很多朋友会问到:到底怎么把房子给孩子最省钱?——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对于孝顺子女,可以从省钱的角度,因为省的钱也是省给孩子的。对于不孝顺的孩子,要从自己的角度来考虑未来晚年生活的保障问题。

3.学会最大限度降低自己的风险。

老范还好,起码自己还攥着一半儿的产权。

如果听从了儿子的建议,把房子全部过户出去,至于是不是还能“想住多久住多久”,就不再是他能说了算的问题了。

所以,考虑清楚,把自己往前放放,才能最大限度降低自己的养老风险。


99%以上的家庭都会面临继承问题!请关注“一纸家书”头条号,持续为您讲述身边的遗嘱、继承故事,为您系统讲解遗嘱、继承专业知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