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2 周芷若:若我问心有愧呢?


周芷若:若我问心有愧呢?

那日三月十五,可谓是黄道吉日,宜嫁娶。

城内张灯结彩,好不喜庆,武林中人士的贺礼、贺信如潮水般涌来,明教上下一派喜气洋洋。

周芷若身着大红锦袍,凤冠霞帔,左手边是她的夫婿张无忌,名震天下的明教教主。幼时曾与她有一面之缘,多年后重逢,她看到他随身携带的丝帕,便知那人是他。

她送他那条丝帕时,并没有多余的想法,只是可怜他爹妈去世,他又哭得那样伤心。张真人见张无忌哭的伤心,又无能为力,她只好上前替他擦眼泪。

二人重逢后,各种各样的恩怨纠葛由此而出。

然而她等这一天,已经等了很久。

他们正准备在诸位江湖豪杰的见证下,拜天地、拜高堂,然而却被人打断了。这人,是赵敏,当今的郡主。

事实上,她知道张无忌前几日见过赵敏,她独自生了许久的闷气,可她一想到,过了今日,赵敏将会不值一提。她会是张无忌的妻子,张无忌也会是她名正言顺的丈夫。

她猜中了开头,却没猜到结局。

赵敏胸有成竹,先是说张无忌答应她三件事,又是说她知道金毛狮王的踪迹。张无忌听后一愣,说义父对他恩重如山,他不能弃义父不理不顾,还希望她能够体谅。

她知道,张无忌这一走,永不会回来。

她记起师傅临终前,逼迫她发的誓言。为了爱他,她背弃师命,一步步的走到今天,他却要在这样重要的场合下,弃她于不顾,还说让她体谅,那么谁来体谅她呢?

既然他先负她,那么她在乎那么多作甚?

她扯下面上红巾,说道:“如诸位所见,是他负我,非我负他。今日之后,我周芷若于张无忌恩断义绝。”

周芷若:若我问心有愧呢?

她带着一腔怒火,抛开凤冠,新学的功夫虽不熟练,但还是逞强伤了赵敏。张无忌帮赵敏抵挡,那刻她心里只有恨,毫无爱意。

汉水,周芷若一生的分水岭。

她从一个无依无靠的渔家女,变成峨眉灭绝师太得意的弟子,因为师父太过宠爱,甚至遭受到师姐的白眼。后来万安寺顶,她被迫接受师父给予的掌门之位,同时也得知了倚天剑屠龙刀的惊天秘密。

周芷若也曾是一个聪明伶俐的可人儿,灭绝师太唤了声丁敏君,她便能记住这个名字。数十年来,师父对她有养育之恩,她不能背叛师父之意,唯独嫁给张无忌,她没听师父的话。她也曾在汉水之畔,渡船的船家摇晃着船桨,挥手喊道:“无忌哥哥,你多保重。”

如果她不是峨眉掌门,肩上没有振兴峨眉的重任,她便可以和张无忌逍遥度日。可她不是赵敏,她一次次站在道德制高点上,以求得张无忌的同情,她也曾为了得到倚天剑屠龙刀,做了这生最后悔的事情。

她踩着荆棘之路,义无反顾的爱着张无忌。

可是张无忌,身边的女人太多了,温婉可人的小昭,恩重如山的殷离,俏皮可爱的赵敏。

所以当她身着霞帔时,她心中觉得苦尽甘来。所有的不容易在这刻,突然都变成了甜。然而后来的事,又有谁能说得准。

周芷若:若我问心有愧呢?

周芷若像是穷人家的女儿,赵敏像是富人家的女人。

有人说,这像是当今时代的现状。穷人家的孩子奋斗一辈子,到头来得到的,不过是富人家孩子一出生就拥有的。

也有人说,周芷若和赵敏,像是红玫瑰与白玫瑰。最后无论得到那个,心里总会对另一个念念不忘。

很多人喜欢赵敏的无所畏惧,讨厌周芷若的唯唯诺诺。

赵敏的兄长对其宠爱有加,即使她肩负着家国情仇,也能一心一意的对张无忌,甚至不惜与朝廷为敌。她与张无忌在一起,不止是简单的儿女情长,而是与天下为敌。她自小拥有一切,亲情、财富唾手可得,对于爱情也是非他不可。

人常说有的事勉强不来,而她却说:“我偏要勉强。”

起初看到这出时,真心佩服赵敏。因为她从小到大,没有得不到的东西,即使父兄给不了,那些拍着她马屁的师父,也会想办法给她。

周芷若年少双亲去世,若不是遇见张三丰,有幸投靠峨眉派,她说不好会死在官兵的刀下,更没有机会掀起这一滩波澜。

所以对于她来说,只有努力的活着,面对师姐的嘲笑,她隐忍而又倔强。她高傲而又凛冽,如同她的名字一样。

所以无论是峨眉派,还是张三丰,又或者是张无忌,对于她来说,是一个依靠,能让她有短暂的安全感的依靠。只是后来,灭绝师太去世,她成了自己的依靠,而她又没有足够的能力给自己安全感。张无忌成了那个能给他依靠的人,因此她宁可违背师命,也要与张无忌成婚。

世人关注的,从来不是你由坏人变好人;世人热衷的,只是你由好人变坏人。却从未有人关注过,其中的原因。

周芷若:若我问心有愧呢?

所有的是与非,恩与怨,在屠狮大会后,尘埃落定。

张无忌登门找周芷若相助,此时的她由爱生恨,讥笑道:“张大教主也不怕让天下人耻笑。”

张无忌急忙道:“咱们只需问心无愧,旁人言语,理他作甚?”

周芷若道:“若我问心有愧呢?”

此话一出,你明显的看到张无忌眼中的犹豫。

张无忌怔了片刻后道:“我不能对不起敏敏,她为我放弃了许多。”

你可知,周芷若也曾为你放弃了许多。

只是一步错,步步错。

写到此处,想起一句诗来:早知如此绊人心,何如当初莫相识。

年少时轻描淡写的一句“芷若妹妹”,温暖了她半生,却也只够温暖半生。

——————————

PS:日常矫情,不喜误入;啰里啰嗦,不喜勿喷。

仅代表个人观点。虚心接受批评,拒绝人身攻击。

早知如此绊人心,何如当初莫相识。——李白《秋风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