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3 大清王朝最後的光輝,回看1910年東北大鼠疫!伍連德如何挽救危局

2020年的新年,疫情蔓延迅速,雖然當下已經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遏制,但是全國上下依舊人心惶惶,在小編看來,大家當下在強大的國家羽翼下,不用太過緊張和恐懼。把時光倒退一百年,到1910年,距離大清王朝滅亡還有不到一年的時間,風雨飄搖的滿清政府也在面臨一場世紀災難然——東北大鼠疫。這場鼠疫以死亡六萬多人的代價結束,聚焦了全世界的目光,並最終贏得了全世界的讚歎。

大清王朝最後的光輝,回看1910年東北大鼠疫!伍連德如何挽救危局


1910年11月,滿清政府的最後統治期,在東北一個叫傅家甸的地方,也就是今天哈爾濱道外區,突然爆發了一種神秘的瘟疫。好多戶人家滿門染病,然後盡數死亡,前來查看的政府官員衙役和郎中,也都紛紛染病倒下,最終死亡。當時即將農曆新年,不少人開始返鄉回家團圓,人口開始頻繁流動,一時間瘟疫就成了開閘的洪水猛獸,迅速在中國東北大地蔓延開來!

大清王朝最後的光輝,回看1910年東北大鼠疫!伍連德如何挽救危局


東北大鼠疫這場浩劫,在當時的西方世界看來,和從橫歐洲的黑死病無異,當年中世紀的歐洲爆發黑死病奪走了2500萬人的生命,直接死掉了歐洲三分之一的人口。甚至,當時西方世界的權威醫生悲觀的預測說:這僅僅只是個開始,一旦東北扛不住,也就是大清王朝扛不住,然後鼠疫蔓延到全中國蔓延到正在中國瘋狂瓜分大清王朝的帝國主義國家身上,這必然是世界性的災難。不敢說是世界末日,但全球一定得折騰掉半條命。因為這一次的鼠疫十分奇特,以往傳播瘟疫的載體——老鼠,居然身上竟檢驗不出任何傳染病毒,簡直就是防不勝防的離奇出現啊。

大清王朝最後的光輝,回看1910年東北大鼠疫!伍連德如何挽救危局


大清王朝為什麼會攤上這樣的倒黴事呢?說一句公道話,首禍不是大清王朝,不是大清王朝防疫工作做得不好,而是那時候長期欺負清朝欺負成習慣的沙皇俄國。這次的鼠疫,是諸多鼠疫中最兇殘的一種:肺鼠疫。這種病毒主要寄存在西伯利亞旱獺的身上,俗語稱旱獺鼠疫菌株。最初的1910年10月,沙俄的西伯利亞地區爆發了鼠疫,但是不負責任的沙俄政府嚴密封鎖消息,並焚燒疫情區的房屋,然後再把不明真相的中國染病勞工全部攆走。沙皇俄國如此毫無壓力的甩鍋,給整個東北大地,帶來了這場空前恐怖的災難!

大清王朝最後的光輝,回看1910年東北大鼠疫!伍連德如何挽救危局


​此時的大清王朝,雖然已到了最後一口氣,但是治理東北鼠疫這事兒,辦的還是不錯的。火速派出了留學歸來的伍連德。在這場突然的災難面前,這是大清王朝做出的第一個最正確的決定!伍連德是馬來歸國華僑,擁有劍橋大學醫學博士頭銜,妥妥的學霸。1910年12月,伍連德抵達瘟疫的重災區:傅家甸!

大清王朝最後的光輝,回看1910年東北大鼠疫!伍連德如何挽救危局


那時候東北的傅家甸,雖然算是大清王朝的龍興之地,但是地區條件異常艱苦,當地不少官員也是怕麻煩怕傳染不肯配合,有限的先進醫療資源更被外國人壟斷著。兩手空空的伍連德,面對如此現狀,依舊一身膽氣,不顧感染的危險和世俗的壓力,偷偷解剖了死者(當時的法律不允許,一旦發現必然重罪)屍體,最終做出了救命的判斷:東北大鼠疫,不是一般的鼠疫,而是罕見的可以通過呼吸唾液傳播的最令人恐怖的肺鼠疫!

大清王朝最後的光輝,回看1910年東北大鼠疫!伍連德如何挽救危局


但是這時的大清王朝不少皇族官員又開始犯糊塗了,他們迷信外國人,並給伍連德派來了法國醫生斯邁尼。沒想到這個洋醫啥事兒不幹就知道裝大爺,不去實地考察研究,就非要按照防治傳統鼠疫那樣去滅鼠,隔離檢查限制人口流動在他看來都是多餘的。眼看就要春節,如果真讓數萬感染瘟疫的人過年回家,結果細思就極恐!

面對看得見的恐怖後果,伍連德直接給北京打報告!大清王朝糾結中,求教了同樣正為此事急紅眼的英國駐華大使朱爾典。朱爾典一聽這事兒,當即就被大清官員蠢哭了,破口大罵:斯邁尼就是個二吊子,放在法國做醫生都未必能發執照那種,伍連德正宗的劍橋大學醫學博士,而且還是同期第一名,同期同學裡,英國醫學界權威一大把,你說聽誰的!

大清王朝最後的光輝,回看1910年東北大鼠疫!伍連德如何挽救危局


就此,在已經如同死亡地獄的東北大地上,艱難的防疫工作,就在全球的焦灼目光下隆隆開動。按照伍連德的規劃,所有發生瘟疫的城市全都劃片,家家戶戶房屋消毒,出入都有軍警檢查,發現患病立刻就隔離。連出入東北的鐵路,都是一個挨一個地檢查。特別是春節大流動時,能放回內地回家過年的人,必須檢查好是百分百的健康人!由於死者太多,又是寒冬天氣,當地土凍得比鐵硬,屍體根本沒法掩埋。伍連德判定:每一堆屍體,就是一堆隨時爆炸火藥桶!辦法只有一個:燒!

大清王朝最後的光輝,回看1910年東北大鼠疫!伍連德如何挽救危局


燒屍體這件事,在現在看來沒什麼,但在當時中國人最講究入土為安,燒人屍體就和刨人祖墳沒什麼區別,鬧不好的話瘟疫沒治住,民變先起來,大清就提前歇了(雖然也不算太提前,哈哈哈)。關鍵時刻,一個人站出來發話了:燒,我負責!此人,正是此時大清王朝實際最高統治者——攝政王載灃。這也是他短暫悲催的執政生涯裡,做出的最閃光的決定。一時間,1911年的大年三十除夕前後,整個東北大地上,烈火熊熊燃起,大批的屍被有條不紊的進行火化,甚至諸多已經下葬的屍體也被挖出來投入到了烈火中。在直衝霄漢的火光裡,死亡人數開始不斷下降。到了1911年3月1日,哈爾濱首先出現了零死亡,基本上已經解除了鼠疫威脅,然後就是長春瀋陽各地,到4月,曾經震驚世界的東北大鼠疫,終於徹底被消滅了。

大清王朝最後的光輝,回看1910年東北大鼠疫!伍連德如何挽救危局


時至今日,東北大鼠疫已經是百年前的事情,它的出現是大清王朝的最後光輝也好,是大清王朝的迴光返照也好,但永遠都是中國人民萬眾一心抗戰病魔的典範,是中國歷史上不可磨滅的一頁。但是,總是有人與此背道而馳,應了那句“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

百年後的2020年,新疫情蔓延開來,中國大地又到了讓人緊張的時刻。根據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高福說,“全基因組測序相當於找到了它的祖宗是誰。根據它的相似性,我們推測有野生動物在裡面起了很關鍵的作用,但傳染源還不明確,找不到具體是哪種動物。”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也表示過,此次疫情,通過野生動物傳染給人,是有比較大的可能的。

大清王朝最後的光輝,回看1910年東北大鼠疫!伍連德如何挽救危局


為什麼野生動物的病毒會傳染給人呢?元兇就是市場上充斥的各種稀奇古怪的 ”野味“ 。野味兒四大殺手——狂犬病、鼠疫、結核病和炭疽。這些病毒個個致命,卻又個個屢禁不絕。歷史上的古代農業社會,食物來源不穩定,遇到災荒年月需要靠打野味來補充,由此歷史上不斷重複災荒過後必有瘟疫的畫面。進入工業社會現代社會,野味兒在很久以前就被先人們排斥到了餐桌邊緣。但是,如今消費市場以野味為尊的價值觀念越來越喧囂塵上,不法分子鋌而走險捕獲野生動物,反而加強了餐桌上野生動物的稀缺性。越是稀缺,反倒顯得吃的人身份尊貴。

大清王朝最後的光輝,回看1910年東北大鼠疫!伍連德如何挽救危局


事實上,這些千奇百怪的野味兒,本身在味覺上和營養價值上並沒高級到哪兒去。例如有人吃海歐,但是海鷗是極其難吃的,比著雞鴨的口感和營養差的不是一點半點。不少專業廚師都認為,雖然廚師能把一切做成美食,但那些特殊額食材口感和價值遠遜於紅燒甲魚。

吃野味並不是在吃的東西本身,其實就是在吃一種價值符號。如果洞悉人們吃野味的心理,許多人偷獵野生動物這種現象就很好難理解了。最典型的是娃娃魚,最近幾年繁育技術成熟了,大規模娃娃魚上市後,售價和銷量一路暴跌。究其原因也很簡單,娃娃魚皮糙肉厚、腥味特別大,只有在娃娃魚具有特殊價值符號可以彰顯身份時,娃娃魚才能成為人們眼中的高檔菜。一旦娃娃魚失去了價值符號,吃起來還不如牛蛙好吃。

大清王朝最後的光輝,回看1910年東北大鼠疫!伍連德如何挽救危局


​盲目追求特殊的野味兒癖好,患思想上的炫耀症,肆無忌憚的捕殺珍稀瀕危野生動物滿足一時的變態心理享受,人類終將自食惡果。新冠狀病毒疫情值得警醒,這是人與自然的生態平衡遭到了破壞導致的結果。和諧社會,也應該是人與自然、人與生態環境之間的和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