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6 到了一定年齡,你終將不爭不理不計較


01

不爭,自有天地

在南美洲,有一種小鳥叫翠波鳥。

這種鳥雖然美麗,但卻每天看起來都無精打采,很是疲憊。

最讓人不可思議的是,翠波鳥雖然小,但它的鳥巢卻是身體的幾倍甚至幾十倍。

為了解開不解之謎,一名動物學者進行了一次實驗。

他將一隻翠波鳥放到一個籠子裡,並觀察它的築巢過程。

可令他沒想到的是,這隻翠波鳥並沒有建很大的巢,而是隻建了一個容下自己身體的巢,就停工了。

這位學者很是不解,這和森林裡的鳥巢相比也小太多了。

於是,學者又捉來另一隻翠波鳥放在籠子裡,想看看它築巢情況。

這一次,情況發生了很大鉅變。

新來的這隻鳥剛放進籠子裡,就開始大力築巢。

而原本停下來的那一隻呢,看到這個場景後,也開始瘋狂築巢,兩個巢穴都越建越大。

幾天過後,兩隻鳥都明顯疲憊不堪,損傷了大部分的元氣,兩敗俱傷。

其實,這又何嘗不是我們某些時候的真實寫照呢。

年輕的時候,我們總是為了一些事情,和別人爭得頭破血流。

爭到最後,快樂沒了,幸福沒了,只剩下煩惱、埋怨、痛苦...

人生短短一輩子,有什麼值得爭的呢?

和愛人爭,弄傷了感情。

和朋友爭,爭淡了友情。

和不同層次的人爭,容易引起戰爭、災難。

爭輸了,丟了面子,傷了自己的心。

爭贏了,丟了感情,得不償失。

和庸俗的人爭,爭來的只會是煩惱。和三觀不合的人爭,爭來的只會是難過。

楊絳先生說,我不爭,我誰都不屑爭。

不爭,是楊絳先生一輩子的主題。

不爭,才能守住內心的安寧。不爭的人生,才最耀眼。

人生在世,有些人爭不來,有些事不必爭。

不爭,是因為好的人生不需要比較,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節奏。

正如林語堂所言:

不爭,乃大爭。不爭,則天下人與之不爭。

水不爭,自由自在。天不爭,百鳥盡歸。不爭,自有世界,也自有境界。

到了一定年齡,你終將不爭不理不計較

02

不理,是最美的清高

臺灣作家余光中和李敖,兩人曾是出了名的不和。

李敖,曾多次在不同場合貶低余光中。

最讓人關注的是,李敖曾在一檔節目上,公開稱余光中為“騙子”,說他有嚴重的人格問題,而且文學水平也比自己差得多。

為此,很多人都為余光中鳴不平。

面對李敖一而再的詆譭,余光中始終沉默不語。

後來,有記者問余光中:“李敖天天找你茬,你從不回應,這是為什麼?”

餘沉吟片刻答:

“天天罵我,說明他生活不能沒有我;而我不搭理,證明我的生活可以沒有他。

我的文章到底如何,讀者自然會有評價,不需要我自己來辯解。

李敖好鬥,愛找人家麻煩,我不理他,他就會消停。”

余光中表示,每個人的認知不一樣,爭辯再多也沒用。

與其把時間浪費在口舌上,不如把更多精力多放在寫作上。

畢竟,懂你的人不需要解釋。而不懂你的人,也不會相信你的解釋。

我想起了寒山和拾得那段震撼古今的對話:

“世間有人謗我、欺我、辱我、笑我、輕我、賤我,如何處之乎?”

“只要忍他、讓他、避他、由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過幾年,你且看他。”

是啊,我們無法阻止別人說什麼,但我們可以選擇沉默。

正所謂,靜水深流,高人不語。

不理,是最美的清高,是最具風度的反駁。

不理,是一種處世的哲學,用得好時,又是一種藝術。

不爭、不理,人生大智慧也。

到了一定年齡,你終將不爭不理不計較

03

不計較,是一種修養

曾國藩,被後世譽為“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的完人。

他的一生,受到後人很高的評價。

時至今日,他的家族依然興旺發達,人才輩出。

這一切,都離不開他為人處世的哲學——不計較。

當年,曾國藩平叛有功,升任二品大員。

按照當時的制度,官員升任二品後,應該把乘坐的藍呢轎換成綠呢轎,以彰顯身份。

但一向不喜張揚的曾國藩覺得沒必要,於是沒讓僕人換。

一天, 他乘坐的藍呢轎在一條窄巷裡遇到一頂綠呢轎。

由於躲閃慢了,惹怒了對方的僕人。

還沒等曾國藩說話,對方的僕人氣勢洶洶跑到轎子前,將曾國藩拖了出來。

綠呢轎也將轎簾也掀開了,那轎中的高官想看看誰那麼大膽,敢擋他的道。

這一看,可把那人嚇壞了。心想,這下自己完了,肯定吃不了兜著走。

於是,跪倒在曾國藩面前,不斷地磕地,連聲說:

“大人恕罪,大人恕罪!”

曾國藩一看那人,原來是三品官太常寺卿穆同。

雖然受到如此侮辱,但曾國藩並沒有生氣。

而是一把扶起這位官員,安慰他不必把這件事放在心上,他不會計較。

曾國藩的不計較,不是懦弱,而是大度。

正是因為他事事不計較,才成就了一代名臣的佳話。

不計較,就不會樹敵太多,陷入無謂的戰爭。

不計較,就不會被瑣碎的事情所煩擾,影響自己的心情。

不計較,就可以更好的專注自己,做想做的事。

《菜根譚》有言:魚得水逝,而相忘乎水,鳥乘風飛,而不知有風。

魚在水裡自由自在暢遊而能忘掉水的存在,鳥乘風飛行而可以不必知道有風的存在。

人之一生,不如意十之八九。

如果事事計較,那生活就很難有快樂。

正所謂,心若計較,處處都有怨言。心若放寬,時時都是春天。

每個人都有不足,很多時候,放下別人的錯,才能解脫自己的心。

正如那句:心寬一寸,路寬一丈。

若不是心寬似海,哪來的風平浪靜。

人生的高度,不是你看清了多少事,而是你看輕了多少事。

不爭,自有天地;不辯,自有智慧;不聞,人生清淨;不計較,方能自在。

當你放下無謂的爭執,不爭不理不計較,人生自會豁然開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