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深圳光明区:危中寻机 “健”步向前

当前,疫情防控正处于关键时期,如何保持战略定力,化压力为动力,转危机为契机?深圳市光明区立足当前,放眼长远,辨证而治,“健”步向前,作出了有益探索,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光明样板”。

万人团队护航企业复工复产

2月24日,光明区在全市率先推出《疫情期间保障企业复工健康服务计划》,组建万人医学指导和健康服务团队,以切实保障企业复工复产防疫安全。

“概括来说,就是打造‘三个梯队’,通过‘三级处置’,实现健康管理、防疫知识、复工企业、防控问题的全覆盖,将疫情防控的‘社康包社区’模式,拓展升级为‘医院包企业’模式。”牵头实施该计划的光明区卫生健康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专家组对健康指导员进行系统培训,再由后者对接企业健康管理专员,开展细致的线上培训指引和线下技术指导。日常操作中,企业健康管理员按照操作规范做好用餐管理、安全管理、环境消杀和健康管理等工作,发现问题第一时间咨询指导员;指导员遇到疑难复杂情况,第一时间请教专家组解决,从而接通医院与企业之间的联系。

“消毒液怎么配制,污染织物如何清洗?这对医务人员来说是基本常识,但很多企业人员不懂。我们编制的统一指引文件,对门岗、车间、宿舍、食堂等各区域的管理,均有严格规范。我们的工作,就是要大力普及这些知识和技能。”区卫生健康局工作人员介绍说。

深圳光明区:危中寻机 “健”步向前

(图为3月1日下午,光明区健康指导员上门走访,为企业员工进行面对面讲解示范。)

条块结合,打通“最后一米”

“别小看这‘七步洗手法’!手跟外界接触最多,预防传染病,咱们先从正确洗手做起。”3月1日下午,光明区圳美社康服务中心主任陈伟忠走进冠利得商标印刷有限公司,用他客家味较浓的普通话进行讲解时,旁边的几位员工边笑边听。

他所属的社康中心,位于光明区新湖街道圳美社区,共17名同事。他们接到的工作任务,是与社区内的150家企业做好对接服务,但一开始进行得并不顺利。

“电话打过去,人家说‘死骗子’;微信加好友吧,对方不理你。费了老半天劲,才联系上二十来个人。”陈伟忠灵机一动:何不跟社区工作站联系,一起协同推进呢?“效果出乎意料得好,当天上午请他们把通知发下去,到晚上微信群里就有143个人了,‘接头率’95%!”

计划“生变”背后的治理逻辑

“从现有反馈情况来看,效果非常好,不仅是企业觉得服务措施到位,有机关事业单位也来咨询申请。”医学指导团专家组组长、中国科学院大学深圳医院(光明)副院长吴本清说,下一步将逐步拓宽服务范围,让每家企业都有‘家庭医生’,每个有需要的机构都有健康指导员;同时,建立长效机制,搭建信息化管理平台,探索诸如发放管理员补贴、绑定居民医保等激励措施的可行性。

疫中有机,事在人为。光明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刘德峰并不讳言,组建万人医学指导和健康服务团队的初衷,确是保障辖区企业复工防疫安全。随着工作的有力推进,他们意识到,因疫情防控而生的万人服务团队的作用,不应仅限于眼前。“我们要自加压力,以此为契机,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把服务延伸开来,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努力构建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服务保障机制。落实健康中国战略。这是防疫工作给我们带来的启示和收获。”

光明区委书记王宏彬表示,作为深圳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集中承载区,光明科学城站在了国家级“聚光灯”下,该区迎来历史发展机遇。区委将2020年定为“营商环境提升年”和“治理能力提升年”,就是要紧盯营商环境、治理能力短板,进一步解放思想,冲破思维定式和路径依赖,用心用情用力加快建设民生幸福标杆城区,为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探索光明路径,贡献光明智慧。

记者从深圳供电部门获悉,截至2月28日,光明区企业复工率73.42%,在全市11个区域中位列首位。对此,光明人并不满足,他们多了个小目标:要在3月10日前,助力辖区企业实现满员满产。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党文婷)


分享到:


相關文章: